维吾尔族聚居的新疆南部和东部气候炎热,水土资源丰富,宜于农桑,自古民间便有植桑采果的传统。漫山遍野的桑树为桑皮纸的制作提供了绝佳的原料保障。 历史悠久 据史料记载,在宋代西辽统治时期,和田以桑树皮为原料制作纸已经很有名,成为当地维吾尔族的一项重要家庭手工艺。宋朝的顾文荐所作的《负暄杂录》中就曾有过如是记载:又扶桑国出芨皮纸,今中国惟有桑皮纸。 公元14世纪中叶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皈依伊斯兰教以后,制作桑皮纸技艺由和田传入吐鲁番,成为新疆的又一个桑皮纸供应基地。 到明清时期,中原与西域交流频繁,出自西域的桑皮纸也为中原地区人们所用。清代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第五回里写道:“两个人才扳过来,枣子底下,一封一封,桑皮纸包着;找开看时,共五百两银子。”这说明桑皮纸在明清时期已经非常盛行,用途也很广泛。 广泛用途 在古代,桑皮纸除用做普通纸外,还一直用于高级装裱、制伞、包中药、制扇子等。上世纪初,桑皮纸还曾被短暂地用于印制和田的地方流通货币。而残存的清代桑皮纸文书和民国时期的桑皮纸钞票又证明,过去新疆各地也曾普遍使用桑皮纸。 到20世纪40年代,新疆许多公文、契约和包装都还在用桑皮纸。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的《我们的中国》一书中就曾有写:“和阗桑皮纸,为全省官厅缮写公文的必需品。” 今尚存的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书法真迹《三马图赞》,用的就是加蜡、砑光的桑皮纸,其墨迹仍然浓淡有致,明晰鲜活。 收藏于和田地区博物馆的清代维吾尔文典籍《诺毕提诗选》、《维吾尔医药大全》和一部维吾尔史诗残卷,以及民间写在桑皮纸上的《古兰经》手抄本,维吾尔姑娘绣花帽为防走形必用桑皮纸做衬料,甚至民国时期新疆流通的桑皮纸钞票,都是桑皮纸曾在新疆广泛使用的佐证。之所以选用桑树皮做纸原料,是因为桑枝内皮有粘性,纤维光滑细腻,易于加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