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书评文萃 >

[魏威]地图上的大中华(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族报》2009-2-13 魏威 参加讨论

     元明清:奠定当今中国的版图与疆域
    元时疆域空前辽阔,在中国历史上又是一次疆域扩展期,世祖忽必烈时其域最为广阔,还建立了地方行省制。全国划为11个政区,即行中书省、中书省和吐蕃宣政院辖地。据《元史·地理志》序云:“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四周边区以岭北行省为最大,包有今蒙古国、俄西伯利亚和中国内蒙古以北和黑龙江以西,辽阳行省则辖有今中国东北全部至俄东西伯利亚一部和萨哈林岛;云南行省则包括了今中国西南滇黔和缅甸一部,在西北方向止于吐鲁番一带。另外在东南方向对台湾海峡有了一定开发。
    
    图3:元代版图与疆域 
    图3反映了元朝时期中国的空前辽阔的疆域。
    就元朝本身而言,其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外交通发展的作用是史无前例的,首次将蒙古高原和西藏纳入中央王朝的直属管辖版图,为近代中国疆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元在中国疆域变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其面积达1300多万平方公里以上。
    明朝,中国版图疆域进一步发展。明废置了元时的行省制度,中央也不设行中书省,而以六部直接受命于皇帝代之。北部边疆成为明中前期最为严重的国防问题。成祖时5次北征蒙古后,明北疆稍有平静。自“土木之变”后北疆形势再度吃紧,加之边卫内迁,三面近塞,于是自宣德年间以来,明先后沿边设置辽东、宣府、大同等9个边塞军事重镇,是为九边重镇,又大修长城,自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形成了著名的明万里长城,此亦为自秦汉长城以来未有之大工程。明长城同时也成为明中叶后的北边。
    而在东北边疆上,明初设置的辽东都司很快控制了辽东,并进一步进军东北,最终占有了元时在东北的全部疆土,势力伸至库页岛。永乐间在东北先后设置了115个卫,以后又在东北辽河筑辽东边墙,后金兴起后明在东北的势力逐渐消亡。
    西南方面,明置都指挥使司和元帅府管辖西藏,其疆界基本同于元代。云贵高原上明朝政府设数个宣慰司管辖今滇黔,极盛时期势力曾达到今缅甸中部、老挝中部和泰国北部。
    南方,明承继了元在南方的大部分疆土,并对安南发动战争,1406年收安南入直属版图,次年又置安南布政使司,势力伸至越南中部,随即又撤出。
    东南海疆上,明政府置澎湖巡检司开始对台湾施行管辖,正式将台湾纳入中华版图,此为有明一代最大功绩。明末西方殖民者东来,先后侵占了澳门、台湾等地。此外明的海疆一直延伸到今南海诸岛。
    明代历时276年,面积达800多万平方公里。
    和元朝一样,清朝也是由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包括全部汉族地区的强大王朝。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奠定和中国最终疆域的形成也都是在清前期。
    清前期,通过几十年的统一兼并战争,到康熙晚年,一个强大、统一、繁荣、昌盛的大清崛起在了世界东方,通过统一大漠南北蒙古诸部、统一天山南北、击退殖民势力对边疆的侵扰、设驻藏大臣、平定西南大小金川、平台等一系列军事政治行动,逐渐形成了一个“东达日本海、库页岛,西跨葱岭、南包南海诸岛,北接沙俄”的、面积达1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几个主要大国和东亚最大国家。虽然在1840年以后西方势力入侵,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力衰微,使得近代以来中国丧失了近4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但清前期对中国疆域的缔造功绩和贡献是不可埋没的。
    
    图4:清代版图与疆域
    图4反映了清王朝鼎盛时期中国的疆域。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