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并不是所有称为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都值得保护。在濒危优先的情况下,还应兼顾考虑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尊严和社会影响,让传承人和非遗本身得到国家的重视。减少工业化复制和机械化规模生产对非遗的冲击,减少城市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和破坏。政府和专家应为非遗的生存和发展保驾护航,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认证和评定,另外非遗保护也不能最后只剩下存档,保护之后是传承。 一、是文化遗产还是遗留物? 我国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数量大概接近3000项,最后的结果严格地控制到191项,其目的在于真正把具有民族文化价值和典范意义的项目提高到国家级层面。这是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以来进行的格外严格的评定结果。这也产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非遗都值得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究竟应该保护什么?如果不弄清这个问题,恐怕在将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会存在诸多问题。 贵州侗族萨玛节是一个古老而神圣的节日,为发展旅游业,当地居民曾一度被迫一年之内过了四个萨玛节。有些地方为了一个所谓的文化名人到处争抢“非遗权”,有的地方为了一个西门庆大兴土木,把西门庆这样一个恶劣的文学形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还有的干脆把童子尿煮鸡蛋也作为非遗项目进行申报,竟然也能成功地成为当地“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全民族的共同财富,它是经过长期的口头记忆、工艺技术、身体形态等诸多方式将人类集体的精神财富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在这里我们应该明确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无意评判文化是否有先进落后之分,文化是否有“精华和糟粕”之分。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遗产都值得保护。那些存在过的本身并没有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遗留物,比如西门庆故里,比如童子尿煮鸡蛋等,这样的文化遗产附带着低级庸俗的价值观同时也丧失了文化对人精神引领的价值,这样的遗存属于自然淘汰之列,没有必要动用人力物力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进行中,自然淘汰可能并不是无足轻重、微不足道的,而反倒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对于民众来说,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嬗变不可能听任一种权威力量的指挥,而靠的是自然淘汰,即民众的自愿选择,故自然淘汰也可以称为文化选择。”自然淘汰中一个很实用的文化规则就是:是否有用。这里的“有用”是指:对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积极影响。文化无贵贱之分,但文化有美丑之别,有精神层次的区分。眉毛胡子一把抓,认为遗产就是好的思想不是科学的思想,更不是学术的思想。鉴别力决定了一个人的学术胸怀和能力高下。从这个角度看:文化当然有精华和糟粕之分,当然应该有一个选择的标准,只是这个标准该由谁定?怎么定是个需要深入讨论的话题。 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专家立场的不统一,对非遗保护就形成了极大的妨碍。尤其是文化遗产“无精华糟粕”论本身就容易制造保护工作的混乱。对待世界多元文化,讲求相对主义,尊重文化个性和遗产本身的特点无可厚非。但具体到每个民族的遗产本身,从本民族的视角去评判文化遗产的价值时还应有自己的标准和基本的价值判断。留长辫子、妻妾成群、裹小脚等等如果再次成为被保护的遗产,成为我们的优秀文化进行传播,那么中国的文化形象和国家形象必然受到巨大损伤。文物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是两回事。可以说所有的过去的遗留物都可以作为文物研究或收藏的对象,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受到保护的一定不是落后的糟粕的文化垃圾,不能将遗留物等同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不能按照我们今天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要求古人、判断历史上的民间文学作品。历史上的民间文学所反映的思想和内容,对于我们认识和研究过去的社会和思想发展认识古代社会和文化形态,是非常珍贵的资料。”这虽然是针对民间文学的价值判断而言,对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即我们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能够获得什么历史文化价值?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能给我们更多的审美需要历史文化的思考或者积极的精神引领,那么这样的非遗本身就值得怀疑,它的存在值得怀疑。目前以经济效果度量非遗价值的行为正在形成一种风气。在保护之先已经把被保护对象商品化市场化,借着保护之名其实是在对遗产本身进行扭曲和破坏。藏族唐卡是一种用天然矿物质制作的艺术品,好的唐卡制作时间需要一年左右,售价要10万元甚至20万元以上。而目前大量的唐卡靠机器印刷、批量生产,每幅售价20元左右。如果现在的唐卡都变成了速成品,原来的唐卡就将消亡。唐卡生存危机同样普遍存在于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机械化大生产代替手工操作,将农耕文明的文化信息用无情的机器取代,参与手工制作的技艺及相关的文化传统也因为追求效益而简化或淡化。机器化的结果是价格低廉、销售量大、市场需求大。因为价格低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消费文化的大众更愿意购买。但手工传统技艺从此必将受到冲击,本来就不乐观的生存将被机械化挤压。长此以往浓缩在过去文化遗产中的非物质性将无法传承。口口相传的工艺秘诀失传,年轻人丧失继承的积极性,这是致命的。所以那些一味要求用机械化追求效益而进行的“产业化保护”行为其实质就是破坏文化生态,破坏非遗。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和专家的任务是保护传承项目和项目传承人的利益。依法对非遗项目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没经过专家和政府的论证任何一项珍贵的非遗项目都不能轻易产业化。机械化表面上是争取到了效益,但从长远看它最终将消灭传统非遗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消灭传统文化的品质和生存的能力。 为保护非遗不受到工业化的冲击,使其葆有自身的工艺和文化价值及生命活力,保护工作还应讲究一定的策略。对那些濒危的遗产进行重点保护,政府从政策和资金扶持,对那些还具有生命活力的非遗项目,应该在政府的帮助下由艺人自己做选择,通过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方式主动求取生存道路。“民俗的变化不是质朴风俗恶化的标记,而是真实性的代表。变化表明民俗曾经经过了转型。不管它的源头是什么,民族总是在不断地创造民俗。只有艺术才是自发的、自然的、无意识的,他们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真实身份。”②这里其实也表达了专家对民俗自然发展变化的要求:既要看到民俗不变的一面还要看到其活态流变的另一面,民俗总是在民族的不断创造中发生着变化。这个变化一定不是政府引导专家意志,而是艺人顺应时代而进行的符合规律的求生之变。在文化遗产的变与不变中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而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那些有生命力的文化遗产常常又和艺术结缘,通过表演通过讲述通过制作,那些具有艺术魅力并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保留下来的艺术常常提升了遗产保护的价值。这恰恰表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审美价值的一个方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