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参见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年;恰白•次旦平措、诺章•吴坚、平措次仁:《西藏通史———松石宝串》,拉萨:西藏社会科学院、中国西藏杂志社、西藏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96年,第486页。 ②[日]山县初男著:《西藏通览》,区划,四川西藏研究会出版,清宣统元年(1909),铅印本。 ③嘉庆《大清一统志》,卷547,西藏。 ④(清)椿园:《新疆舆图风土考》卷一。 ⑤(清)祁韵士:《西陲要略》。 ⑥(清)松筠:《西陲总统事略》卷十《回疆各城事略》,清嘉庆十四年刻本。 ⑦(清)佚名:《西域地理图说》卷二官制制度。 ⑧(清)傅恒等修:《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卷一《天山南路图说四》。 ⑨(清)和宁:《回疆通志》卷八。 ⑩(清)椿园:《西域闻见录》卷二。 (11)(清)傅恒等修:《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卷三十三《屯政二》。 (12)(清)傅恒等修:《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卷一《天山南路图说五》。 (13)(清)傅恒等修:《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卷十二。 (14)《清史稿》卷76《地理志》。 (15)(清)嘉庆《三州辑略》卷3《户口门》。 (16)(清)王树楠著:《新疆图志》卷二九《实业一》。 (17)(清)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卷四九。 (18)(清)《刘勤襄公奏稿》,卷十二。 (19)清圣祖实录,康熙四十六年七月,戊寅。 (20)清圣祖实录,卷177,康熙三十五年乙未,丙寅。 (21)姚明辉:《蒙古志》,《都会》,光绪三十三十年。 (22)金志章、黄可润:《口北三厅志》“风俗志”、“经费志”,乾隆二十三年刻本。 (23)金志章、黄可润:《口北三厅志》“圣祖仁皇帝御制汇宗寺碑文”。 (24)金志章、黄可润:《口北三厅志》“风俗志”、“经费志”,乾隆二十三年刻本。 参考文献: [1]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2]恰白•次旦平措,诺章•吴坚,平措次仁.西藏通史——松石宝串[M].拉萨:西藏社会科学院、中国西藏杂志社、西藏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96:486. [3]黄布凡,马德.敦煌藏文吐蕃文献译注[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 [4]黄慕松.西藏史地大纲[M].正中书局,1935. [5]陈耀东.中国藏族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卷330(《舆地》二十六). [7]黄玉生,等.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前言)[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5. [8](清)姚滢.前藏三十一城考[M]//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学汉文文献编辑室编.西藏地方志资料集成(第1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 [9]纳德•拉森.拉萨城市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0](东汉)班固.汉书•西域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4:3871-3932. [1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2909-2938. [12]ZHOU Wei-zhou.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in Western and Eastern Han Dynasties[J].China 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2005,(1). 周伟洲.两汉时期新疆的经济开发[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1). [13]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4]乾隆御制诗五集(第四十八卷).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第1309册:236. [15][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M].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6]谢彬.新疆游记[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0. [17]HUANG Da-yuan. Changes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nd Development of City in Xinjiang during the Qing Dynasty[J].The Western Regions Studies, 2009,(3). 黄达远. 清代新疆政区变革与城市发展[J].西域研究,2009,(3). [18]QI Qingshu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ction in Uighur Region of Xinjiang during the Qing Dynasty[J].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1996,(3). 齐清顺.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J].历史地理论丛,1996,(3). [19]乔吉,马永真.内蒙古古城[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20]郝维民,齐木德道尔吉.内蒙古通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1]孟广耀.蒙古民族通史(第1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 [22][俄]阿•玛•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1卷•上)[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23]李廷玉.游蒙日记[M]//李德龙,俞冰.历代日记丛钞.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24]甘肃省档案馆编.甘肃历史人口资料汇编(第1辑)[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新疆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AZS011)的阶段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西藏的历史与现实”子课题“西藏城市与社会变迁(17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以及四川大学创新团队项目的阶段成果。 (本文原载《民族学刊》2011年第6期,图片、图表等请参见纸质媒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