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书评文萃 >

[张闳]第一千零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深圳晚报 2008年11月18日 张闳 参加讨论

    德国汉学家顾彬先生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则是我所见到的“第一千零一部”文学史。毫无疑问,这不是一部十全十美的文学史,但它是一部有独立立场和个人风格的、不可替代的文学史。据了解,《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是顾彬十卷本《中国文学史》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见,顾彬试图在几千年的历史框架中,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定位。这样一种广阔的历史视野,是中国国内文学史家所缺乏的。顾彬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的文学观基于所谓“语言性”,并由此而作出中国当代文学次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判断。这一基于“语言性”的美学尺度是否就是文学的唯一的或根本的尺度,或许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顾彬是一个有着个人明确的文学观和美学价值尺度的学者。而且在他的文学史写作和学术研究过程中,能将这一观念贯彻始终。
    外部宏观的历史视野和整体性的历史叙事逻辑与文学内部的基于汉语自身美学特性的文学判断,这二者是构成顾彬文学史写作的基本要件。如果没有对这二者的充分理解,如果不能够从汉语文学表达的整体历史来看待现代汉语文学,文学的评判标准就会发生极大的偏移,甚至终将丧失文学的价值尺度。而那些由一干人拼凑出来的写作班子笔下的历史,注定只能是支离破碎的。这样,文学史材料堆积得越多,就越成为历史书写的障碍,材料将湮没历史书写主体自身。这也正是中国国内文学史家的致命弱点所在。本土学者对于本土文学写作的现实可能会比顾彬更熟悉,但他们在历史感和文学性两个方面,都陷入了混乱。面对本土的文学现实,就好比盲目的人在丛林里摸索,永远不知道道路通向何方。
    “第一千零一部”文学史的存在,或许并不能彻底改变中国国内文学史写作的平庸局面;但由于它的存在,至少提供了一种维度:建立个人的历史观和文学观,是文学史写作的根本所在。其他历史写作也是如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