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指掌间流出幸福的刀味纸感(4)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新京报 2013年03月24日 记者 王荟 摄影/ 参加讨论

    传统基础上的用途和形式创新
    剪纸的寓意丰富以桃子说“长寿”,石榴葡萄意思是“多子”,蝴蝶采花比喻“婚姻美满”,年年有鱼(余)就是“生活富裕有钱财”。
    “剪纸的表达方式是含蓄委婉曲折的,而不是直白的表达,并不抽象但也不写实,就像讲故事。”在百工坊二楼的一间工作室里,徐阳坐在一张简陋但是堆得满满当当的工作台前,拿着自己的剪纸作品,介绍剪纸中那富含情趣的小故事。
    高学历的剪纸艺术家徐阳善于总结自己所从事的艺术创作。他说,剪纸是意象造型,是客观事物反应到作者大脑中消化之后再出来的形象,不是油画不是国画,而是表达心中的愿望而产生的形象,“这种表达很高级,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很浅俗的艺术”。
    徐阳的剪纸相比传统的剪纸,更多了用途上的创新,这也是徐阳引以为傲的地方。徐阳觉得,剪纸再不可能像农耕时代那样,为婚丧嫁娶的需要和自娱自乐服务,剪纸现在的作用就是美化大家的生活。
    2003年,徐阳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从那时起,他就立下规矩,工作室的经营“不以批发零售为主”。在广告公司做过设计工作的徐阳现在不仅仅制作剪纸作品,为企业和机构设计定制剪纸艺术品,还把剪纸的艺术原理应用到月饼盒的包装设计、电视台舞台背景设计中。他还为瑞士、澳大利亚等地的艺术场馆设计过大型的装置艺术品。徐阳做的,很多都是“非纸”类的剪纸艺术品,“非纸类,打破纸的概念。”
    业内人说
    应重视剪纸对孩子们的美育作用
    刘韧,刘韧剪纸屋(北京首家剪纸艺术私人博物馆)负责人
    2004年中国民间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国家在宏观上加大了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但据我所知,在北京,包括剪纸艺术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对孩子们审美教育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不少老师的积极性非常高,却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鼓励、引导和支持。
    令人欣喜的是,近三年,剪纸艺术逐渐走进更多的大中小学。在孩子们和年轻人的心中,这门艺术充满自我挑战和乐趣。许多人都想象不到,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经过两年三年的剪纸练习,居然也能随心所欲地用剪刀剪出心中的最爱。动手是人类的天性,剪纸活动给了孩子们自我创造的信心,养成了观察生活的习惯,培育了热爱生活的情趣。
    我的女儿在上大学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妈妈,不是我们不喜欢自己国家的民族艺术,而是我们平时根本没有地方、没有机会去看,去了解。我把您做的剪纸图案信封拿给同学看时,他们都非常喜欢。”这里就引申出一个问题:这些年社会上的各种机构和团体,举办了不少非常有质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但是又有多少学校组织学生们参观过呢?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许多学校领导只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升学率上,而忽略了对孩子们精神文化素养的引领,真的是对国家、社会花了那么多的财力、人力所主办的展览的一个资源浪费呀!
    1998年,我参加在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博物馆里举办的《中国传统技艺荟萃展》,四个月的展览期间,美国的许多学校都带领学生们去参观,最远的学校要开车6个小时才能赶到展场,孩子们头天晚上就住在展馆中,第二天进行参观。每个学生手里都拿着纸笔,纸上事先写着他们想向艺术家了解的问题。这种情景,难道不值得我们的教育部门深思吗?
     专家看法
    走向市场才是对民间艺术的真正保护
    高巍,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剪纸与生活结合比较紧密,类似的还有布艺、面人等等,这都是我们生活当中最基本的。比如,妈妈发面的时候,孩子哭闹,给块儿面,孩子拿着去一边玩了。剪纸也是这样,过年过节时,窗户上贴着的窗花,这都是生活当中随时能做的,比较简单,难度不大,材料便宜,不像景泰蓝、雕塑等。
    北京现存的这两个剪纸派别,风格不同。也正是由于不同的风格,所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如果完全一样就没什么意义了。
    剪纸具有很强的流传性,到现在,作为民间艺术,运用的领域更广了。前几年人艺排戏,剪纸作品装饰舞台,这在当时还是创新。剪纸在生活当中也广为使用,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等,都可以用剪纸去庆祝或者纪念。端午节钟馗像,剪纸出来,大家买回去馈赠,既简便又便宜,浓浓的亲情给人特别的感受。
    我特别希望,将来,民间手工艺能有交流展示往外推广的平台,民间文化能够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产业,按照企业运作的模式,让具有经营意识和文化基础的商界人士来运作,当作文化品牌来运作,而不是简单的作坊、简单的手工艺人低层次运作。
    中国的民间艺术走向世界,前景应该非常好,但是艺人本身没有能力去做这些事情。我们现在总是讲保护,其实走向市场才是真正的保护,而不是全都要弄到博物馆里去保护。比如,将来可以打造出剪纸各个流派、不同传承人、不同风格的一个大的平台,产业开发需要长期规划、品牌意识,还有经营理念和文化内涵在里面。我们需要把潜在的文化价值变成经济价值,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培育市场和消费者都需要时间。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荟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