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双语诗 纵观新疆锡伯族诗歌发展史,还有一种诗歌现象令人瞩目,这就是锡伯族的双语诗(指同一个诗人,既能用母语创作,又能用汉语创作)。清代末期,新疆锡伯族著名诗人锡笔臣是锡伯族双语诗早期的主要代表。他的汉文造诣颇深,被当时执政的伊犁将军赏识,曾长期担任伊犁将军衙门文案处文案总办。锡笔臣生前用汉文撰写过许多诗歌,但保存下来的只有叙事长诗《离乡曲》。《离乡曲》用120行诗句,生动展现了新疆锡伯族的西迁史和戍边屯垦史,这是一部清代新疆锡伯族历史长诗。 新疆锡伯族现代著名作家、诗人郭基南老先生也是双语诗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文学创作上,他用汉文和锡伯文左右开弓,运用自如。像他的第一部诗集《心之歌》就是用锡伯文创作的,而他的第二部诗集《乌孙山下的歌》则完全用汉文创作,他的第三部诗集《情感的火花》则用汉文和锡伯文创作出版。 在新疆锡伯族当代诗人中,佘吐肯也是双语诗创作的代表,他改编创作的《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的恩情》曾于1982年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创作二等奖,汉文译作《西迁之歌》于1981年分别荣获自治区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一等奖。 八、新潮诗 新时期以来,新疆的锡伯族当代诗歌在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在大胆吸取我国汉民族文学和外国文学精华的基础上得到快速发展,不仅中老年诗人青春焕发,力作纷呈,像郭基南、耳际春、佘吐肯等诗人迎来第二次创作旺盛期,而且崛起一批新潮诗人,像安鸿毅、阿苏、西榆、郭晓亮、安德海、苏农、富秀兰、肖昌、佟志红等青年诗人就是突出的代表,他们以新的审美方式,新的表现手法,抒写着新疆锡伯人的过去和现在、欢乐与痛苦、文明与落后、僵滞与变革,抒写新疆锡伯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蕴含着强烈的现代气息和对锡伯族现状、未来、命运的深深思索,从而表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 在新疆锡伯文坛崛起的这批新潮诗人,其诗歌创作有以下四个特征: 1、他们清一色用汉语创作,然而,他们更多地受锡伯文化的模塑,继承了锡伯文学创作的内在流程,只不过以崭新的知识结构、思维视野、艺术手法和立体的现代意识去观照锡伯族社会生活和心理结构,在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下挖掘本民族的特色和审美主体个性。 2、他们大胆突破本民族题材,艺术视角投向世界,投向审美主体的灵魂深处。正因为如此,他们写出来的诗不再像父辈们的传统诗歌,像新潮诗人郭晓亮和他的父亲著名诗人郭基南先生共同出版的诗集《情感的火花》中的父子二人的诗,几乎让所有读者都感觉到两种风格、两种色彩和两种艺术世界。有时候、郭晓亮还认为父辈们写诗的时代已经过去:“过去时代的诗人,注定赶不上春天的马车,他们积蓄在天边的歌唱,像睡眠,沉湎于昨天。”(《过去时代的诗人》) 3、艺术上追求写意。新疆锡伯族新潮诗在艺术表现上不同于过去现实主义诗歌,仅仅局限于西迁、戍边、屯垦的直接描写,而是打破传统的因果线性的直接抒情方式,越来越注重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描写转向抽象表达,由明确转向模糊的暗示,这是诗歌艺术审美角度的转换。在锡伯族新潮诗人中,安鸿毅是一个具有诗歌天赋的杰出代表。他于1962年出生于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是一个浑身流淌着锡伯鲜血但又走出锡伯文化圈的诗人。他从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先后在《伊犁河》、《中国西部文学》、《诗潮》、《星星》等文学刊物上发表很多诗作,部分作品被选入《1986年诗选》、《飞翔的爱》等诗选集中。他的生平简介和代表诗作《卡提布拉克的秋天》,被选入由九叶诗派著名诗人唐祈主编的《中国新诗名篇辞典》中;他写的组诗《现实世界》曾引起争议,在《星星》诗刊上发表过不少讨论文章。 4、炽热的真情蕴含在冷峻朦胧的意象中。新疆锡伯族新潮诗人是一批热血青年,他们的激情就像伊犁河水永远奔腾不息,他们的真情就像翻腾的大海。但是,当他们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入自己诗歌的时候,他们表现得那么冷峻、朦胧,像郭晓亮的诗句:“一夜霜雪,我头枕着北方”,“此刻的蝙蝠,飞满世界”,“一阵风吹,草儿就要安眠”,“生长白杨的草坡站在我身旁”。还有诗人西榆的“老榆”、“青杨”、“红叶”、“杏花”、“苹果”、“绿叶”、“夏日”、“伊犁河浮冰”等意象,在冷峻朦胧的表层下隐藏着诗人内心的“烈火”! 在240年的漫长岁月中,新疆的锡伯族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民歌、西迁诗、卡伦诗、萨满诗、念说诗、牛录诗、双语诗和新潮诗。我相信:在今后的岁月中,新疆的锡伯族诗人们还会创造出更加璀璨夺目的诗歌。 参考文献: [1]贺灵、佟克力《锡伯族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克力、博雅、奇车山《锡伯族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永志紧、贺灵《锡伯族研究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锡伯族简史编写组《锡伯族简史》,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新疆作家作品论》,1985年版。 [6]郑恩波:《新时期文艺主潮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7]亚楠:《西部回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 [8]郭基南、郭晓亮:《情感的火花》,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本文原载《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1期,第154~157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