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瑜的《小历史与大历史》 许多出版社不喜欢为学者出论文集,因为论文集多是拼凑而成,话题太散,不成“体系”,不好卖。可是,随着学术研究多元化格局的逐渐形成,学术史家发现,那些被精心构筑的种种学术体系,在新的学术版图中,反而成为无人问津的死角。 “体系”像一部结构严密的机器,只要一个部件失了效,整部机器就可能报废;“体系”又像一付中医药方,不把甲乙丙丁配齐了全吃完,就看不出效果。所以说,绝大多数所谓自成一家之言的“学术体系”都有不可靠、易过时、看着累、没有用的特征,往往被人视为“水货”。 聪明的学者一般会给自己限定几个固定的研究范围,在特定的范围内设定一些有意思的问题,围绕问题来做文章,借着问题来阐释自己的理论思考。每一个问题都构成一个小系统,若干小系统可以组合为一个大系统,这是一种灵活的、可拆分的体系。观点过时了,问题不过时;这个观点过时了,那个观点没过时;取舍分合,悉随人便。 《小历史与大历史》就是这样一本论文集,有读者称它为“一个聪明人写的聪明的书”。作者的聪明在于,透过日常的、人性的、传说的、地方的,也是生动的、好看的历史现场,去感受和书写那些全局性的、治乱兴衰的、改朝换代的,也是枯燥无味的历史趋势。一些看似不甚相干的话题,被作者用“小历史和大历史”的绳子一捆,就透出了“小系统与大系统”的巧妙。(施爱东) (《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赵世瑜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