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类型的编纂,是基于如此理论假设:世界上所有的民间故事都可以归于有限的情节类型。正如生物学家认为所有生物都可以归于一定数量的门类和纲目。 AT分类法是直接服务于“芬兰学派”的。故事的比较研究要求对同一情节类型,或具有其他相似特征的所有故事进行统编归类,以便对该类故事的历史传承或地理流变进行比较、梳理,这就要求不同地区的故事分类必须执行同一标准。如果各地分类标准不同,无法合并同类项,相互之间就无从比较。 阿尔奈率先对欧洲的故事进行了分类,汤普森的增订更使这一分类法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许多国家相继使用这一标准对本地区的故事进行分类,AT编码逐渐成为国际通用编码。这时,即便你能发明一种更加“科学”的分类方法,却可能因为你的标准无法与国际接轨,其检索功能将黯然失色。 丁乃通十年磨一剑,采用国际通用的AT编码,对1966年以前几乎所有可见的汉民族民间故事进行了仔细归类,为把中国故事纳入国际间比较研究打开了通道,厥功至伟。 但是,当数字时代来临的时候,我们发现,电脑和网络的搜索功能将迅速取代传统的检索工具,也许,我们还没来得及好好使用这一工具书,它的检索功能就已明日黄花。 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