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原著的选择主要基于民族志著作在写法上的原创性和学科史上的代表性,再就是考虑民族志文本的精致程度。概括地说,这个“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的入选者或是民族志水准的标志性文本,或是反思民族志并促进民族志发展的人类学代表作。民族志最初的范本是由马林诺斯基、米德等人在实地调查大洋上的岛民之后创建的。我们选了米德的代表作。马林诺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是最重要的开创之作,好在它已经有了中文本。 我们今天向中国社会科学界推荐的民族志,当然不限于大洋上的岛民,不限于非洲部落;也不应该限于人类学。我们纳入了社会学家写美国工厂的民族志。我们原来也列入了Paul Willis写英国工人家庭的孩子在中学毕业后成为工人的现象的民族志著作Learning to Labo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后来因为没有获得版权而留下遗憾。我们利用这个覆盖面要传达的是,中国社会科学的实地调查研究要走向全球社会,既要进入相对成本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也要深入西洋东洋的主要发达国家,再高的成本,对于我们终究能够得到的收益来说都是值得的。 这个译丛着眼于选择有益于磨砺我们找“事”、说“事”的本事的大作,因为我们认为这种本事的不足是中国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软肋。关于民族志,关于人类学,可译可读的书很多。好在有很多中文出版社,好在同行中还有多位热心人。组织此类图书的翻译,既不是从我们开始,也不会止于我们的努力。大家互相拾遗补缺吧。 高丙中 2006年2月4日立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