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仪大屋 主动融入广东“大西关文化” 千年的历史沉淀,构成了南江文化的独特内涵。在《中国珠江文化史》中,云浮被纳入了广东文化“大西关”的概念。古老的南江文化将如何承接这一历史使命?南江文化与传统的西关文化又将如何对接?带着疑问,记者继续深入到南江两岸的“文化丛林”中探个究竟。 在郁南县连滩镇,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民居光仪大屋巍然耸立,气势非凡。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他们一般都把这栋占地10亩的大屋叫“清朝古堡”。光仪大屋整体建筑呈四方形,用l米厚的围墙圈起来,内部结构五进五入,共有房36间。宅院里边有天井、晒场、厅堂、居屋和仓库,俨然一个小小的独立王国。大屋在防火、防洪和防盗方面都做了周密的设计,体现当地百姓独特的生存智慧。 在郁南县大湾镇,记者又见识了另外一种具有南江文化特征的古民居建筑群。这些村落建筑群的布局基本上都有一个中心,如宗祠、社坛等,其他建筑零散分布,但又凝聚于一个中心,处处体现社会的多元性和开放性。步入古村落,遥遥望见镬耳墙鳞次栉比,建筑节奏舒缓、平和、开放,与光仪大屋步步为营的紧张气氛迥然不同。屋脊和山墙之上多有极具匠心的灰雕、木雕、壁画、脊饰等,题材多样、风格华丽。 在大湾镇,云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伟鹏对记者表示,南江文化只有主动融入广东“大西关文化”,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为树立南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品牌地位,云浮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南江文化艺术节”,着手开展对南江文化资源的大普查,挖掘整理南江流域的文物古迹、民间艺术和风景名胜,加大对南江古民居、古村落的保护力度,发掘南江文化的人文历史内涵。 曾任罗定博物馆馆长的文化学者陈大远对本报记者说,南江文化的生命力取决于它与这一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只要找到了这种适应性,它就会焕发出顽强的生命力。他说:“南江是岭南文化的脐带,理当把它和西江、北江、东江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南江人应该擂响铜鼓,吹起号角,跳起欢乐的歌舞,展示南江的新魅力、新形象、新记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