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以“七夕”和牛郎织妇女为背景的艺术作品有很多,但是东昌府年画中的一幅“灶君”作品则更加有神韵地描绘了这个爱情故事。 牛郎骑牛会织女 在鲁西大地,年画艺术源远流长,目前从民间收集到的“灶君”年画有三十多种,其中艺术价值最高的是一幅名为“黄牛灶”(又名牛黄灶、牛郎灶)的年画,而这幅画表现的内容正是七夕牛朗织女鹊桥相会的场景。聊城大学民俗研究所所长张宪昌向记者解读了这幅年画。 “黄牛灶”是流传于东昌府以及阳谷、莘县一带。这幅画就是选取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一个片段。画面中,下半部分是灶君神像,而上半部分则是鹊桥相会的故事——牛郎骑着一头黄牛走在鹊桥之上,而织女则与之深情相望。 “解读这幅年画,要从两人与黄牛的表情说起。牛郎面部方正,露出喜悦之情;织女脸部圆润,表情含蓄,两人的眼神表达出一种深深的眷恋。” “再说老牛,它昂头的姿态好似要好织女交流。从历史故事来看,作为同为神仙下界的黄牛,他比牛郎更能看出织女心中的苦处。” “作品上面的华盖与下面的天桥,在色彩构成上极具美感,富有现代意识,这不愧是东昌府年画中的精品。”张宪昌说。 年画道出黄河生活 这幅年画取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但是对于作品的内涵,张宪昌则认为它反映了黄河两岸人民“精神家园”。 在古代,人们对抗自然的力量很渺小,因此也主出现了很多的神话传说,而这些其实都是当时人们的精神思想的写照。在“牛郎织女”故事中,就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通过神话故事得到精神安慰与满足的想法。 张宪昌举了一个例子,并引用了一句李白的诗句进行了阐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古代,黄河两岸的人把黄河看作是天河。当人们面对河水泛滥等自然灾害时,他们就把黄河幻化成了不可逾越的天河。而反映到牛郎织女的故事中,黄河也就成了阻隔牛郎织女的银河。” 那为什么在我们当地会用“牛郎织女”为背景制作年画呢?张宪昌进一步解释到,在对抗自然的斗争中,人们也寄希望神仙的出现来解救现实的苦难,因此天仙下凡也成了大家的一种精神希望与寄托。“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娶到仙女呢?”从这个角度来看,供奉这种“灶君”年画也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刘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