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陈家祠粤绣坏了,只有苏绣绣娘能补(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南方日报》2009-03-05 记者 梁燕 参加讨论

    大约是广东人总是追随新事物的步伐,当这种装饰不成为必须时,粤绣也几乎被弃之不用了。也不能全怪广东人这种性格,要知道,因为江南刺绣出名,又多产丝绸,清代皇家特在江南设置了三所织造所。宫中所用刺绣产品,均由宫中造办处“如意馆”画人绘制花样,经批核后再发送江南织造。这让苏绣形成了顶尖的“宫庭绣”技术人才。宫庭绣繁衍至今仍未失传,北京奥运会礼仪小姐所穿的旗袍上那著名的“青花瓷”图案,就是多位江南老绣娘按“宫庭绣”的针法绣出的。
    “承包”宫廷刺绣用品,给予了苏绣新生的力量与空间。刺绣人才自不必说,由宫廷画师设计的图案、调配的色彩、描摹的人物,自然比民间艺人的手笔来得精细生动。
    当苏绣以其优雅清淡登上大雅之堂,吉祥如意的民间审美还牢牢束缚粤绣的手脚。大红大紫、金碧辉煌、华贵大方,这种“绚烂”的风格,明清社会大众很爱看,当时的西方国家对东方艺术的想象也大抵如此,但要今天的人们再去爱那富贵的图案,就像要他们放弃宽大敞亮的落地窗而选择传统岭南建筑中狭窄阴凉的窗户。这几年,广绣仅剩的工艺大师陈少芳独创了“丝线色彩构成法”,在作品中融合国画和油画的色彩运用,远看过去如油画般细腻;但愿,她的革新,能转变粤绣带给人们的审美印象。
    当年全国四大名绣,现在苏绣一枝独秀。如今江浙一带设立了众多的苏绣、刺绣和丝绸研究所,既能循着历史的脉络,修补古代的精品,也能按照时代的步伐,演化出新派苏绣,一幅作品卖上10万元,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人家考虑的,已经是如何进行“规模发展”的问题了。相比之下,陈少芳更担心的,不是怎样复制苏绣“发达”的经验,而是如何培养凋零已久的人才。
    “广绣的针法易学,但要懂设计的人难找。”陈少芳曾许多次说出这样的担忧,“如果粤绣能让人们看作是艺术作品,与油画、国画等拥有相同的社会地位,又何患其不能发展呢?”粤绣需要的,不是空谈保护或者政府投资,而是从一针一线入手,从设计绣工开头,升华其满足现代人审美需要的艺术价值。
    
    一直致力于广绣的传承、创新,被誉为“现代广绣”奠基人陈少芳的作品
    
    08 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师从一直致力于广绣的传承、创新,被誉为“现代广绣”奠基人陈少芳的学生正在绣着自己的作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