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慈鸿飞]二十世纪前期华北地区的农村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4)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慈鸿飞 参加讨论

    在本县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总值即是该县市场容量,即居民的购买需求,即按一次性交易计算的市场商品的价值量。此数再加上输出县外商品的价值(3,157,072元)即是进出定县市场的商品流量。需说明的是,这里的人口数是1930年的数字,手工业品销售值是1931年的数据,其余都是1933年的数据。
    山西榆次县为山西省第一出口大县,年出口值达500万元,而人口仅137,289。原因是该县有包括晋华纱厂在内的3家较大工厂,棉纱出口占有相当大比重,但该厂原料供应与产品销售等都与该县关系不大,因此笔者在计算该县商品量时都未将该3家工厂的销售计入在内。该县全县商业营业额为4,315,925元,从资料细目上看,此数已将进口货值170多万元的绝大部分包括在内,因此,实际上本地市场消化的商品量值约在230万元左右。另外榆次尚有各种小手工业35家,每家销售额不过几千元,总计约8万多元。榆次还有一家小电厂,其电力销售可计入本县市场商品量中的不过为500余商家、机关用电及170多户居民用电,估计销售额最多不过10万元。总计商品值约为248万元,人均购买力约18.1元(14)。
    农村市场上的人均购买力只是部分地反映了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情况,反映了农民对市场依赖的程度和农村经济市场化的程度,反映了农村的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情况。例如很多地方调查表明,农民的生活费每月只需3元—4元,甚至2元—3元,则像上述榆次县和定县年人均18元—22元的购买力,说明农民的生活资料至少有45%以上需来自市场。这只是按一次性交易计算,如一年中有多次交易,再加上借贷等情况在内,则农民对市场的依赖程度更大。因此笔者的研究无意中,或可说是巧合,支持了卜凯(John Buck)的观点。卜凯调查了1921—1925年间的中国北部和中东部的14个县2,866个家庭农场农产品家庭自用和出售部分的百分比,其中中国北部农产品出售部分平均占产量的43.5%(15)。
    无论怎样说,本世纪前期晋冀鲁各省的农村地方市场肯定是有较大发展,前文所研究的两个典型市场的历史资料中均有对清末情况的追溯,可见一斑。如前引山西实业志关于榆次县一节称“榆次在正太铁路未开之前,生活简单,商业仅有钱业、典当、棉、布、油、酒、米、面等数十家,散处城乡”,而到20年代,“城关商号约近400家”,其间历时不过20年。最好的研究则是从农村集镇数量的增长来证明农村市场的发展程度。作者曾研究得知19世纪末山东有农村镇集(包括县城、镇和村集)2,150个,河北有镇集1,785个;而到20世纪30年代,山东已有镇集7,272个(106县),河北有镇集3,066个(河北当时有130个县,其中15个县的镇集数字是估算数),分别比40年前增加了238%和71.8%。另外山西省104个县在30年代已有镇集1,326个(唯没有查到清末数字)。可见华北三省农村集镇发展的速度十分惊人。三省农村镇集平均每个吸附人口6,634人。在山东省一般平均每七八个自然村就有一个小的集镇(16)。笔者的研究结果也可从其他学者的研究中得到支持。例如日本学者石源润的研究,以及从翰香《近代冀鲁豫乡村》一书的研究(该书所统计的集镇仅为“重要市镇”或“工商业市镇”)。
    总体上来说,通过上述长距离贸易和地方市场的研究,我们已可清楚地看到本世纪前期(抗战爆发截止),华北的农村商品市场已有相当大规模的扩大。20世纪上半叶华北地区集镇的蓬勃发展与长距离贸易商品量的扩大一样,证明这一历史时期华北的农村经济已经具备了一般形态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也证明农业生产力达到相当水平。反之也说明正是由于市场的作用,才使华北地区的农村经济进入资本主义轨道,尽管在农业生产领域很多地方仍呈现自然经济的状态。这种情况其实同许多国家农业现代化早期阶段的发展情况相一致,即都是先开始农业商业化,商业资本主义率先打进农村,市场成为控制、指挥农村生产的龙头,农业生产惟市场需求马首是瞻,自发地调整种植业及其它各业生产结构,专业化生产日益扩大,在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市场系统日益完备、成熟。
    二、华北地区的农村资本市场
    关于近代农村资本市场研究,这在国内经济史学界还是一个全新的题目,因为几乎没有人去认真研究这一问题,如果有的话,也只是批判“农村高利贷”、“农村资金枯竭”(恕不引证,因为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太多了。事实上很多人根本不认为近代中国有资本市场)。但是值得人们冷静思考的是,如果没有一个相应的相当程度的资本市场的话,农村商品生产、商品市场何以会如此迅速地扩大呢?
    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是互动的,互为基础的,商品(包括劳务)与货币是对流的。从上文长距离贸易和地方市场贸易可以看到,商品输出了,货币就回来了。农民收入被用以维持农村劳动力的生存、再生新的劳动力和扩大农村再生产,于是货币收入又变成新的资本。一个中心市场的含义实质上是双重的,即它既是一个商品市场,又是一个资本市场。
    农民的收入不仅来自商品,还有一个重要的来源是劳动力输出,下文将研究。也有外来资金加入农村,这样农村借贷规模就扩大了。外来资本主要有如下三项:一是外国资本;二是金融资本,包括信用社(信用社并不单是农民的钱,外部组织投入了巨大的底本,例如华洋义赈会)、银行;三是私人集资。下面分述各种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