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劳里·航柯 (Lauri Olavi Honko,1932—2002 ) 劳里·航柯 (Lauri Olavi Honko,1932—2002 ),芬兰民间文学家、比较宗教学家、民俗学家和史诗学者。1932年3月6日出生于芬兰汉科;1959年在赫尔辛基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61至1963年在赫尔辛基大学任民俗学和比较宗教学讲师;1963年起在图尔库大学任民俗学和比较宗教学教授,1996年荣誉退休后转任卡勒瓦拉研究所所长;2002年7月15日在芬兰图尔库辞世。 航柯早年致力于比较宗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范围包括民间医术、民间信仰、神话与仪式、挽歌、民间文学和比较宗教学的理论与方法论、芬兰民俗学学术史。代表作有《民间文学和比较宗教学的体裁分析研究》(1968)、《奴隶的宗教》(1976)、《宗教的科学:方法论研究》(1979)等。民俗学与比较宗教学并重一直是芬兰民俗学研究的突出特点。其最初的学术诉求与理解民族史诗《卡勒瓦拉》中的神话因素、古老的诗歌韵律以及尚未记录的少数民族宗教有关。当航柯还是学生的时候,他就开始涉足在其他人看来是不同学科的这两个领域了。后来,在赫尔辛基大学他从导师马蒂·哈维欧(Martti Haavio)那里继承了卡尔·科隆(Kaarle Krohn)的民俗学研究经验和乌诺·哈瓦(Uno Harva)的比较宗教学方法。沿着他们开辟的学术道路,芬兰民俗学研究博采众家之长,并以芬兰语、其他北欧语言和外语出版了许多重要著作。航柯不仅是哈维欧最优秀的学生,同时也是他的助手。20世纪60年代他一直在图尔库大学执教,传播和介绍民俗学与比较宗教学的学术思想。 1959年,航柯以其民间信仰的比较研究在赫尔辛基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发表学位论文《植入疾病:初民对疾病原因的解释研究》,由此激发了他长期关注民间医药的兴趣,形成从民俗学和比较宗教学的角度阐述问题的思路。他从1961年起同时在图尔库大学担任这两个学科的讲师;1963年被聘为民俗学和比较宗教学的教授,两年间他先后获得这两个学科的教授任命,迈出他个人学术生涯中的重要一步。他从加利福尼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回国后,不仅带来了新的学术理念,而且与美国学者建立了紧密联系,后来的北欧民俗学研究从中受益匪浅。在航柯日渐成熟的专业经历中,他转向研究芬兰湾南部彼得堡地区的传统民间信仰,并同时从档案文献与田野调查着手研究瑞典难民,出版于1962年的民间宗教研究专著《英格里亚的精灵信仰》在国际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其核心是以新的方法阐释宗教经验形成的过程和传统得以运作的语境。正如卡尔·科隆那样,航柯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易于操作的方法论模型,他将考察的重心置于负载传统的人群和叙事经验的语境,因此他成为源起于美国的“新民俗学研究”在北欧国家的开拓者之一。这部著作引入了一种强调活形态传统的实验性研究法,在北欧民俗学界掀起了强劲的波澜。这种方法论的活力来自于田野工作,同时也为北欧民俗学者和民族学者开设田野调查课程提供了支持,随后这些课程成为整个一代研究者共享的经验,并为北欧学者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上个世纪60年代,航柯在图尔库大学全力推进民俗学和比较宗教学两个学科的建设,同时也在赫尔辛基大学兼职。在他的领导下,两个大学联合开设了民俗学研究生讨论课程,内容涉及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的种种讨论,充满活力,同时孕育了新的研究模式。航柯还特别鼓励女性从事职业研究,这在当时的高校是非同寻常的。这个时期,航柯的比较宗教研究从未停止过,发表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文章,出版了研究芬兰─乌戈尔宗教的重要著作:《芬兰神话学》(1964)和《乌戈尔神话学》(1964),以及《芬兰─乌戈尔民间的宗教职业者》(1968),其成果影响深远,以至于比较宗教学在芬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继图尔库大学之后,赫尔辛基大学也给了这门学科一席之地。为了进一步发展这一新的分支学科,他在1979年出版了《宗教科学:方法论研究》的导论性著作。 自1972年起,航柯在图尔库担任北欧民俗研究所的所长,协调民俗学者之间的对话,组织讨论会和合作出版事宜。他特别关注档案库的建设和文化认同的研究,同时强化北欧学术共同体,以开拓视野,顺应发展。1975至1978年,芬兰科学院任命航柯为研究教授,同时也为他专心于理论、方法和田野调查等问题提供了机会。他搜集了大量挽歌,继续他在60年代形成的学术方向上深拓。他关于特维尔─卡勒利阿等地活形态传统的记录,提供了崭新的研究途径,在田野中建立的传统动态关联的理念则更加侧重传统生态的研究。这一时期,一系列文章和关于特定传统的研究著作引发了传统调适与传统进程的论战。航柯强调了田野工作者在实验性文化研究中的作用,并最终引导了关于学术伦理原则的讨论。 1979年,在转任北欧民俗学研究所全职所长期间,航柯担负起了在北欧发展民俗学协同研究的责任。之后,研究所组织了学术研讨会,设立了研究生学位课程,并发起联合项目和推进出版,加强了科研院所和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几年中,他出版了《民间口头文学研究的方法》(1980)、《传统文化研究四形态》(1981)、《文化生态学反思》(1985)等论著;他主编的《北欧传统研究》追溯了北欧民俗学和民族学的历史和发展,跟踪了当时学科的思潮和走向。在上个世纪80年代,该研究所的业绩已经为全球所公认,而采取具体举措以推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也体现了航柯对正在急速变迁中的世界文化传统命运的关注。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民俗》的项目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功绩之一就是推动了《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1989)的出台。 航柯一直重视口头诗歌的研究,曾主导过《大熊:芬兰─乌戈尔口头诗歌主题文选》(1993)的选编和出版。在《卡勒瓦拉》出版150周年之际,他的史诗研究热情也高涨起来,连续组织了系列化的史诗专题研讨会;由他主编的《〈卡勒瓦拉〉与世界史诗》(1996)一书,开创性地将芬兰民族史诗与其他各国史诗传统进行跨文化的并置。再度被芬兰科学院任命为研究教授后,航柯更加坚定不移地走向史诗比较研究,积极探索史诗理论和方法论。1998年他在图尔库大学创建了卡勒瓦拉研究所,以提升诗歌传统的研究,主要关注世界史诗传统、史诗作品及仪式诗歌的研究,同时也致力于联合项目的策划、实施和成果出版。 作为学科新体制的创建人,他的学术研究范围甚广,成绩斐然,除了信仰、神话、仪式、挽歌、民间医药、叙事传统和史诗的专门探讨外,还涉及到口头文类、民俗过程、文化认同、传统生态、有机变异等理论问题。尽管他特别强调理论和方法论,其研究却坚实地立足于以现代技术搜集的资料和证据之上。通过田野工作,他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在特维尔─卡勒利阿的实地考察之后,他的足迹遍布北欧、非洲、美洲和亚洲,曾在芬兰、俄罗斯、坦桑尼亚、瑞典、挪威、匈牙利、巴西、墨西哥、中国、孟加拉、印度等国进行田野实地考察。1983年9月航柯首倡开展“中芬民间文学联合考察”,1986年4月在广西南宁召开了“中芬民间文学搜集保管研讨会”,并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进行了实地考察。 1986 年至1994年,航柯和夫人安娜利·航柯 (Anneli Honko) 在印度学者的协助下,以印度南部西海岸的卡纳塔克邦为田野基地,对图鲁人(Tulu)的史诗传统进行了长达8年的跟踪调查,其间于1990年12月以多媒体技术手段记录了斯里(the Siri)史诗演述人果帕拉·奈卡(Gopala Naika)长达6天的口头演述;1998年,随着两卷本的演述文本《西里史诗》和一部研究论著《西里史诗的文本化》的面世,航柯有关活形态史诗传统的理论思考也得以系统化地呈现,尤其是在西里史诗文本制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术语,例如大脑文本、多重形式、演述模式、史诗考古、以传统为导向的史诗等,并进一步归纳出“文本民族志”的方法,总结为文本化过程的“印度经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