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发展的内涵的要求已由单纯的追求经济的增长转向追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转变要求人们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念,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而以研究民众日常生产、生活习俗与模式为学科传统的民俗学科,也应该引导和敦促社会民众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摒弃破坏生态环境的陋习,重新建构适应时代要求的民俗价值观体系,合理选择和优化与自然相生相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民俗生活模式。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民俗 价值观 重构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89(2008)04-106-03 现代社会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生态危机及面临的种种生存困境,使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已经成为人们的共同关注的问题,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全社会共识。而以研究民众日常生产、生活习俗与模式为学科传统的民俗学科,随着整个社会发展理念的转变,原有的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也遇到了很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通过对现代社会民众的生活方式以及民俗文化的现代变迁予以高度关注,发掘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特有的生态关怀,和其中早已涵蕴却可能被长期忽视的生态意义,引导和敦促社会民众摒弃破坏生态环境的陋习,重新建构适应时代要求的民俗价值观体系,合理选择和优化与自然相生相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民俗生活模式。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反思,自觉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价值观,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民俗价值观理性思考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是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协同进化。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公众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因此,这种发展观,我们可以概括为‘不仅包括经济的数量增长质量提高,还包括政治、社会的昌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文教卫生的发达和生态环境的优化’等方面的指标和效益在内的新的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相对立,它以集约型内涵式的、整体性、系统性、内生性的特征,显示出发展战略的长远持续性、整体综合性和发展过程、结果的有序协调性。” 任何一个民族或群体的发展都必须有其内在的动力,这种内在的动力除了生存繁衍的基本需求动力之外,还有要求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是由该民族或群体的文化提供的,而文化的核心则是在于一些基本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和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模式。今天人们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发生在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也发生在人的精神领域。而人类精神世界中价值取向的褊狭,才是最终造成地球生态系统严重失调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人类奉行的种种生存模式以及民俗文化价值观念进行反思。 “任何发达或发展中的民族或群体,都毫不例外地生活在一定的民俗中。”民俗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无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还是精神民俗,都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层面,对于人类生存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这种价值和作用,是作为“客体”的文化事象对于文化的创造这一“文体”的效应,也就是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在民众生活中作用和意义,即民俗价值。而这一民俗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发展变化的。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我们所关注的焦点,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民众民俗价值所面临的冲击,以及由此带来对民俗价值观的影响。 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贮存了几十亿年的能源被人类在几百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内掠夺性开采、任意消耗,高能流入人类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观念等方面的结构性变化。人类创造了高能环境,自己却完全沦为高能环境的俘虏。人们抱怨空气污染、食物里过多的添加剂和满目的钢筋水泥,人们休息、娱乐,但依然摆脱不了内心的愁苦和黯淡的神情。人们丰衣足食,大腹便便,然而健康状况却每况愈下。或者如时下人们所形容的那样,一些人的钱只用作两种用途:吃饭和吃药——盛年吃饭,暮年吃药。高能文化已割裂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不能在同生命之源——“大地母亲”保持和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