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文化传统而论,面貌各异、具体而微的不同故事蕴含了复杂的民间文化因子。从母题角度而言,“异物转世”明显借鉴佛教轮回之义,“弃子不死”有原始婚姻和成年考验礼民俗之影;类型叙述框架之外,从具体内容的角度而言,民俗观念渗入到故事讲述的方方面面。史籍所载宋代十六位帝王中十位帝王出生异兆与日或与赤光相关,应与当时流行的道教玄武信仰有关;大量梦日而孕、梦龙而孕、化身蜥蜴等故事则是太阳崇拜、龙图腾崇拜的遗迹。 母题作为模式化的叙述方式,源自于民间口头叙述;图腾崇拜、民俗礼仪、民众观念作为文化观念,亦是民间传统在故事中的体现。上文以英雄传奇故事中最具典型性的岳飞出身、出生故事为例,并参以史籍、小说文本中规模化、模式化的同类叙事,进行细致剖析,得出结论:在中国古代英雄传奇诞生故事中,无论表层叙述体制,还是深层文化背景,民间传统都对英雄传奇有着广泛而深刻、清晰或隐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曾瑜校注.鄂国金陀粹编续编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洪迈.夷坚志:甲志卷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罗贯中编次,冯梦龙增补.平妖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6]冯梦龙.喻世明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7]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M].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8]历代神仙通鉴:卷十九[M].康熙间致和堂本. [9]列仙全传:卷二[M].洪氏仙佛奇踪本,宣统元年. [10]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朱国祯.湧幢小品[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2]严周颖芳.精忠传弹词[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13]曹础基注.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4]释道世.法苑珠林[M].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明径山寺刊本,1929. [15]绣刻精忠记定本[A].毛晋.六十种曲[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6]张心其.如是观:二十六出[A].杜颖陶,俞芸.岳飞故事戏曲说唱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7]宋长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浅论史诗英雄诞生之叙事模式[J].民间文学研究,1992,(3). [18][英]赫·乔·韦尔斯.世界史纲[M].吴文藻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9]萧兵.世界性的弃子故事及其类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20]吴毓江校注.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2]高亨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3]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4]令狐德棻等.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25]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26]薛居正等.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7]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8]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9][俄]李福清.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M].尹锡康、田大畏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综合研究 (原文载于《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