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王焰安]对“鲁义姑姊”型传说的考察(5)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王焰安的个人空间 2009-0 王焰安 参加讨论

    三、对传说样本产生与流传的思考
    1.传说样本产生的年代
    根据我们所选取的样本来看,样本一(1)、六与其他样本不同,它没有言及传说发生的年代,与妇人相对的主人公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而是虚无缥缈的仙人,虽具有一定的幻想性因素,具有一些由神话向传说转化的痕迹,但我们却不能说它就是这则传说的源头,是产生在远古时代的。样本一(2)、(3)、(4),样本二、r二、四,则明确地说传说发生的背景是在唐朝,且以黄巢为主人公的为多,既表达
    了一种黄巢杀人,但却是有选择地杀人的实情,也表达了一种人们不希望战争的态度和心理。而且传说的核心情节明显是对“鲁义姑姊”核心情节的借用,因此这种类型的传说最早应产生在唐末以后。
         2.传说样本流传的原因
    一是共同背景下的共同的生活体验的接受。在黄巢当时的活动区域内,我们都可以发现这种类型的传说,这是人们对黄巢起义事实的认同。故事开头部分的说明,黄巢杀人是事实,但是人们却在为其杀人进行某些辨证,即以此事实证明,他是有选择地杀人。非黄巢的活动区域则改变故事人物,杀人者是胡兵,黄巢未到过宁夏,而胡兵犯境却是经常的事。二是受文本传播的影响。据我们考察所知,《列女传》“节义传”中的“鲁义姑姊”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书面记载,而据《列女传》是刘向在领校中秘图书时择取古代妇女的典型事迹,“以种类相从”而编成的一部人物事例集可知,其在汉以前既有文字记载,因此,此故事的原型最早应在春秋战国时代。因此,有些接受了这种书面影响的人在传承过程中,出于某种需要,便以故事的核心情节敷衍出新的传说。
         3.传说样本流传的地区
         根据检索可知,我们发现这一传说样本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南、华东都有流传,但目前却未能发现西南地区有其传说的样本。按民间传说流传与演变的规律,我们认为这一传说在西南地区也应该有所流传,没有发现的原因或许是我们的涉猎有限、或许是未能见诸记载。若确实没有这一传说样本流传,我们则将另行探讨。
    ① 此则传说为笔者2004年11月在英德西部地区采风时所得。
    参考文献:
    [1] 白泉.五月初五插艾子[N] 采风,1983—06一O1(4).
    [2] 门前插艾蒿[EB/OL].[2007—12—09].http://www.baod一’aofeng.com/mkc.htm.
    [3] 端午节简介[EB/OL].[2007 —12—26].http://www.zuopin3.bxjyw.com/trwebs/014/zhongguojie/suanwu.htm.
    [4] 刘大可.闽西武北的村落文化[M].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资料研究中心,法国远东学院,2002.
    [5] 龙坤章,徐名波,谭维专.几陂客家传统村落文化[M]//谭伟伦,曾汉祥.连州的传统经济、宗教与民俗:下.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资料研究中心,法国远东学院,2005.
    [6] 茶壶标志的来历[M]//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宁夏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9.
    [7] 吴兆洛.插花的传说[J].颍州志讯,1984(2).
    [8] 胡希张,莫日芬,董励,张维耿.客家风华[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9] 娄松搜集整理.艾蒿草的来历[N].采风,1986—06—16(4).
    [10]林超富.英德非物质文化遗产[M].英德:政协英德市文史资料委员会,英德市文化广电新闻f出版局,2007.
    (原载《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