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交融并存:非遗项目离香港市民生活有多远 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的大熔炉,香港拥有无可取代的历史文化特色。郑培凯十分简要地描述了香港状况。他说,香港是个大都会,主要是从四方八面迁徙继而繁衍而来。这样一个地方,有许多宗族把传统习惯一直沿袭至今。甚至有的族群的人离开了香港,但每逢宗族重大祭祀的日子,都会从全球各地赶回来祭拜。仪式上还要有各种各样的表演,相关一整套的传统习俗。“在华人心目中,还是觉得要认祖归宗,离不开自己的‘根’,祭祀就是很重要的仪式。” 在馆长邹兴华看来,中秋大坑舞火龙、大澳端午龙舟游涌……这些融入市民生活的传统文化习俗,虽大多不为外人熟知,却是地道“港味”的鲜活体现。“在包含480个项目的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中,其中最大的范畴是我们传统的节庆,在香港一直传承下来。” 拉近非遗文化与民众的距离,成为各地追求的目标,香港也不例外。翻开香港全年的日历,各种节日公共假期排得紧凑丰富,从农历元月的春节、元宵节彩灯会开始,之后有清明节,端午节,彩灯舞火龙的中秋节,还有和宗教相关的节诞……邹兴华说,“过去几百年香港都是这样庆祝的,从没有断过。” 谈到是否要把非遗项目发展成香港旅游资源,馆长邹兴华表示,一些宗族的祭祀活动都是很重要的非遗项目,而且都是群众自发性要去做,这是很大的旅游资源。比如求神戏,晚上搭起棚子来很热闹,像这样的活动还是很能吸引年轻人。父母会带着小孩去看这些活动,这也成为一代又一代香港人童年的快乐记忆。他说,“从这点来讲,大都市也有乡土感。但是我们开展非遗工作的目的,不是要搞旅游赚钱。保护好才是最重要的。” 传承和发展:如何建立好制度保障? 粤剧、古琴艺术……这些香港人并不陌生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千百年来靠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人“口传心授”传承下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香港的文化瑰宝,更成为中国文化的标识。邹兴华表示,在当今社会,单靠“口传心授”使这些文化变得非常脆弱。“如何建立好制度保障?如何开展配套的教育和推广活动?也是面对文化遗产保护时,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郑培凯教授从两方面阐述了自己对非遗推广方面的心得。一是“口传心授”的非遗项目现在做好记录,有影像有图片有动画模拟,这是现代科技给我们的好处;甚至要把口述的文化进行整理保存。另一方面,在中小学青少年当中,开展有关非遗文化的课程或者课外活动也是很有成效的。“比如我们和教育局、以及不同学校都有合作,希望把非遗文化渗透到课程里。有的学校已经做得非常好。”邹兴华馆长补充道。“通过表演、工作坊、讲座、展览及互动游戏等,提高本地市民及游客对传统文化,包括传统木偶戏等的认识,以崭新的方式演绎及传承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其实在非遗保护里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邹兴华馆长强调说。 在看到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之余,两位专家也看到了其中存在的隐忧。在互联网上,关于非遗的讨论也一直存在两种声音。“原汁原味”的保留还是创新加入现代元素?谈到传承和发展,郑培凯教授认为,在保护的基础上再谈传承,不能为了发展而取代了原汁原味。他说,“只有‘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真正得到传承和发展。非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并不只是因为它本身所体现出的技艺和艺术美,更在于其强大的适应力和生命力。作为后人的责任是要能够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客观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保持其内在魅力的前提下,真正地将这份遗产继承下来。” 邹兴华表示,“纳入国家项目有助于增进香港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与重视。”非遗文化虽然是传统,但一定会随着社会进步产生变化,这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香港作为内地面向世界的窗口,在推广非遗全球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香港又是中西文化兼容的大都市,大家也要赚钱养家,这是很实际的生活。作为非遗传承人不仅要吃得苦,也要耐得住学艺的寂寞。他说,“荣誉感和认同感,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精神支柱。我们做非遗工作,就是要给他们创造更好的环境,希望有更多年轻人热爱非遗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