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显文艺评论的“汉语性” 第九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的主题是“文艺评论与中华文艺的创新发展”。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当下中国文艺以及文艺评论的发展,应该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找到自信、自省与自强,活化传统,创建出基于中国经验之上的文艺发展体系,为解决人类精神世界的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涌豪呼吁,充分尊重并发扬传统资源,努力开显文艺评论的“汉语性”。他解释道,所谓“汉语性”不仅指传统文艺批评皆用汉语书写,故需符合汉语的逻辑与规范;也不仅指今天的文艺批评应当在批评的用语与方式上更多顾及传统趣味,体现传统的格调与意境,而是想从根本上指出,中国人对于文艺的实验与知觉,从来都基于主体活泼的生命体验,其目标既在明道与增德,也在养性与怡情,并且有时增广道艺与涵养德性两者很难分开。 走近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发现:传统戏剧表现,生旦净末丑及其喜怒哀乐的表现均有一定之规;书法中指法讲厌押钩格抵,运法讲落起走住叠围回藏;绘画中有画谱画传;诗歌创作强调缀章、属对、调声与病累等程式讲究。汪涌豪列举出以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种种程式表现,他指出,面对层层形式因构成的传统负累,今人的创作能否回到古人真正的初心、回到传统真正的根本,确保创作能真正具有中国趣味与风格才是重要的前提。 “中国人谈艺论文,从来以主客交感的形象为基础,以不脱经验的感性媒介传达超验的审美体验,既浓缩和凝练了一己对自然万物的深刻觉解,又充满着能动性与生命力,决然可成为人类艺术批评话语系统中独到的一极。”在汪涌豪看来,开显文艺评论特有的“汉语性”,其实也就是特有的“人文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对当代中国人的文艺创造有根本性的规范意义,对人类整体性的艺术创造也能发挥、实际上已经发挥过极为有效的影响。 中国学派的戏剧分析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戏剧是想象的艺术,在中国古典戏剧中,明台可昼可夜,空台上天下地,三尺舞台,演尽世间悲欢离合。在当代社会,如何体会中国戏剧戏之所在呢? 香港艺发局委员及艺术评论组主席卢伟力一直以来在中西文化语境中思考中国古典戏剧的“核心”。他认为,中国古典戏剧所创造的意境,跟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国音乐、中国建筑等等艺术甚有相通之处。但戏之为戏,并非单单是艺术家心灵所创造的生命感觉和情绪,戏剧必须要落实到一定的意志、行动、故事情节和生命处境来,因而就涉及人物与环境的互动,涉及戏剧框架的建立。 他进而比较中西方戏剧:传统西方戏剧学的核心是行动。不过,中国人却少用“行动”,而用“事”“关目”“情”“趣”“味”等来分析戏剧。中国古典戏剧在角色对人生、对世情、对命运有所体认之后、在角色肉身已毁灭之后,戏剧行动仍然继续,因而一些形上的生命形态(例如鬼魂)就被创造出来,以疏解不公义。比如,元杂剧的“悲剧节奏”有不同于西方悲剧的结构:苦难-回应-体认-升华。这些结构也许对未受过中国戏剧训练的西方人是较陌生的,但其内在形式也反映了人性的崇高。 中国戏剧批评如何分析中国戏剧,而且能够调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呢?卢伟力认为“意象”是一个很好的中介,因为意象普遍存在于东西方,作家运用意象,表达难于言表的复杂思想,古已有之。在中国,意(意思)、言(表达)、象(意象)是一个概念的三面。它们虽然看来有点含混,关系却不复杂。读者或听众首先接收的是作者的言,从而得象,继而得作者之意。因此中国意象学派有说法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中国现代戏剧在东西方交汇的文化氛围下,在传统与现代的辩证过程中,可能性很多。中国学派的戏剧分析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卢伟力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