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康保成]“瓦舍”、“勾栏”新解(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作者提供 康保成 参加讨论

    三
    “瓦舍”原是僧房、寺院,怎会被借以指世俗娱乐场所呢?
    原来,自佛教传入我国之初,佛寺即与游乐场所结下了不解之缘。据《洛阳伽蓝记》的记载,北魏及更早的佛教寺院,往往是上演百戏的场所。著名的如长秋寺,每逢四月四日,众人抬着佛像游行,“辟邪师子,导引其前。吞刀吐火,腾骧一面。彩幢上索,诡谲不常。奇伎异服,冠于都市。像停之处,观者如堵。迭相践跃,常有死人。” [29] 与常秋寺相类的有昭仪尼寺、景明寺。禅虚寺则上演角抵戏。景乐寺“常设女乐”,还有“剥驴投井,植枣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之类的幻术表演,可能类似现在的变戏法,或者是巫术。
    唐代戏场多设在寺院里,继承了南北朝的传统。宋·钱易《南部新书》卷五:“长安戏场,多集于慈恩。小者在青龙,其次荐福、永寿。尼讲盛于保唐,名德聚之安国。士大夫之家入道,尽在咸宜。” [30] 这里的慈恩、青龙、荐福、永寿、保唐、安国、咸宜均为寺院名。这段话告诉我们,“戏场”非纯粹的演艺场所。佛教作法事、僧尼俗讲等,其场所也可称戏场。
    进一步说,“戏场”一词最早亦出于汉译佛经。《正法念处经》卷五:
    如彼伎儿,取诸乐器,于戏场地,作种种戏。心之伎儿,亦复如是。种种业化,以为衣服。戏场地者,谓五道地,种种装饰,种种因缘,种种乐器,谓自境界。伎儿戏者,生死戏也。心为伎儿,种种戏者,无始无终,长生死也。[31]
    戏场,乃伎儿表演种种杂戏之场所,然有其地未必有其名。汉译佛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佛法,以“戏场”比喻人心的欲念。大致相同的记述还见于《楞伽经》,不赘引。又,唐·地婆诃罗译《方广大庄严经》卷五诵偈有:“犹如浮云,须臾而灭;合已还散,如聚戏场”[32]云云。是人生如戏的一种说法。佛经中还有“戏堂”一词,如姚秦竺佛念译的《菩萨璎璐经》卷十一,载世尊与目连所说颂偈,有“将相至戏堂,各欲现其伎”[33]语,“戏堂”大概也相当于剧场、戏台的意思,但并未被广泛使用。只有“戏场”,从佛经走向民间,到唐代,虽还带有佛教气息,但基本上成了演艺场所的名称。
    宋元的瓦舍,正是唐代的戏场。据《东京梦华录》卷五,北宋汴京的大相国寺,每逢元宵节,“寺之大殿,前设乐棚,诸军作乐”,可见把相国寺称为瓦市,决非仅仅因其是集市。此外,“开宝、景德大佛寺等处,皆有乐棚,作乐燃灯”,也可证佛寺即瓦舍、戏场。
    如上所述,“勾栏”是佛教所谓夜摩天上的娱乐场所,被借为演出场所就更容易理解了。“瓦舍”、“勾栏”,从名称到内涵,都反映出佛教对我国戏剧文化的巨大影响。南宋以来的戏文、杂剧剧本,近代以来的城市戏曲演出,很难想象宗教与戏曲的密切关系。然而,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些难解之谜,就隐藏在这种密切关系的背后。
    以佛寺为商业性游乐场所的传统一直持续到清代、近代。鹤侣氏的子弟书《逛护国寺》,写晚清北京护国寺庙会,有说相声的,唱莲花落的,跑旱船的,卖唱本的,卖木器、字画和珠宝玉器的、卖药材的,可谓应有尽有。
    笔者幼时常去郑州老坟岗庙会听说书。那场地四周以瓦房围起,中间象个大大的天井,房屋中上演河南坠子、大鼓书之类,也有小规模的剧团演出戏曲,天井中有耍傀儡戏的、拉洋片的、说书的,也有卖各种零食、小吃的。熙熙攘攘,热闹得很。这整个场地可能就是“瓦舍”,其中的演出场所就是“勾栏”。房门口有把门收票的,小孩子没有钱,近不去。好在天井内的说书场只有帆布顶棚遮雨遮阳,四周几根木桩,没有围墙,一放学就可钻进去听。现在,从不同层次的“勾栏”,可以体会艺人中的三六九等了;而对“不入勾栏”、“艺之次者”的路歧人,也更能想见其酸辛。
    

    

    注释:
    [1]《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95页。
    [2] 同上298页。
    [3] 《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72页。
    [4] 《中国剧场史序》,廖奔《中国剧场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卷前2页。
    [5] 《大正藏》第24册865页。
    [6] 《大正藏》第22册238页。
    [7] 《大正藏》第24册866页。
    [8] 《大正藏》第53册596页。
    [9] 《大正藏》第23册105页。
    [10] 范祥雍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3页。
    [11] 《大正藏》第22册731页。
    [12] 《大正藏》第22册315页。
    [13] 《大正藏》第22册525页。
    [14] 《大正藏》第40册440页。
    [15] 《大正藏》第40册440页。
    [16] 《说郛》“ ”四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涵芬楼本1988年版2025页。
    [17]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传世藏书》本1996年版3页。
    [18] 分别见《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14页、25页。
    [19] 廖奔《中国剧场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41页。
    [20] 宋·陈骙《南宋馆阁录》,张富祥校点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10页。
    [21] 《大正藏》第1册515页。
    [22] 《大正藏》第53册502、503页。
    [23] 《大正藏》第11册364页。
    [24] 《大正藏》第17册213页。
    [25] 同上233、234页。
    [26] 同上235页。
    [27] 同上238页。
    [28]《大正藏》第47册186页。
    [29] 范祥雍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42页。
    [30]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36册210页。
    [31] 《大正藏》第17册24页。
    [32] 《大正藏》第3册567页。
    [33] 《大正藏》第16册98页。
    本文原刊于《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