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型灾难旅游的兴起 阿巴寨不仅在震后一年的时间里从贫困的小山寨脱变为现代化的新农村,也一跃成为羌族遗产旅游的热门景点。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省甚至全国的同胞都非常关注羌寨的受灾和恢复重建。许多旅游者也开始把他们的目光投向羌族村寨和羌族文化。而2009年下旬,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到访更将这个寨子的知名度推向了高峰。回总理去过的那户农家直到今天还悬挂着总理在他家喝茶聊天的照片,题名就叫“总理到我家”。时任四川省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和阿坝州州委书记侍俊等各级领导都多次考察过阿巴寨。当地开发旅游业的一位负责人告诉我,他在阿巴寨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观奇山、吹雄风、晒太阳”和“迎领导、陪视察、开眼界”,阿巴寨在汶川县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借助各地媒体对大地震和灾后恢复重建如火如荼的报道,阿巴寨成为汶川县灾难旅游的明星村。灾难旅游或“黑色旅游”主要是指以灾难和死亡遗址为对象的旅游活动[13]。黄文在其文章中指出,黑色旅游是一种“完全或部分的、现实或象征的、面对死亡或灾难等动机所驱使的游览现象,以实地观瞻遗址遗迹或科技手段模拟情景等方式,获得缅怀、追忆、教育、警示、感恩体验的活动”[14]。在阿巴寨,游客可以亲眼目睹地震摧毁的房屋和农田遗址,亲身感受灾害强大的破坏力,对受灾的村民和地区的同情和关怀也越发深切。游客在阿巴寨旅游最先问的就是这里地震的损失情况和重建过程。在村民眼里,他们的到来也是关心多于猎奇,纪念多于悲伤。 很明显,在阿巴寨及其其他羌寨兴起的灾难旅游跟传统意义上以渲染灾害持久破坏力为主要内容的“黑色旅游”大不相同。以笔者所在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开展的“卡特尼娜飓风游”(Katrina Tour)为例[15]。游客通常坐上大巴车前往在2005年卡特尼娜飓风袭击中被洪水完全淹没的社区—下九区(The Lower Ninth Ward)。下九区同时也是新奥尔良市最贫穷和犯罪率最高的社区之一。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下九区在飓风袭击8年后依然破败不堪、人烟稀少的景象。低于10%的人口回归率让这个出过像Fats Domino这种美国殿堂级黑人音乐家的社区看上去格外衰败和悲凉。与之截然不同的是,阿巴寨的重建向世人证明一个被地震摧毁的社区可以迅速地站立起来。灾难旅游常常给人带来悲痛和无助,而一个重生的阿巴寨带给大家更多的是欣喜和希望。民俗学家Michael Dylan Foster在研究日本二战英雄Mizuki Shigeru的家乡—Sakaminato—旅游业的兴起时指出,这个小镇战后的新兴就是一个考验与新生、超越战争激变和创伤的动人故事。而正是这种振奋人心的精神吸引着众多游客去往此处[16]。Foster同时写道,在灾难和战争后“回到家园,回归本土”这种理念和情怀,也是Sakaminato小镇旅游业发展的一大卖点。而游客可以在阿巴寨了解和品味相似的故事和情境。 化巨大灾难为发展契机,阿巴寨成为震后恢复重建“灾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工程的一个典型代表[17]。正如UNESCO的报告所言:“旅游业不仅仅是一个具有社会效应的经济活动,而已然演变成一个文明化的现象。”[18]从默默无闻的贫穷小山寨到新兴羌族遗产旅游地,以阿巴寨为例的针对受灾羌寨的灾难旅游见证了羌族村寨和羌族人民生活重要而激动人心的转变。在大灾大难之后,羌寨得到一次新的发展。如果没有这次地震后的恢复重建,羌族人民和羌族文化在很长时间内还会被大众所忽视。阿巴寨“光明”而不是“黑色”的灾难旅游业展现出一个古老民族新的活力和面貌。 四、遗产旅游和羌族文化的新兴 阿巴寨旅游业的兴起不仅在于它是一个迅速重建的典范,更重要的是,寨子里精心打造的羌族文化氛围和特征体现了这次重建对文化遗产和羌区民俗的重视。如果说阿巴寨的恢复重建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诱因,寨子里浓郁的羌族民俗风味则是让人们流连忘返的核心。这个震前羌味甚浅的寨子被打造成一个集中展示羌族民俗的羌家古寨。意在重现传统羌寨的面貌与风情,阿巴寨里融合了羌族传统建筑、技艺、饮食和表演艺术的精粹。但从新农村到羌族遗产旅游地,阿巴寨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2009年初,对口援建的广东省某市的建筑师把新建的阿巴寨统一打造成了一个钢筋水泥黄漆灰砖的川西农家小村,这第一次的“风貌改造”完全忽视了阿巴寨的羌族传统。2009年年中,在当时的寨长的积极活动、几位羌族专家的热情呼吁和汶川县县委的大力支持下,阿巴寨争取到了一笔政府专门资金和来自汶川县和成都市几个旅游公司的投资,对寨子进行第二次“风貌改造”。 第二次“风貌改造”后,游客们一进入阿巴寨,就会看到两根高耸入云的羌寨标志性建筑—羌碉,其中一根高达66.67米(合20丈)的寨碉是迄今为止羌区重建的羌碉中最高的一根。羌碉的设计师告诉我,选择66.67米而不是一个整数,是为迎合羌人遇事留一点余地,年年有余的期望。从开阔的阿巴广场沿着石梯攀登,游客就会看到节次鳞比的羌居。震后多数村民自行设计修建了羌族传统的方形平顶屋。传统羌居一般三层楼高。第一层用来圈养以猪、羊和鸡为主的牲畜,第二层住人,第二层顶上的平台用来晾晒粮食和摆放农具。平台一边搭半层,用来供奉代表天神的白石菩萨,羌人在祭祀神灵时就会登上此层。关于羌人白石崇拜的传统有很多神话传说。而这一区村民跟我讲得最多的,就是羌戈大战中天神投下白石阻断了戈基人[19]的进攻,从而拯救羌人的故事[20]。后世羌人为感恩天神,供奉白石于房屋最高处,以示尊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