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胡敏中]论非物质文化(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胡敏中 参加讨论

    (五)非物质文化属于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依自然界的节奏而产生、表现和传承的。这种文化不是对立于自然而无节制地征服和驾驭自然,而是统一于自然,敬畏、亲近、顺从、适应和利用自然。因而,农耕文化显现出朴素、协调、祥和与平缓的特征。
    与农耕文化相对应的是工业文化,工业文化则打破了自然界的节奏和节令,以人为中心和尺度去征服和改造自然,并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从而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但却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使人和自然处于紧张的甚至是对立的关系中。而非物质文化所表现出的同自然的和谐性、一致性和亲近性,说明它属于农耕文化而不属于工业文化。
    总之,非物质文化所具有的民族性、内稳性、排外性、祥和性、平缓性和超时代性等特征,使得它根据民间的规则及话语来表现和传承。不管外界政治风云怎样变幻,非物质文化始终都是按照自己的内部法则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和表现的。有些口头文学和民间工艺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而流传至今,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由于非物质文化在其表现形式、传承方式和本质特征上都相异于以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为代表的物质文化,所以,非物质文化具备某些物质文化所不具有的作用和功能。
    任何文化都具有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维系人的思想和情感,展现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认同民族传统和历史,涵蕴人的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功用。以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为主的物质文化的作用均体现着统治者的意志,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而非物质文化的作用则深深地打上了它的民族性、民间性、内稳性、自发性、非意识形态性和约定俗成性的烙印。
    ——非物质文化活动具有自娱自乐功能。非物质文化活动是一种群众性的自娱自乐活动,这种文化活动不需要特定条件,在村头寨尾、田间地头就可以进行。非物质文化活动也不要进行事先的排练和准备,它已熟记在人民心中,只要到了一定岁时节日,召集在一起就能表演。非物质文化活动没有界限分明的演员和观众,它是一种群众性的自娱自乐活动,在头领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参与,每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大型的非物质文化活动一般有固定的日期,大多是在农闲时节,这种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既是对疲劳身体的放松,也是对基本精神需求的满足,同时还是为即将到来的农忙时节作准备。因此,自娱自乐的非物质文化活动同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多重属性和功能,构成了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十分重要的表现。例如,民间工艺品的制作既是生产过程,又是民间技艺的表现过程;祭祀中的舞蹈既是娱乐活动,也是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艺人的表演既是他的生存之道,也是他的娱乐之道。离开了非物质文化的表现和传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就不是完整的。
    ——非物质文化活动是凝聚人心的纽带,是沟通思想感情的桥梁。非物质文化活动是乡村男女老幼共同参与的,这种民间文化活动既是人民的精神宴会,也是凝聚人心、沟通人民思想感情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例如,在举行民间文化活动前,首先要使乡民达成共识,并作些必要的准备。在民间文化活动中,乡民是全身心的参与和尽兴的表现,即使平时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而有心理隔阂,也会在这些民间文化活动中消融,达到思想的沟通和感情的共鸣,从而进一步凝聚了民心,对于搞好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是有益的,同时对于进一步开展民间文化活动又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许多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壮族就是一个善歌唱的民族,有生活歌、时政歌、情歌、劳动歌、仪式歌、童谣和长诗等,刘三姐被尊为保佑人们聪明、善歌的神仙。以歌代言是壮族的一种重要习俗,用歌来传递信息和抒发情感。特别是年轻男女的对歌,是特意表达情爱的。倚歌择配既是壮族的一种婚俗,也是一种文学民俗[5](P159)。在交通不便,信息渠道不畅的条件下,民间文化活动就是人们沟通信息,联络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从而达到凝聚人心,互通思想感情的目的。
    ——非物质文化活动是展现乡民内心世界的重要窗口。民间文化活动没有华丽的布景,没有高雅的音乐伴奏,也无须邀请明星参加,他们是自编、自导、自演和自我观看的自娱自乐活动。民间文化活动是质朴、简易明了和直率的,没有深奥的含义,也没有曲折的情节。正由于此,文化不高的乡民能自我表演和自我参与。民间文化的这一特性,正是乡民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乡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内心世界贫乏;相反,乡民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他们有信仰,有追求,有爱有恨,有对人间世事的看法。他们的内心世界是质朴的,同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联,他们朴实的内心世界无须用华丽的语言去表达,也无须向世人倾诉,而通过属于他们自己的民间文化活动就足以表现出来。乡民质朴的内心世界不是对遥远世界的向往,而是关涉五谷丰登和人年福寿。乡民的这种信仰与追求又往往打上了宗教和神圣的印迹,如江西广昌甘竹的《孟戏》只能在每年的元宵节前演出,演出范围也不能超出本村。《孟戏》在当地村民的心中是神圣的宗族祭祀戏,剧中的蒙恬、王翦和白起三位将军被村民尊为本族的家神。民间的大型文化活动,大多同祭祀有关,这也是乡民内心信仰的表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