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字民俗文化生态 三种模式的开拓和创新,初步构成了当前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机制。下一步工作的关键,是如何将三者加以有机的整合,探索建立政府、学者和民间等多元实体相结合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新型的保护模式。从近年来的实践看,方兴未艾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是值得尝试的方法。以数字信息理念和技术手段构建数字民俗文化生态,把传统的民俗生活和人文环境转化成数字程序、数字典藏和数字研究,从技术手段上解决传统民俗保护、传承和分类整合的难题,其优势有三: 首先,数字化平台使传统民俗文化资源获得高科技的人文表达形式,是将搜集、整理、保护和利用加以整合的有效途径。在政府、学者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传统民俗宝库日渐丰富,但同时也出现了保护和管理难题。传统博物馆式的单一陈列展示,已经很难满足时代的需求。由于民俗资源的脆弱性,在展览时必须十分注重自然环境,如光线及空气湿度等要求。即便如此,长时间展览后,展品依然会遭受难以挽救的损坏。为了保护某些珍贵的稀有资源,常常不得不采用仿制的手段。采用数字化展示平台就可以突破上述限制,其所兼具的记录、保存、展览、搜索和共享等功能,有利于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规范和安全管理,开辟了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利用的新天地。另外,社会剧烈变迁过程中,方言载体和文化隐喻随着承载群体及其世代居住环境的消失变成了永久的秘密。数字化平台的应用,不单纯是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记录,把其变成“活化石”,还能利用数字技术还原民俗文化遗产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生态,包括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人格等组合的立体空间,挖掘其现代价值,开展历史成就和未来传承统一性的价值评价。 其次,数字化平台能够将民俗文化保护与民俗主体和共享者联系在一起,探索将传统民俗文化纳入民族文化遗产的公众教育之路,增强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以数字化产品传承民族人文财富的手段。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字化集声、像、图、文、通讯等为一体,以最直观的方式表达和感知信息,以可触摸(触屏)的界面操纵信息处理的技术,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生动、直观、高效的信息服务,向社会公众普及民俗文化知识。通过数字化平台使民俗保护成为广大民众自愿接受和实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一方面普通民众将更加了解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自己是属于同一民族共同体的亲切心理;另一方面也由此增强了传统民俗文化保护的意识和自觉性。当然,运用信息技术构筑数字化平台,提供共享性资源,开展社会公众教育活动,构造文化遗产学习体系,培养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各类人才,也是在多元文化共享中保存自我文化主体性的策略之一。例如,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大集成(民歌、舞蹈、戏曲部分)数字地图空间演示模型,通过演示文化传承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还能增强民族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自信心,鼓舞海外华人热爱民族民间文艺的热情,提升中国人文科学的表现力。 第三,数字化平台可为传统民俗文化遗产评估和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提供学术咨询,并辅助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的评估标准。通过数字化平台的评估,建立传统民俗文化保护标准的工作框架,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传统手工业民俗文化基础数据系统,在民俗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政府政策、社会组织网络和经济要素的数据。这一系统以北京传统的手工行业为切入点,以居住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信仰空间的网络关系为对象,搜集和储存数据,补充和对照社会调查成果,进行行业网络和行业文化的关系研究,重点研究行业技术知识传承在行业社会网络中的作用及其社会运作。以数据库的形式将政府、学者、企业和民众四者结成整体,沟通运作,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相结合的综合数据源,有利于建立民俗评估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体系。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个系统还将以调查研究获得的数据,为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和都市和谐文化环境的重建提供智力支持,并为老字号文化传统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咨询服务。 一言以蔽之,借助高效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对传统民俗文化资源重新整合,使其成为对社会公众普及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教育的平台,同时也为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持续生存与发展提供新的保护模式。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