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室南迁,赵匡胤嫡系皇族在泉州一住就是147年,人口发展至3000多。中原移民不仅带来了中原音乐,还把其家乡话“河洛语”也带至泉州,而且反客为主成为泉州的主流语言与音乐,一直保存至今。 “南音”原称“泉州南音”“泉州弦管”,是保存在福建东南沿海的一种古老音乐,所以有时也以“福建南音”称之。但南音发祥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以泉州地道方言演唱,所以海内外弦友习惯通称为“泉州南音”。这种古乐使用的“上、下四管”传统乐器,简陋古朴,看起来不起眼,但演奏起来,旋律古远典雅,歌唱者以泉腔“照古音”咬字吐音作韵,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无不扣人心弦。 南音原不姓“南” 其实,南音并不“生于南国”,最早可追溯至中原早已消失了的古乐与“河洛语”。 1983年,时任中央音乐学院名誉院长的赵沨在泉州调研之后认定:泉州南音“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并倡议在泉州成立中国南音学会,发动国内外音乐史家开展南音学研究。时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的黄翔鹏也赞同赵沨的观点,认为泉州南音“既与历史乐种有着诸种联系,本身又是当代犹存的乐种。” 据音乐史记载:中国音乐发展至盛唐达到顶峰之后,几经战乱便灰飞烟灭,到了宋代就已经找不到唐代的音乐了。后来人们只能从古墓、敦煌莫高窟、佛教寺庙以及民间的收藏中,找到一些宝贵的音乐史迹。秦汉时期的横抱琵琶、竖吹尺八,晋唐的筚篥、拍板,敦煌壁画上来自天竺的“迦陵频伽乐舞”和西域各式各样的丝竹乐器及演出场面。但这一切都仅仅是历史遗迹,只见其形不闻其声。所以,一些音乐史学家们感叹中国音乐史是一部“哑巴音乐史”。 所幸的是,“礼失求之野”,乐失也存于野。音乐史学家们发现了既古老又鲜活的泉州南音。它传承了晋唐音乐的历史信息,又积淀了历代的音乐文化特征,并存活于海内外讲闽南语的地区,成为一部活的中国音乐史。 南音在新中国成立前,一向被称作弦管。史料证明,弦管之称,始于汉初,风行于魏晋,《晋书·乐志》有“凡此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弦管”的记载。唐·杜牧诗句“弦管开双调”中两个古乐名词“弦管”与“双调”,都保存在泉州编订出版的《明刊戏曲弦管选集》中。在晚唐也有“弦管铙拍、出没花柳”的记述。在五代后蜀《花间集》中,更有多处以“弦管”描写丝竹之声的。但“往事越千年”,“弦管”之名早已消失,只有“泉州南音”继承和保存下来。 南音主要的演唱形式是,右边分别为横抱曲项琵琶和三弦者;左边分别为竖吹洞箫(古称尺八)和拉二弦者(宋以前称奚琴),唱者居中执拍板而歌。这种演唱形式,是汉“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遗制。而其主要乐器,无不是汉唐的传承,可以与《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刊载的古乐器互为印证。 南音以“乂、工、六、思、一”五个汉字记谱。这五个谱字与唐高宗(650-683)时的“乐调”六个谱字“思、一、六、犯、工、六”十分相近。南音五个谱字右旁加上琵琶指法和撩拍号,称为“工乂谱”或琵琶指骨谱。“敦煌古谱”的撩拍符号与其近似。“敦煌古谱”仅有25首,可惜被劫至法国,难得一见。而南音“虚谱无词”的器乐曲谱就有15大套,有谱有词的“指套”有50套,散曲多达2000多首。音调分4个“管门”、7个“支头”、108个“滚门”,节律有序,自成体系,又保存了唐燕乐“双调”“越调”“背双”的调名和唐教坊的“拂(谐音作舞)霓裳”“杜韦娘”“玉树后庭花”等曲名,是一个积淀大量古代音乐信息的宝库。 人口迁移形成“南音” 历史上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地带的中原曾多次发生战乱,战乱迫使那里的皇族、士族以至黎民百姓纷纷南逃。泉州美称“温陵”,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通过晋代“衣冠南渡”和唐宋的多次迁徙,以及大量官兵先后入闽形成的移民大部分就居留在泉州。而宋室南迁,由“南外宗正司”管理的赵匡胤嫡系皇族在泉州一住就是147年,人口发展至3000多。中原移民不仅带来了中原音乐,还把其家乡话“河洛语”也带至泉州,而且反客为主成为泉州的主流语言与音乐,一直保存至今。南音还哺育了泉州南戏,先后孕育诞生了梨园戏、傀儡戏以及高甲戏、打城戏、布袋戏。这些戏种都以南音作为基本声腔,而南音又从戏曲中吸取优美的唱段作为它的散曲与套曲。曲与戏的互相依存、互为滋养,便形成了一个兴旺发达的戏曲家族,成为闽南人在漫长农耕时代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生活内容。之后,南音逐渐传向周边地区,带到海外东南亚各地,形成一个约5000万人讲闽南语的南音文化圈。在这个南音文化圈中,30年来共举办了15届南音大会唱。 南音何以幸存? 泉州南音1000多年的发展历程,没有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却能够幸运地存活下来。原因之一在于它的深入人心。人们自觉地爱护它,口传心授,世代相承。文革时期,有的人墙上挂着“样板戏”曲谱,口中唱的却是南音;有的弦友,把曲簿包上层层油纸,挖地三尺,埋在床前;有的则藏之古墓。原因之二,海内外有不少热心人士,倾心抢救保护。400年前刊刻出版的《满天春》《钰妍丽锦》《百花赛锦》三本雕版书,刊载272首弦管曲词和18出与弦管相关的戏文,囯内已荡然无存,无人所知。后来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在英国和德国图书馆发现了它们,并经过二三十年的调查研究,写出长篇论文。另一部刊刻于100多年前的《文焕堂指谱》,闽南一带寻觅多年,不见踪影,却出现在台南玉市上,幸为台湾成功大学教授胡红波重金买下。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分别与两位教授合作,经过认真校订、翻译,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明刊戏曲弦管选集》和《清刻本文焕堂指谱》两书,为南音溯本探源提供了可靠的史料,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而大量的民间手抄本,也先后整理、校订,大部分已汇编出版。2009年,南音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将进一步促进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