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最近就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进行调研发现,非遗项目的传承问题仍未完全解决,部分项目甚至面临“人亡艺绝”的困境。非遗项目传承人建议,国家对他们应加强扶持,“扶上马”,最好再“送一程”。 部分“非遗”项目面临“人亡艺绝”困境 截至目前,我国分三批共认定了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耄耋之年者占到1/3。许多非遗项目后继无人,甚至面临“人亡艺绝”的局面。 “泰山皮影”是中国众多皮影戏中饶有特色的一支,其演唱、表演、伴奏均由一人完成,可称为“一个人的皮影”。事实上,这种艺术形式眼下也只有范正安一个传人了。他说:“我愿意无偿教,但是没有人肯来学。” 李兴堂是济南皮影戏的第三代传人。他说:“我从60岁开始琢磨皮影艺术的传承问题,今年75岁了,仍然在担忧这个问题:假如有一天我不在了,皮影艺术怎么办?” 调查发现,一些地方戏剧、曲艺类项目,由于文化体制改革、市场前景较差等问题影响,出现“收徒难”的情况;部分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项目,由于预见收入低等问题,影响了传承人学习的积极性。 邵阳蓝印花布2007年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明清时期,湖南邵阳就是华南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蓝印花布生产、销售中心,邵阳也被誉为蓝印花布之乡。但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蓝印花布渐渐退出市场,到1986年,邵阳县五丰镇最后一家印染作坊倒闭。近几年,随着对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保护工作的开展,蓝印花布在邵阳重新复苏。但是传承人普遍年龄偏大,最大的传承人已经97岁。 由于传承人的后人不愿学习蓝印花布的相关技艺,当地政府只好指派文化馆干部去学习,先把技艺从这些传承人手中抢救挖掘出来,防止“人亡艺绝”的情况发生。 “40、50”学徒多 年轻人鲜有问津 一些非遗项目“收徒难”,后继乏人,而那些有学徒的项目学徒总体年龄也偏大,富有朝气的年轻人偏少。 吴兆光是安徽万安罗盘制作技艺的传人。他说,在父亲的学徒中他是惟一一个20多岁的,其他十几个艺人中,最小的也有40多岁。当今的年轻人对这一古老技艺不感兴趣,结果招来的学徒和工人以40岁至50岁的人居多。 据介绍,一个罗盘有8道制作工序,掌握其中一个工序也需要1到2年的时间,等到真正学成时,这些“大龄”学徒的视力也已经不适合从事这个行业了。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土族盘绣遇到了同样的问题。30岁的艺人哈承清告诉记者,盘绣工序复杂,生产时间成本过高,许多年轻人已不愿意再学习这一技术。“一块15平方厘米的盘绣需要绣15天左右,如果能够卖出,平均下来一天也就能赚十几块钱,考不上学的年轻人宁愿选择外出打工,很少有人再愿意费力绣了。” 哈承清说,她所在的青海互助县盘绣协会里,基本上都是35岁以上的人在从事这个行业,他们平时除了做些小件的盘绣之外,还必须生产土族服装、工艺品才能平衡收入,单独生产盘绣不划算。 刘志英是晋绣传承人,也是民营企业“晋绣坊”的师傅,带30个徒弟。这30个徒弟用了3年才招起来,“年轻人很少愿意拿针,很少能坐得住,绣工要求一天要坐七八个小时,再说收入也不高,做得好一个月也才1000多元,她们宁可去站柜台,也不愿来学晋绣。”由于年轻人不愿干,晋绣坊里200多名绣工一多半在40岁以上。 江西瑞昌剪纸国家级传承人刘诗英今年75岁,这些年她所带的徒弟大多也在40至50岁之间。她说,虽然得到传承扶持资金,但如果没有市场,依旧会陷入恶性循环,很少有人再愿意从事这门艺术,加上新潮的东西多了,这些都是年轻人拒绝学习传统技艺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