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民族文化工作热点 近年来,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为民族文化工作的热点和亮点。在内蒙古自治区,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受重视。兴安盟科尔沁左翼中旗有20多万人口,其中一多半人擅长演奏四胡,会跳安代舞和会拉马头琴的近10万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建起了一座高水平的马头琴博物馆。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斡包会”吸引了众多牧民前来,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在摔跤场地、曲棍球场地、赛马草场上大展身手。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是“刀郎文化”的流传地之一。那些七八十岁的老艺人跳起刀郎舞、弹起刀郎热瓦甫,精神抖擞、激情投入,让人震撼和激动。贵州省雷山县达地水族乡也吉水寨建起了水族博物馆,荔波县拨专款抢救散存民间的布依傩书和经书。重庆开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数字博物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政府与中央民族大学合作筹建中国土家文化研究院。 云南将线性文化遗产理念植入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并把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重点。从今年起,云南省委省政府设立了每年2000万元的省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经费。云南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在昆明市官渡古镇开课授徒。 今年7月,由中国国家档案局与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合作的“抢救保护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将在两年内对阿昌族、布朗族、独龙族、拉祜族4个少数民族的口述历史档案进行试点抢救保护。该项目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的采访,以录音、录像等现代技术手段,把原来口耳相传的口述历史记录保存下来,将动态的、个人的、私有的文化记录转变为静态的、公共的、集体的社会记忆。在广西,自2003年启动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以来,已相继建成了南丹县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生态博物馆、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和贺州市客家生态博物馆。 抢救、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已到关键期 尽管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呈现出千姿万态、方兴未艾的喜人局面,但在商业化、旅游化、产业化、城市化、政绩化的发展背景下,其传承的生态空间不可能一尘不染,这就使得本处于弱势之中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更显脆弱。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已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期,时不我待,任重道远。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 123 期特别策划“ 保护文化遗产 守住民族之根 ” 系列文章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