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参见陶贵学《新平花腰傣文化大观》,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2] 根据我国社会学家郑杭生等学者的观点,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即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转变。(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3] 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70页。 [4] [法]P. 布尔迪约,J-C. 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的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3页。 [5]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 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页。 [6] 唐 震:《接受与选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57页。 [7] [美]麦克尔·休斯(Michael Hughes),卡罗林·克雷勒(Carolyn J.Kroehler):《社会学和我们》,周杨,邱文平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77页。 [8] [美]麦克尔·休斯(Michael Hughes),卡罗林·克雷勒(Carolyn J.Kroehler):《社会学和我们》,周杨,邱文平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73页。 [9] 参见庄孔韶《人类学经典导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13~614页。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597页。 [11] 陈丽秀:《构建城区小学家校教育互动有效机制的探讨》,《新课程研究》2010年第12期。 [12] 刘廷杉:《教育因子论》,《人文杂志》2003年第1期。 [13] 韦森:《文化与机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9页。书中提到的“文化拟子(meme)”是指文化濡化过程中“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或人类行为“模仿”的“基本单位”。 [14] 孟志梅:《SOS儿童村维吾尔“家庭”的濡化教育——乌鲁木齐SOS儿童村维吾尔“家庭”濡化教育与和田地区皮山县藏桂乡维吾尔族家庭濡化教育的比较》,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7页。 [15] 滕星:《多元文化社会的女童教育——中国少数民族女童教育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79页。 [16] 冯跃:《教育的期待与实践——一个中国北方县城的人类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55页。 [17] 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06页。 [18]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3~124页。 [19] 百度百科:“心理平衡”词条,http://wapbaike.baidu.com/subview/641656/641656.htm? [20] 魏美仙:《生活与舞台的互文——云南沐村旅游展演艺术的个案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2页。 [21] [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33页。 [22] [法]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16页。 [23] 马翀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13页。 [24]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云南元江傣族研究文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309页。 [25]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载潘乃谷,王铭铭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第53页。 [26]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105页。 [27] 丁钢:《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前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5页。 [28] 冯跃:《教育的期待与实践——一个中国北方县城的人类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0页、第56页。 [29] 苗雪红:《人类学对儿童教育研究的意义》,《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7、8期。 (作者简介:郭中丽,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国际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