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刘志琴]从民俗考察社会思潮(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刘志琴 参加讨论

    一种观念如果没有民众性的传播,就不成其为思潮,只能束之高阁,凡是思潮不能不具有民众性。民俗,就是鲜活的历史,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风俗习惯的传统,人类文化有多久,风俗就有多久。不论在哪个地区、国家和民族,也不论风俗的表现千差万别,只要有生活就有自己的风俗传承,这是约定俗成地被本族群所认同的生活样式,很容易为民众所共享和传播。因此萃取最有民众性、典型性和连绵性的民俗现象,予以系统地、历史地解析和评论,是观察社会思潮的最佳视角。
    以河南方言“中”字来说,这是两者对话中问和答的常用词,以“中”抑或“不中”来表示对不对,行不行,成不成的意思,这是答话人对提问者是非对错的回应,该属于价值判断。“中”是什么?它的原意是方位,古人习惯以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来表达地域和空间观念,“中”即是中心点,不论是中间、中心,都是相对于东西南北地域的标志,这是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形成的地理观念。黄帝起自黄河流域,地处中原地带,对周边地区处于中心的位置。“中”,在《幼学琼林》中释为,“属土,其色黄,古中央帝曰黄帝。”五方氏族聚会,古语称“五龙聚会”,黄帝居其中,这也应该是地域概念,但《易经》却解释为 “位乎天位,以正中也。”“正中”成为天位,这天位犹如天上的北斗星,《晋书·天文志》说 “北斗七星在太微北,七政之枢机,阴阳之元本也。故运乎天中,而临制四方,以建四时,而均五行也。”河南地处中原地带,华夏族的中心在河南,河南的中心在新郑,新郑的中心在具茨山,这具茨山乃是黄帝的出生地,是中心的中心“正中”,所以在这山的中央立了一个石碑,上书“天心”两个大字,表示这“正中”即“天心”。这“天心”虽是现代人写的,却言出有据,《尚书·咸有一德》云 “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中心,即天心,天心即天位,这“中”已超越地域而成为临制四方的权位观念。由此可见,这“中”字从地域观而成为价值观念,首先是因为黄帝在与地方氏族的联合中取得中央共主的地位,华夏中心主义的观念,使一个方位词成为价值判断语。至今举国上下唯有河南一地有此方言,因为唯有这中原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5000年来这一方言传诵千古而不衰,至今仍活跃在河南人的口头,成为河南话最富有特征性的语言,正因为这是古代华夏族一种心态和思潮的反映。
    逝者如斯夫,这一切都成既往 可积淀数千年的民俗,像化石一样沉积在方言中,也为现代人理解历史提供了一种研究的思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