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于乃昌]珞巴族三大史诗(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于乃昌 参加讨论

    从母系氏族制过渡到父系氏族制,是“人类所经历过的最激进的革命之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P.51)男子是以强健的体力、劳动的实绩和使用新的生产工具武装自身而赢得了对妇女的伟大胜利。达尼就是一位威风凛凛的男子汉,他佩刀挂箭地向我们走来,跟随在他后面的是一群巫师、工匠和智者。在达尼时代,狩猎依然是主要的生产活动;但是,与达萌和麦包时代不同,狩猎技艺有了相当的发展,工匠的出现,使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又直接推动了家畜业和锄农业的出现和发展。在这部史诗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图腾物和牺牲品,如猪、狗、鸡、牛等,可能是珞巴族先民最早饲养的畜类。这时,以达尼为首的男子汉们是手执石斧、木犁开进了田园;达尼还带领他的子孙们,剖鸟腹而取谷种,围草坝而耕荒地。达尼还是一位发明家,竹编器“巴拉”、梭织器“当巴”,还有绳索、网套、石臼、木槽等,就是达尼发明的。
    男子在生产中建立起来的无尚权威和部落组织中的首领地位,迅速摧垮了旧的婚姻家庭结构,使一种新的家庭组织——对偶婚应运而生。史诗《达尼》中的达尼,显然是母系氏族社会末期婚姻家庭革命的先驱者。达尼先后与众多的鬼女、竹女、岩女,还有虫豸、老鼠、蟒蛇等结成夫妻,他不再是在同一时间把“一群”作为性与爱的对象,而是严格地“一对一”的结合,但却只是短暂的恩爱,时间不长而又离异,这正是对偶婚家庭形态的反映。这部史诗,男性形象已取代了女性形象而居于中心地位,成为歌颂的主要对象,并以男性为中心讲述了达尼及其子孙们的谱系。史诗终生伴侣。这可能反映了从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历史。在现实中,珞巴族女性取名,习惯上是在本名前冠以“亚”字,即“亚X”,据说是源于对达尼妻子冬尼亚依的纪念。
    如果说在《达萌》中,主要反映了人与自然的斗争;那么,在《达尼》中,人与自然的斗争则让位于人与人的斗争,人世间的血腥杀戮成为《达尼》反映的主要社会矛盾。史诗中不厌其烦地描述:为了扩大和争夺氏族或部落的领地,经常酿成连绵不断的氏族或部落战争。达尼和魔鬼格波伦布之战、达尼和魔鬼萌金之战、达尼遇难、达尼二子遇难,就是对因抢占领地而发生的氏族和部落战争的直接反映。史诗中还描写了达尼在与魔鬼萌金血战之后,又盟誓立约,以结和好,这不过是疲劳的战争的休歇,同时也反映了部落联盟正在逐步形成。这部史诗在刀光血影的描写中,照映出未来的历史序幕正缓缓揭开。
    达尼是史诗《达尼》集中塑造的伟大的祖先形象。他是万能的始祖,他是神,也是人,还是伟大的英雄。达尼形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神圣的情感,由投向虚无的灵体而逐步开始转到投向人类自我,一个大写的“人”终于出现在珞巴族文化史上。
    史诗《达尼》对父系时代形成的祭祀仪式、巫术、占卜、礼仪和禁忌等,也有生动表现。史诗《达尼》所具有的历史容量是惊人的。在任何意义上,它都是珞巴父系氏族社会的形象史。
    三、《金岗岗日》
    珞巴族认为,金岗岗日是他们民族的伟大的狩猎英雄,他发明了弓和箭,发明了毒药,并首创狩猎祭祀。他叱咤山林,有手举高山之力、建呼风唤雨之功,不知有多少恶鬼魔怪在他的箭雨中倒下;然而,英雄最后却死在血染的猎场上。《金岗岗日》(以下简称《岗日》)就是一部歌颂伟大的狩猎英雄金岗岗日的不平凡的身世、发明创造及其祭祀活动的英雄史诗。在民间,每当出猎和猎归,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祭祀狩猎英雄金岗岗日。仪式上,由巫师专门演唱《岗日》。
    《岗日》由“序歌”和七章构成。“序歌”是献给兽神东英、畜神东钦和英雄金岗岗日的祭词,置于全篇之首。以下七章的内容是:“英雄诞生”、“奔向太阳”、“发明弓箭”、“洞中制毒”、“炼铁造镞”、“英雄射雕”、“英雄追猎”、“英雄之死”。
    史诗唱诵,大地母斯金有一个女儿叫金岗,“自从金岗在河里沐浴,金岗的肚腹日益鼓胀。”后来,“金岗化成一片彩霞,岗日就从彩霞中诞生。”史诗以神话方式,准确地反映了珞巴族狩猎生产工具发明从竹制弓箭,到发明毒药、毒箭,一直到使用铁箭镞的三次革命。领导这三次革命的英雄就是岗日。但是,在充满神秘的先民的心理反映中,每一种划时代的新工具的诞生,都是在新工具的可视的形体中隐藏着神灵的“万能”和神圣的“法则”。所以,史诗在歌唱岗日发明竹弓竹箭时,仍不忘是地母斯金给予了智慧;在歌唱岗日磨制毒药时,仍不忘施毒之灵金娜的慷慨和山鬼珍布的支持;在歌唱岗日炼铁造镞时,仍不忘火鬼布秀和水鬼布鲁的“造化”之功。只有当现实中的人真正成为自然的主宰时,神话和史诗中的英雄的神性之光才会消失,人性之光才会全面光大。
    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它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希望,也给人们带来新的矛盾和灾难。如果说,在《达萌》中,主要反映人和自然的矛盾,表现人对自然(包括人自身自然)的关切;在《达尼》中,开始转向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写,主要还是对氏族和部落领地的关注;那么,在《岗日》中,虽然也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却出现了对财富的欲望,更主要表现了为掠夺剩余财富而进行的无休止的战争。大雕金根玛地擅自闯进岗日的地盘,目的是霸占岗日的财宝,于是引起一场血醒的博杀,使剩余财富同时沾满了生产者和抢夺者的血污。这部史诗形象地说明,人类创造了剩余财富,同时人类也成为奉献给剩余财富的牺牲品,从此揭开了人类罪恶的历史。
    交换是伴随剩余产品的出现而发生的,与此同时开始了地域与地域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交流。史诗中形象地反映了帮助制造铁箭镞的火鬼布秀和水鬼布鲁是住在大山的北面,暗指藏区;铁箭镞就是在“北方石头房子”那里造出来的,“北方石头房子”也暗指藏区,所以铁箭镞是从藏区传入的。史诗在“英雄追猎”一章中,生动而感人地讲述:岗日为追捕一头从未见过的“怪物”,来到大山的北面,从一座石头房子中走出一位美丽的姑娘——金巴巴娜玛奈,热情接待岗日,使岗日深受感动,岗日把随身携带的生姜、皮革、染料草和药草送给了玛奈姑娘,玛奈姑娘也拿出一袋盐巴、一袋干粮,还有那头被岗日追捕的“怪物”实际是玛奈姑娘驯养的麋鹿,一起赠给了岗日。这段史诗故事,也曲折地反映了珞巴族和藏族文化交流的历史。
    英雄岗日发明弓箭,磨制毒药,率先使用铁箭镞,叱咤山林,呼风唤雨,然而,他最后却死在自己的猎物手中。英雄死了!这是英雄胜利的悲剧、欢乐的哀歌!岗日的悲剧是由那个时代的人与自然悲剧性矛盾冲突造成的。麦克斯·缪勒说:“如果荷马保存的东西不仅仅限于某地,那他所提及的所有神话,就可排成一个体系,以神谱开头,以《特洛伊的围攻》为中心,以《英雄们的凯旋》为结尾。”(麦克斯·缪勒:《比较神话学》p.94,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荷马高唱“英雄们的凯旋”,充满喜悦感,是希腊步入奴隶制时代人们伟大自豪的表现。然而,对于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区中的尚处在原始公社时代的珞巴族先民来说,岗日不是在胜利的欢呼中、而是在奋斗的血泊中方显出他是一位伟大的英雄。这就是珞巴族史诗处处洋溢出的忠诚于历史和现实的精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