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语 当代凉山彝族的家支聚会是彝族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解放前,凉山彝族社会主要依靠家支得以维系和发展,虽然社会外在化控制弱,但社会内在化控制较强。解放后,虽然国家在彝区建立了县、乡、村各级政治体系,但民间传承下来的父系血缘制度却一直在延续。改革开放前,彝区在表面上看似乎已经没有了家支头人,也没有再搞家支聚会,但实际上,这是政治强压下的一种假象,家支组织只是采取了类似“冬眠”的做法。当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家支活动便势不可挡地在彝区农村开展起来,并在社会控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凉山彝族的家支聚会是在当代社会外在控制力减弱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互助方式,是彝族传统文化在开放政策下的一种表现形式。开放的政策还为城镇彝人回归传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当代凉山彝族地区的家支聚会还是彝族人民在集体所有制解体后的一种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改革开放后,由于生产方式发生改变,社会外在化控制减弱,分散单干的个体在心理上需要寻求一个归属和依靠,这时,具有血缘关系的家支便很自然地弥补了这个空缺,使家支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人们通过家支聚会,又回到集体之中,不仅获得集体认同感,而且还获得文化认同感。为了得到家支群体的帮助,许多家庭不得不离开居住多年的老家而搬迁到本家支较集中的新地方去生活。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彝族地区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搬迁现象,既有跨乡、跨县搬迁的,也有跨州、跨地区搬迁的,形成聚家支而居的格局,一个或两三个家支构成一个村寨的主体。在社会外在化控制减弱的情况下,社会内在化控制得到了加强,为了维护本家支成员的利益,家支头人通过家支聚会,邀请宗教职业者主持宗教仪式,举行家支成员集体盟誓,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家支聚会满足了人们的归属感、安全感、荣誉感,因此可以说,当代凉山彝族的家支聚会既是彝族人民的一种社会的需要,也是其心理的需要,它已成为彝族文化心理的重要部分。 (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