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被华夏先民视为吉祥、奉为神物、乃至标榜为民族象征(图腾)的龙”,最早乃是原始时代初民塑造、崇信的龙,它是龙之“源”;而不是“早期汉语典籍中被崇信的龙”,后者只是龙之“流”,其身上已渗入了后人特别是殷、周士大夫的意识。因之,对上古龙崇拜起源的研究,绝不能按刘先生的“基于文献又回到文献(包括出土文献)”,而必须基于原始社会的资料与后世的文献资料、口头资料、风俗资料等。如果说:“基于文献又回到文献(包括出土文献)”的做法,对于拥有文献的民族的神话的研究是片面的,仅仅用它不可能得出科学的、正确的结论,那么,对于没有文字的民族的神话的研究,则是完全无用的了。刘先生可谓是见“流”不见“源”,颠倒了龙的来龙去脉,怎么可能探究到华夏上古龙崇拜的起源? 二、“早期汉语典籍”中龙的形象是“龙星”? 刘先生“所感兴趣的”,是“早期汉语典籍中被崇信的龙”。令我们遗憾的是,他只采用了“早期汉语典籍”中的少量相关言辞,对“早期汉语典籍”中其他大量有关龙的描述与记载却视而不见。 “早期汉语典籍”所记载、崇信的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龙有几种: 应龙处南极。(《山海经·大荒东经》。《广雅·释鱼》:“应龙,龙有翼也。”) 蛟何为兮水中?(《楚辞·九歌·湘夫人》。王注:“蛟,龙类也。”) 玉渊之中,骊龙蟠焉,颔下有珠也。(《尸子》卷下) 螣蛇无足而飞。(《荀子·劝学》。注引郭璞言:“龙类,能兴云雾而游其中也。”) 龙的形状:甲骨文中一些象形的“龙”字,繁体写做“”、“”,简体写做“”、“”,前者像蜥蜴,后者像马首蛇身。《管子·水地》说龙“被五色而游”。《韩非子·说难》则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 龙的性格:“龙,德正中者也。”(《易·乾传·象》)但人撄龙的逆鳞,“则必杀人”。(《韩非子·说难》)龙有时争斗:“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易·坤卦上六》)“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左传》昭公十九年)“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易·系辞下》) 龙的居处: 龙,水物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水之怪,曰“龙”、“罔象”。(《国语·周语下》) 翼望之山……贶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汉,其中多蛟。(《山海经·中山经》)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 由是,水神的住所或称“龙堂”(《楚辞·九歌·河伯》) 龙的功能: 虫知莫如龙。(《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蛟龙,水虫之神者也,欲小则化为蚕蠋,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清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管子·形势解》) 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大戴礼·易本命》) 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山海经·大荒北经》) 螣蛇游雾,飞龙乘云。(《慎子·威德》) 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庄子·天运》) (蛟龙)摇翅奋羽,驰风骋雨,游无穷佤。(《楚辞·远游》) 龙驾兮帝服,聊遨游兮周章。(《楚辞·九歌·云中君》) 麾蛟龙使梁津兮。(《楚辞·离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