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刘晓峰]家与年:解读中国文化的深层密码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刘晓峰 参加讨论

    ·《21世纪经济报道》专题│乡关何处:传统与认同·
    
    家与年,让亿万中国人走上旅途
    每年到了农历年根底,一个个身在异乡工作的人,学习的人,生活的人,会忽然像候鸟一样感觉到了时光的迁化,开始有意无意间准备面向故乡的飞翔。很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口中,开始频繁地出现“春运”的字眼。而一群又一群的中国人离开公司、离开工作的城市,乘坐上飞机、火车、轮船、汽车、摩托车,乘坐上所有可以利用的交通工具,开始了奔向故乡的旅途。这时节,仿佛挣钱变得不重要了,工作变得不重要,一切都变得不重要了,只有故乡,在一年中被发酵得如浓酒的思乡之情无限放大的故乡,变得那么重,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故乡在新年到来之际开始在冥冥中频频向遥在远处的游子们招手。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卖火车票的窗口,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一张小小的车票,会给很多衣上沾满一年灰尘的人无尽的踏实感。
    中国的春运,是人类历史上罕有其匹的大规模群体规律性迁徙。
    我们这里使用的“迁徙”这个词,在动物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名词。我们知道,在地球上有很多动物保持着迁徙的习性。电视上我们都见到过成千上万只角马在非洲大陆奔跑。据说每年成千上万只非洲角马和斑马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活动。从2月份开始,它们从坦桑尼亚南部塞伦盖蒂平原恩戈罗地区陆续出发,到了3月初,会有超过50万只斑更马、将近200万只角马和大约10万只其他食草动物参与到这次大规模迁徙活动中。尽管调查显示每年大约会有25万只角马走不到目的地,然而每年到了2月,仍旧会有成千上万的角马投入迁徙者的行列。
    还有我们更熟悉的迁徙性动物,比如房檐上的燕子。每年到了秋天,燕子一家会飞走,到了第二年春天,同一对燕子又会奇迹般地飞回来。燕子的远距离迁徙被看成是奇迹——它们的旅程历尽千辛万苦,最远的会飞行上万公里。
    有迁徙习惯的还有俗称大马哈鱼的鲑鱼。这种鱼产于淡水河,在河流中度过2年之后,向大洋迁徙在大海中长大。科学研究表明,鲑鱼能准确无误地找到自己原来出生的地方。他们最后还会沿着入海口洄游到出生的淡水河里产卵生育。
    角马迁徙是为了水草,燕子迁徙是为了追逐季节食物,鲑鱼的迁徙是为了下一代的繁殖。所有的迁徙都有自身的理由。而每年一度中国人如此大规模的群体迁徙,为的是什么?
    答案简单而明确: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家与年,这两个普通的字,连在一起就有了一份魔力。回家过年,就是让成千上万个中国人在寒风中排着队列等车的理由,就是让那些无数人因为拿到一张车票满脸流露出惊喜的理由。是家的文化,让无数人的心在年根底发生归乡躁动;是年的文化,让以亿次计数的中国人走上旅途。
    故乡是家,是温暖的生命的目标
    为什么我们在春节奔向故乡?
    首先是因为故乡有亲人和家。因为中国人注重家庭,中国是个孝亲的国度。
    在世界上,中国人可以说是家庭观念最强的。中国人注重血缘关系、亲情伦理,家永远是中国人情感汇聚之所在。家的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在人们头脑里。这与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中孝的观念直接相关。
    什么是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梁漱溟先生曾经在《中国文化要义》中给出一个答案,中国文化就是“孝的文化”。
    日本学者桑原氩亍缎⒌馈分性吹溃�200年前,一位法国传教士对于他在中国所看到的孝道的普及程度曾经做过这样的描述:“自三千五百年前之古代以迄今日,中国人对于孝道之尊重,正如斯巴达人之爱自由,罗马人之爱祖国如出一辙。……孝道于今犹为(与中国古代相同,是中国国内的)一切地位、一切阶级、任何性别、任何年龄之人的最高道德,亦对各方面具有关系,对各方面具有影响,且对各方面具有最大的势力。因之,王位亦处于孝道之下,……法庭之审判亦由孝道所引导,学问之殿堂亦由孝道所支配,无论宫廷与家庭,孝道均为中心……一切事物均屈服于孝道之前。……孝道实为中国人的国民道德。如有一言攻击非难孝道,那即将成为(对中国全体国民)的战斗口号。中国国民将举国一致为复仇而奋起,手执干戈,虽妇孺亦为此项战斗而牺牲其生命。”尽管这位法国人所描述的中国社会在19-20世纪发生了许许多多重大的变化,但是,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孝的思想仍然是社会上普遍为大家所公认的道德观念。一定意义上,孝依旧是中国老百姓社会生活的原点之一,是中国文化伦理精神的本质。
    孝,就是对父母要有仁爱之心。儒家文化讲究仁。仁者是爱人,也是亲其亲,因为“亲亲仁也”。孝是亲亲之中对父母的仁爱的部分,是“仁之本”。因为父精母血,一个人从受生之际到成长为一个社会上独立的人,一直都接受父母的养育之恩。人皆有仁爱之心,得父母生养之恩,产生回报之意并付诸行动,这是一个人自然天性中的应有之意。而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父母都不爱敬孝顺,怎么想象他会爱别人呢?而一个能够做到孝敬父母的人,当他将自己的仁爱之心外推,就可以把自己的仁爱施及于同胞兄弟, 家人族属,乃至于国家社会。也就是说,孝是仁爱之心产生的根源,而仁爱之心是一切道德产生的根源。所以说,孝是中国文化伦理精神的本质,儒家的仁爱精神,实质上内含于孝的文化精神之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