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民间文学的历史记忆是固化性记忆 民间文学的历史记忆既是流动性记忆,又是固化性记忆。所谓固化性记忆,指民间文学中的一些历史内容,并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而是经过一代一代的人民群众之口,像化石一样历千载而不变。李建宗指出:“在一个民族中间流传的口头文本折射出一个民族对民族历史的想象和对族源流变的探秘,与此同时,它还尤如一块民族文化的‘活化石’,见证一个民族的历史,唤起他们的族群记忆。更为重要的是,在民间口头文本中展示着一个民族的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民族志和民俗志材料,口头文本成了一把打开民族历史、宗教和文化的钥匙。”[3]李建宗认为,民间文学犹如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反映民族的历史,保存着族群记忆。 民间文学作为历史记忆,其固化性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固化性特点,是民间文学作为历史记忆这一判断得以成立的必要前提。正是因为民间文学作为历史记忆的固化性特点,我们才得以从各类民间文学作品中透视原始或传统的观念、心理、信仰、习俗、仪式、制度,等等。拉法格说:“通过民歌,我们可以重新发现史传上很少提到的无名群众的风俗、思想和情感……(民歌)是人民的各种信仰、家庭与民族历史的储存处。”[12]183-184正如拉法格所说,民间文学作为历史记忆的固化性特点使我们能够了解已经成为过去时的人民或民族的历史。 许多民间文学作品流传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千百年沧海桑田,人事巨变,它们为什么能穿过时间的风雨,携带着历史的化石直到今天呢?本人以为这要借助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来解释。荣格认为,艺术的真正本体是原始意象,而艺术家要把握住那活跃于冥冥之中的、幽灵般的原始意象,就必须超越个体意识,潜入集体无意识去,因而,艺术主体必然是超个体的、属于全人类的集体人。[13]113荣格所说原始意象,或曰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是指:“有史以来沉淀于人类心灵底层的、普遍共同的人类本能和经验遗存。这种遗存即包括了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也包括了文化历史上的文明的沉积。”[14]16所谓“历史上的文明的积淀”,按本人的理解,就是集体的历史记忆。本人认为,荣格的艺术主体必然是“集体人”的理论尤其切合于民间文学。作家文学是由个人完成的,作家即使刻意让自己成为“集体人”,潜入集体无意识,还需要主观努力。而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艺术主体无论是进入集体意识,还是集体无意识,都是自然而然的,无须刻意追求。在民间文学作品流传的过程中,那些最容易保留下来,相对稳定的部分,就是容易触动每个人的心结,引起大众共鸣的部分,也就是反映了集体意识或集体无意识的部分。这些部分可能是“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但更多的应该是“文化历史上的文明的沉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群体的历史记忆。 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以集体意识或集体无意识的形式而保留下来,因为它们属于集体,“表现了人类普遍精神和心灵”,[13]113所以能够代代传承,成为了民族历史文化的化石,而不至于泯灭于时间的长河之中。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属于诗性记忆、群体记忆、流动性记忆与固化性记忆。民间文学中历史记忆的四方面性质,使它区别于一般的史学著作与作家文学,这也就规定了民间文学解读方法的不同,也就是说要理解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需要独特的视角与方法论,而这正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要探讨的。 参考文献: [1]唐启翠.歌谣与族群记忆――黎族情歌的文化人类学阐释[J].《海南大学学报》,2007(4). [2]平锋.壮族歌咏文化与壮族民的族群认同[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4). [3]李建宗.口头文本的意义:民族想像、族群记忆与民俗“书写”[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1). [4]刘亚虎.从族源神话到平民传说――从南诏文学的发展看“族群记忆”的嬗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 [5]陈建宪.口头文学与集体记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C].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7]刘世锦.马克思论民间文艺[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 [8]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9]姜彬.中国民间文学大辞典[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10](俄)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M].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 [11]钟敬文.为孟姜女冤案平反[M].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12](法)拉法格.关于婚姻的民间歌谣和礼俗.北京师大民间文学教研室.民间文艺学参考资料(资料本)[C].1982. [1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4](瑞士)荣格.荣格性格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已发表于《鲁东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