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误解”竟因“故事”发端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卞之琳有首代表作《断章》,被学林之士公认是现代诗歌中不朽之作。如下: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如果说,《断章》是作者把现实生活里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常态互动(外显于对方行为上,内隐本体感觉里)的一瞬动态组合,如此这般诗情画意地道出了他内心的自我感受;那么,这首《断章》却也生动地给人类学者们的视角,勾勒出人的“自我”与“他者”角色或视域不同关系的警示。人与人、“群”与“群”之间不同牵连、相异视角,对一物一事的认知、认同、感受是不全能相合的,然而这确是日常生活里往往司空见惯确也有别的生存现象。 本书作者Dr.马东平是回回人,乃出身于大西北赫赫有名的河州回族女性。 其导师的我又乃宁夏人氏。宁夏在行政区划上正式成为一个省始于1929 年,即民国时期。我就是宁夏省省会银川市的回回人。 然而早时,即上世纪40 年代,提起“宁夏人”所指有二:其一是指称省会银川人(书面“省垣”谓之);银川,也被俗称为“河西”(以黄河分视),相对把原吴忠堡(镇)地区俗称为“河东”。“我是宁夏人”——和“我是银川人”,“我是河西人”,在某种语境下的百姓口语里,等同一个意思。其根源与历史进程里归属上,总游动于方位或今行政区划属某些地区之间不无关系。“宁夏”地名上普遍附注上其它正式新意,实乃上世纪之中期以后才形成的事情。事实上“宁夏人”(银川人、西海固人)如同“河州人”一样,并不专指“回族人”。历史以降,宁夏、河州本就是一个“移民之地”。倒是全国各地城市回族人往昔多聚于“东关”(如西宁)、“南关”(如银川)、金城关(如兰州)等地关外。后,才逐渐可进入城内居住。这一开端,还是仰仗了孙中山先生那场“不彻底”革命的恩泽。 “回回人”——上文里这个词,是我脱口而出的词语。有时我们也说“我是老回回”。这样自称,在我们心理上没有谦称、贬义、自我揶揄之意;这也从被迫脱离中国母体差不多一个半世纪流落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现被他称为“东干人”的口语称谓里得到了时与空间的证实(因为他们就自称是“中原人”、“老回回”;从不自称“东干人”)。 这里要说的是在汉语口语里,往常我们(主要指社会大众)几乎没有口口声声都要自称“回族人”这种咬文嚼字式的“正规”说法(不排除个别精英小众,在特定场合中有此表述的讲究)。但请留意,这绝非指回回人没有族群认同意识。相反,在回回民众心里,不仅对自己的族属,而且对清季之后“中华民族”同样有着早已至深的认同。这里只是想说一个历史以降的真实和社会语言学的一点常识而已。“认同”是一个反映在心理、情感上的同义;并非都以不分时代、文野、语境、书面-口语等特征的“族”、“民族”几个专门书面词语来足证。如同“他是藏人”就等于当前“他是藏族人”的同义语(这与日常口语里说“我是蒙古人,我夫人是汉人。”一样。没用“族”、“民族”,并没含有轻视、蔑视的意思;同样也不存在什么“民族主义”意识的反映)初识互相介绍时,往往是以家乡地名而表属性:“我是山东人”等等。不幸的是,不知出于语文素质缺失?或所谓学术研讨中,必须总逃不脱“肤浅”或“形式主义”的嫌疑,从中搞文字游戏,天下本无事,却煞有介事地制造、附会所谓“敏感”、“重大”性,实质上乃非科学地夸大、人为强化了“民族”即“族群”的身份边界;更“搅和”了研讨的主题;“逼迫”人们不得不面对现实而无法避开这个啰哩啰嗦的时代话语:以僵硬套话形式促使母语(此处自然指汉语)表述的格式化。而另一方面,对于学术的一般基础性研究或积累,如“民族志”、“民俗志”或地方志的继承、补缺、撰写的失修,却无动于衷。以致有些本乃“小小不言”的伪问题的“问题”(例如回回人、或穆斯林习惯上不吃猪肉)的所谓“问题”,记忆里从清末直到晚近以来,以此造成“事端”,“教案”;甚至在那次“动乱”期间,个别地方出现以行政强制性民众养猪,以区分“革命性”、“进步性”、无“地方主义”、无“狭隘民族主义”表现的乱象。给本来“各行个事,互不干涉”的和谐社会、建设大业上,添乱、折腾等故作“庄严”地加入人为色彩,酿成没事找事的恶果而不悟。 故事是说,解放前由于统治甘青宁等地军阀是马步芳、马鸿逵家族,他们是甘肃临夏地方出生的回回人,在民间流传的关于他的一些欺上压下(或无知、愚昧)的传言故事或民众“段子”,多是用模仿或夸张性地河湟方言土语、脏话表述。所以被演绎、抹黑、丑化,是出于包括回回人在内百姓们的一种喜、恶的民意表达(带有民意倾向色彩,如同百姓把蒋××蔑称为“×干头”;蒋的口头禅“娘jp”等都看作社会语言口语的一种普同现象;对山东、山西军阀韩复渠、阎锡山等也存类似情形)。从社会史角度看,这并非含有全民族、或某地区性文化边界的用意;总体上是一种社会性文明程度不足但似“情理”中的时世常态。 同此理。史籍中有“甘肃回族,是以河州(地缘)为总汇之区”的记述。并没有以河州汉语方言和服饰代表中国整体回族人文化的意思或“功能”。可是,在某些个别地方媒体,时不时在表述西北地方马家军阀家族事项时,时有把地方军阀队伍,描绘成整体回族民间装饰和形象。须知,这是一种事实上表现出把国民党反动派西北军阀队伍形象与回族民众装饰习俗混为一谈的粗暴而无知的做法。国民党中央军或各系军阀部队,大多数士兵是从各地方穷苦汉族百姓中征兵的,其装备,从不会混为以汉服等来描绘的问题;百姓也不会幼稚地把某某党反动派的部队,都认为是汉人的军队。晚近之前,个别媒体偶尔有此表现,当属个别人的谬误,不应看作是官方某行政部门的正规表述。 上述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汉语口语表述里,涉及到“地方性知识”;或者“民族文化知识”之间,有些“边界”上的混淆。这种不清晰或不明确,有时因为在一定现场,当面可以澄清、解释,一般不会产生误会、误解;但如果变成文字、书面,甚至在传媒上表述,却往往产生误解,误读,甚至酿成不易消除的“成见”。因此共和国成立后,早在50 年代有关部门就对带有歧视性的汉语词汇中地名、族名、称谓等明文规定禁用。同时,由于时代变迁,人们思想、认识上的进步,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在叙述、表达上有了更精细、准确的要求,比如在当今,就不会有“满清”(并非指清朝仅系满族的清朝),“蒙元”(非指“元朝”仅属蒙古族,而是既指蒙古帝国;又指元朝)、“蛮子”“回子”“番子”“鞑子”等等不确、歧视性的这类认识或表述。但实际上出于各种原因作祟,或社会教育缺失,媒体不严谨、犯糊涂,少知识的情形还是偶有所见的;但实事求是说,常常也并非“故意”、“别有用心”之类。 凡此等等都提醒我们,在举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今,我们越是要维护国内各兄弟民族之间亲密无间的团结。这就需要对56 个兄弟民族的优秀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理解和容纳。跨文化的交流、交际和交融,更显迫切和需求。 自然,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里,内外故事,也总是层出不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