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2010年11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兴县刘家峁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刘家峁遗址包含有仰韶晚期和东周时期的文化遗存。仰韶文化晚期遗存的发现,填补了晋西北新石器时代遗存文化谱系的缺环,有利于加深对史前时期晋、陕、蒙间文化传播、交流通道的认识和了解;东周遗存的发现对于进一步了解晋文化的分布范围及其影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刘家峁 仰韶 东周 2010年11月,为配合山西省中南部铁路通道建设工程,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铁路所涉吕梁市兴县段刘家峁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 遗址概述及发掘情况 兴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吕梁市北端,东邻岚县、岢岚,南连临县、方山,北倚保德,西隔黄河与陕西省神木县相望。刘家峁属瓦塘镇,南距兴县县城30公里。发源于岢岚县马跑泉的岚漪河,由东向西流经岚县、兴县青草沟、瓦塘,于裴家川口汇入黄河。遗址即位于岚漪河南端刘家峁村西侧的一个小山包上,属顶部浑圆、斜坡较陡的黄土丘陵,处于岚漪河二级台地。发掘前为现代耕地(图一)。 根据中南部铁路通道穿越区域和征地范围,我们设定了发掘地点,因施工单位的原因,发掘地点被挖掉一部分。根据地形和实际情况,将整个发掘区分作三个部分:Ⅰ区布探方10米×10米1个、5米×5米2个;Ⅱ区5米×5米56个;Ⅲ区5米×5米4个。发掘面积总计1650平方米。Ⅰ区中心坐标:N38°39′140″,E111°22′375″;Ⅱ区中心坐标:N38°39′131″,E111°22′370″;Ⅲ区中心坐标:N38°39′141″,E111°22′362″。发掘工作自2010年11月3日开始,至2010年12月20日田野工作基本结束,历时47天。 二 地层堆积与文化分期 发掘区地层可分三层(图二)。 第一层:耕土层。厚度20厘米-35厘米。土质较疏松,土色为灰褐色,包含有近现代的瓷片、瓦片、草木灰等。 第二层:土色黄褐色,含炭灰粒,土质较致密。厚度10-40厘米。出土东周时期的文化遗物。 第三层:深褐色土,土质较软,包含物以陶片为主,另含料姜石块等。厚度10-30厘米。出土仰韶时代文化遗物。 第三层为下浅黄色生土。 发掘区文化层分布不均匀,仅在Ⅱ区的部分探方发现有三层,Ⅰ区和Ⅲ区没有第三层。一些文化层并不起分段间隔作用,即打破它的遗迹或被它叠压的遗迹可以与之同段。 通过整理各区主要遗迹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结合相关单位内出土器物的总体特征,可将该遗址的文化遗存从早到晚分为仰韶晚期和东周两个时段。 三 仰韶晚期遗存 该时期文化遗迹以灰坑为主,共15个。平面形状有圆形、椭圆形、长条形和不规则形四类,形制上可分筒状、袋状、锅底状和不规则形等。大部分为不规则形,灰坑规模最大者口径约8.5米,最小者0.3米,最深者1.85米,最浅者0.25米。坑内堆积以黄褐土为主,部分灰坑填土分四层。坑内多夹杂碎石块、红烧土块、炭粒等。遗物以陶片为主。以ⅡH11(图三)为例,口部近圆形,坑壁向内倾斜,锅底状,坑壁及坑底较粗糙。口径1.7米,深1.25米,坑内堆积有四层。包含夹砂和泥质灰陶、红陶。第一层黑褐色土,土质疏松,内含灰屑、烧土块、小石子等,深0.3米;第二层黑色土,内含烧土块等,土质疏松,深0.15—0.3米;第三层黄褐土,土质较硬,深0.2—0.4米;第四层黄褐土,土质较硬,深0.2米。 本期遗物以生活用具陶器为主,生产工具和装饰品等极少发现。生活用具全为陶制品,器类主要有缸、罐、盆、豆、瓶、钵等器类。下面按出土单位介绍。 1. ⅡT0406③ 标本13件。 侈口鼓腹罐 夹砂灰陶,侈口,束颈,鼓腹。ⅡT0406③:4,尖唇,折沿,束颈,素面。口径22厘米,残高3厘米(图四:8)。ⅡT0406③:9,尖圆唇,卷沿,颈部饰一道附加堆纹。残高7.5厘米(图四:1)。ⅡT0406③:10,仰折沿,尖圆唇,器身饰斜篮纹。口径13厘米,残高5厘米(图四:6)。 直腹罐 ⅡT0406③:1,夹砂红陶,方唇,侈口,仰折沿,直腹,素面。口径22、残高9厘米(图四:9)。 矮领罐 ⅡT0406③:6,夹砂灰陶,方圆唇,敛口,矮领,圆鼓腹,素面。口径4.5、残高4.5厘米(图四:5)。 直壁缸 夹砂灰陶,方唇。ⅡT0406③:8,直口,窄平沿,颈部饰一道附加堆纹,压印成网格状,器身饰线纹组成的条带状纹。残高7厘米(图四:2)。ⅡT0406③:7,侈口,折沿,颈部以下饰五道附加堆纹,器身饰斜篮纹。口径40、残高10.5厘米(图四:11)。 器底 ⅡT0406③:12,夹砂灰陶,下腹斜收,平底微凹,饰斜线纹。底径15.2、残高6厘米(图四:13)。 尖底瓶 ⅡT0406③:11,泥质灰陶,底部呈乳头状,底尖夹角近90度,饰横篮纹,泥条盘筑。残高7厘米(图四:10、五)。 甑底 ⅡT0406③:13,泥质灰陶,下腹斜收、略弧,凹底,底部有穿,素面。底径12、残高6.5厘米(图四:12)。 钵 ⅡT0406③:2,泥质红陶,尖圆唇,口微敞,圆弧腹,素面。口径29、残高9厘米(图四:4)。 折腹盆 ⅡT0406③:5,泥质红陶,敛口,折腹,素面。残高9.4厘米(图四:3)。 敞口盆 ⅡT0406③:3,泥质灰陶,红胎,圆唇,敞口,斜腹,上腹饰一道附加堆纹。口径30、残高5.5厘米(图四:7)。 2. ⅠH1 标本4件。 侈口鼓腹罐 ⅠH1:4,夹砂灰陶,方圆唇,侈口,宽折沿,束颈,鼓腹,上腹饰一道弦纹。口径22、残高5.5厘米(图六:2)。 直壁缸 夹砂灰陶,方唇,唇面有凹槽,侈口,折沿。ⅠH1:2,颈部饰一道附加堆纹。残高6.5厘米(图六:1)。ⅠH1:3,上腹较直,颈部饰两道附加堆纹,器身饰斜线纹。口径38、残高7.5厘米(图六:4)。 豆 ⅠH1:1,泥质灰陶,口残,圆盘,盘底平,高柄圈足。残高15厘米(图六:3)。 3. ⅠH2 标本5件。 直壁缸 ⅠH2:5,夹砂灰陶,方唇,唇面有凹槽,窄折沿,直口,直腹,颈部饰三道凸弦纹。口径43、残高11厘米(图七:5)。 钵 泥质红陶,弧腹,素面。ⅠH2:1,尖唇,直口。口径32.2、残高10厘米(图七:4)。ⅠH2:2,圆唇,微敛口,平底略内凹。口径13、底径4、高6.2厘米(图七:2)。ⅠH2:3,口微敞,尖圆唇。口径13、残高4.3厘米(图七:1)。 纺轮 ⅠH2:4,泥质灰陶,锥状,上窄下宽,剖面呈梯形,中部有圆孔,素面。底部外径3.8、内径0.8、高2.9厘米(图七:3、八)。 4. ⅠH3 标本6件。 侈口鼓腹罐 夹砂灰陶,侈口,斜折沿,束颈,鼓腹,颈部饰一周附加堆纹,器身饰篮纹。ⅠH3:1,方唇,器身饰横、斜篮纹。口径22、残高8厘米 (图一○:3)。ⅠH3:4,方唇,器身饰横篮纹。口径22、残高4厘米(图九:1)。ⅠH3:5,方圆唇,器身饰斜篮纹,颈腹间饰三道附加堆纹。口径14、残高4厘米(图九:6)。 直壁缸 ⅠH3:3,夹砂灰陶,方圆唇,侈口,宽折沿,腹壁较直,颈下饰三道附加堆纹,器身拍印竖线纹。口径36、残高8.5厘米(图九:5)。 器底 ⅠH3:6,夹砂灰 陶,斜腹,平底。残高7.5厘米(图九:4)。 折腹钵 ⅠH3:2,泥质红褐陶,圆唇,敛口,折腹,折腹处饰一道凹弦纹。口径24、残高5厘米(图九:2)。 5. ⅡH5 标本7件。 侈口鼓腹罐 侈口,斜折沿,束颈,鼓腹。ⅡH5:5,夹砂灰陶,尖圆唇,颈部饰一周附加堆纹。口径26、残高5厘米(图一○:5)。ⅡH5:6,夹砂红陶,圆唇,器身饰斜线纹。口径24、残高7厘米(图一○:2)。ⅡH5:7,夹砂灰陶,圆唇,器身饰斜细绳纹。口径25、残高5厘米(图一○:4)。 大口罐 ⅡH5:4,夹砂灰陶,方圆唇,侈口,折沿,束颈,颈下饰四道附加堆纹。口径40、残高8厘米(图一○:6)。 夹砂罐 ⅡH5:2,夹砂灰陶,方唇,侈口,仰折沿,器身饰细绳纹。残高11.5厘米(图一○:1)。 直壁缸 ⅡH5:3,夹砂灰陶,圆唇,侈口,仰折沿,上腹较直,颈下饰三道附加堆纹, 器身饰细绳纹。口径36、残高9.5厘米(图一○:3)。 折腹钵 ⅡH5:1,泥质灰陶,敛口,尖圆唇,折腹,素面。口径21、残高6厘米(图一○:7)。 6. ⅡH11 标本13件。 侈口鼓腹罐 夹砂灰陶,侈口,斜折沿,束颈,鼓腹。ⅡH11:3,尖唇,器身饰竖线纹。口径12、残高5.5厘米(图一一:4)。ⅡH11:7,方圆唇,颈部饰一道附加堆纹。口径18、残高6厘米(图一一:2)。ⅡH11:12,唇面有一凹槽,素面。口径12、残高4.6厘米(图一一:1)。ⅡH11:13,尖圆唇。口径23、残高7厘米(图一一:9)。 直壁缸 ⅡH11:5,夹砂灰陶,方圆唇,唇面有凹槽,微敛口,宽平沿,颈下饰四道附加堆纹。残高6.8厘米(图一一:7)。 夹砂罐 ⅡH11:6,夹砂灰陶,近口部饰两道弦纹,器身饰竖线纹。残高6厘米(图一一:6)。ⅡH11:9,夹砂红陶,字母口,腹部较厚,口部饰方格纹,腹部饰竖绳纹。残高24厘米(图一一:10)。ⅡH11:11,夹砂红皮陶,灰胎,方唇,折沿,沿面有凸棱,束颈,鼓腹,器身饰数道凸弦纹。口径16、残高4厘米(图一一:5)。 器底 ⅡH11:4,夹砂灰陶,平底外撇出沿。底径24、残高7厘米(图一一:11)。ⅡH11:8,夹砂红陶,下腹斜收,平底,饰竖细绳纹。底径22、残高7厘米(图一一:13)。ⅡH11:10,夹砂灰陶,平底,饰竖细绳纹。底径22、残高5.5厘米(图一一:12)。 尖底瓶 ⅡH11:2,泥质黄褐陶,喇叭口,素面。口径16、残高4.7厘米(图一一:3)。 折腹钵 ⅡH11:1,泥质灰陶,方圆唇,敛口,折腹,下腹斜收,平底,素面。口径18.4、底径8、高11厘米(图一一:8)。 7. ⅡH15 标本30件。 尖底瓶 ⅡH15:8,泥质灰陶,尖圆唇,喇叭口。口径17、残高9厘米(图一二:3)。ⅡH15:9,泥质灰陶,尖圆唇,喇叭口,颈部饰三道由线纹组成的带状纹。口径16、残高9.3厘米(图一二:2)。ⅡH15:10,泥质红陶,退化双唇口。口径4、残高2.7厘米(图一二:5)。ⅡH15:11,底部,泥质灰陶,底尖呈乳头状,底尖夹角为钝角,泥条盘筑,饰篮纹。残高5厘米(图一二:14)。 钵 ⅡH15:5,泥质灰陶,尖圆唇,敞口,圆弧腹,素面。口径19、残高7.4厘米(图一二:4)。ⅡH15:6,细泥红陶,表皮泛黄,敞口,尖圆唇,圆弧腹,口部饰宽红褐彩带一道。口径24、残高5.4厘米,彩带宽4.4厘米(图一二:7)。ⅡH15:7,细泥红陶,表皮泛黄,敞口,尖圆唇,圆弧腹,口部饰宽黑彩带一道。口径28、残高15厘米,彩带宽4.6厘米(图一二:9)。 折腹钵 ⅡH15:13,泥质灰陶,尖圆唇,敛口,折腹,上腹有穿孔。口径25、残高5.5厘米(图一二:10)。 折腹盆 泥质灰陶,折腹,折腹处有一道凹弦纹。ⅡH15:3,敞口,尖唇。口径30、残高8.5厘米(图一二:11)。ⅡH15:4,敛口,方唇。口径36、残高15厘米(图一二:13)。 石斧 ⅡH15:1,通体磨光,体扁宽。残长5.7、残宽3.2厘米(图一二:1)。 侈口鼓腹罐 侈口,束颈,鼓腹。ⅡH15:2,泥质灰陶,尖唇,折沿,沿面有凹槽,平底,素面磨光。口径24、底径12、高22厘米(图一二:12)。ⅡH15:14,夹砂灰陶,黑皮磨光,尖唇,折沿,器身饰凹弦纹。口径21、残高9.1厘米(图一二:6)。ⅡH15:15,夹砂红陶,尖唇,沿面微凹,器身饰绳纹。口径29、残高5.8厘米(图一二:8)。ⅡH15:16,夹砂灰陶,尖圆唇,斜沿,器表饰篮纹。残高6厘米(图一三:10)。ⅡH15:17,夹砂灰陶,侈口, 折沿,尖圆唇,素面。口径22、残高8厘米(图一三:14)。ⅡH15:18,夹砂红陶,尖圆唇,斜折沿,器身饰细绳纹。口径27、残高9.5厘米(图一三:8)。ⅡH15:19,夹砂灰陶,方唇,斜折沿,颈部饰一道附加堆纹。口径24、残高4厘米(图一三:15)。ⅡH15:20,夹砂红陶,方圆唇,斜折沿,颈部饰一道附加堆纹,器身饰细绳纹。口径20、残高5厘米(图一三:12)。ⅡH15:24,夹砂灰陶,斜沿,方唇,束颈,颈部饰一道附加堆纹,器身饰竖线纹。口径27、残高8厘米(图一三:7)。 直壁缸 ⅡH15:25,夹砂灰陶,胎的颜色红、褐相间,方唇,侈口,器身饰斜线纹。口径31、残高6.4厘米(图一三:2)。ⅡH15:29,夹砂红陶,方唇,唇有凹槽,器身饰交错细绳纹。口径38、残高21厘米(图一三:13)。ⅡH15:30,夹砂红陶,表皮泛黄,方圆唇,腹较直,近口部饰四道附加堆纹,器身饰篮纹。口径33、残高23厘米(图一三:6)。 大口罐 夹砂灰陶,斜折沿。ⅡH15:23,方圆唇,直口,上腹较直,颈下饰锥刺纹,被弦纹间隔。残高16厘米(图一三:1)。ⅡH15:21,方唇,侈口,颈下饰两道附加堆纹,器身饰绳纹。口径36、残高7厘米(图一三:9)。ⅡH15:22,方圆唇,侈口,颈下饰四道附加堆纹,堆纹上又压成齿状。口径38、残高6厘米(图一三:11)。 器底 ⅡH15:12,泥质灰陶,下腹略收,平底,素面。底径5、残高4.5厘米(图一二:15)。ⅡH15:26,夹砂灰陶,下腹斜收,平底,饰竖线纹。底径20、残高8厘米(图一三:3)。ⅡH15:27,夹砂灰陶,下腹斜收,平底。底径22、残高5.5厘米(图一三:4)。ⅡH15:28,夹砂灰陶,红胎,下腹斜收,平底较厚。底径28.5、残高7.5厘米(图一三:5)。 8. ⅡH16 标本6件。 器底 Ⅱ H16:2,夹砂灰陶,下腹斜收,平底, 下腹饰三道附加堆纹。底径20、残高6.8厘米(图一四:2)。 尖底瓶 ⅡH16:1,泥质灰陶,方唇,唇面微凹,喇叭口,器表饰横篮纹。口径19、残高6.5厘米(图一四:1)。ⅡH16:4,泥质灰陶,方唇,喇叭口,器表饰横篮纹。口径19.5、残高8.2厘米(图一四:3、一五)。ⅡH16:5,泥质黄褐陶,底尖呈乳头状,底尖夹角为钝角,器表饰篮纹,残留有红彩的痕迹,泥条盘筑。残高28厘米(图一四:5、一六)。ⅡH16:6,泥质黄褐陶,下腹圆折,上腹饰篮纹,下腹饰有网状红彩纹样,泥条盘筑。腹径23、残高27厘米(图一四:6、一七)。 折腹钵 ⅡH16:3,泥质灰陶,折腹,素面。残高8.5厘米(图一四:4)。 9. ⅡH17 标本13件。 侈口鼓腹罐 夹砂灰陶,侈口,束颈,鼓腹。ⅡH17:6,方圆唇,仰折沿,沿面有一道凹槽,器身饰竖细绳纹。口径16、残高6厘米(图一八:1)。ⅡH17:8,方唇,唇面有一道凹槽,仰折沿,颈部饰一道附加堆纹,器身饰斜篮纹。口径20、残高9.5厘米(图一八:9)。ⅡH17:13,尖圆唇,折沿,颈下有一小鋬,器身饰竖细绳纹。口径28、残高8厘米(图一八:5)。 大口罐 夹砂灰陶,侈口,束颈,鼓腹。ⅡH17:7,方唇,斜沿,颈部饰一道附加堆纹,腹部另饰附加堆纹。口径30、残高7厘米(图一八:4)。ⅡH17:10,尖圆唇,折沿,沿面有一道凹槽,颈部饰一道附加堆纹。口径32、残高4厘米(图一八:6)。 直腹罐 ⅡH17:5,夹砂灰陶,敞口,折沿,尖圆唇,上腹较直,颈部饰一道附加堆纹。口径26、残高7厘米(图一八:2)。 直壁缸 敞口,方唇,折沿,直壁。ⅡH17:9,夹砂灰陶,红褐胎,唇面有一道凹槽,直腹,颈下饰一道附加堆纹,下饰竖线纹。口径38、残高12厘米(图一八:10)。ⅡH17:11,夹砂灰陶,颈下饰数道附加堆纹。口径42、残高9.5厘米(图一八:12)。ⅡH17:12,夹砂灰陶,方唇,颈部饰三道附加堆纹,压印成网格状,器身饰竖细绳纹。口径37、残高10厘米(图一八:8)。 器底 ⅡH17:1,夹砂灰陶,下腹斜收,平底,内有席纹痕。底径25、残高5厘米(图一八:7)。 尖底瓶 泥质红陶。ⅡH17:2,尖圆唇,喇叭口。口径16、残高8厘米(图一八:11)。ⅡH17:3,方圆唇,喇叭口,束颈。口径17、残高13.5厘米(图一八:13)。ⅡH17:4,底尖呈乳头状,器表饰篮纹,泥条盘筑。残高10厘米(图一八:3)。 10. ⅡH22 标本2件。 瓮 ⅡH22:1,夹砂灰陶,敛口。口径34、残高6厘米(图一九:1)。 窄沿盆 ⅡH22:2,泥质灰陶,红胎灰皮,圆唇,侈口,斜折沿,弧腹,素面。口径24、残高6厘米(图一九:2)。 11. ⅡH34 标本4件 侈口鼓腹罐 ⅡH34:4,夹砂灰陶,方圆唇,侈口,束颈,仰折沿,沿面有一道凹槽,素面。口径12、残高3.5厘米(图二〇:1)。 器底 ⅡH34:1,夹砂灰陶,下腹斜收,平底,器身饰斜篮纹。底径14、残高8厘米(图二〇:3)。 直壁缸 ⅡH34:2,夹砂灰陶,方唇,直口,窄折沿,颈下饰附加堆纹,压印成麦穗状,器身饰竖细绳纹。残高11.5厘米(图二〇:2)。 尖底瓶 ⅡH34:3,泥质灰陶,圆唇,喇叭口。口径14、残高4厘米(图二〇:4)。 四 东周文化遗存 共发现灰坑37个。平面形状有方形、圆形、椭圆形、长条形和不规则形四类,形制上可分筒状、锅底状和不规则形等。大部分为不规则形,灰坑规模最大者口径约3.25米,最小者0.5米,最深者1.3米,最浅者0.4米。坑内堆积以黄褐土、黑褐土、红褐土为主,部分灰坑填土分两层。坑内多夹杂红烧土块、炭粒等。遗物以陶片为主。 本期遗物仍以生活用具陶器为主,器类主要有鬲、罐、盆、浅盘豆等。下面按出土单位介绍。 1. ⅡT0406② 标本13件。 鬲 夹砂灰陶。ⅡT0406②:1,裆部略下垂,锥状足,器身饰粗绳纹。残高7厘米(图二一:1、二二)。ⅡT0406②:2,方唇,折沿,束颈,圆肩,裆部下垂,锥状足,上腹饰竖细绳纹,底部饰粗绳纹,器高与器身最大径之比接近于1∶1。口径11.4、高13厘米(图二一:2、二三)。ⅡT0406②:5,方唇,仰折沿,束颈,鼓腹,饰粗绳纹。口径25、残高6.5厘米(图二一:11)。ⅡT0406②:6,尖唇,口微敞,折沿,沿面有凹槽,束颈,器身饰绳纹。口径24、残高7厘米(图二一:12)。ⅡT0406②:10,平裆,锥状足,裆部饰粗绳纹。残高15厘米(图二一:7)。ⅡT0406②:11,平裆,锥状足,裆部饰粗绳纹。残高7厘米(图二一:8)。ⅡT0406②:12,平裆,柱状足,裆部饰粗绳纹。残高9.5厘米(图二一:9、二四)。 双耳罐 ⅡT0406②:9,夹砂灰陶,方唇,沿侈卷,颈长,肩部有双环耳,弧腹,素面。口径9、残高9厘米(图二一:4)。 陶釜 ⅡT0406②:4,夹砂灰陶,方唇,侈口,束颈,圆弧腹,器身饰交错细绳纹。口径19、残高15厘米(图二一:10)。 盆 ⅡT0406②:8,夹砂灰陶,口微敞,斜折沿,尖唇,器身饰交错细绳纹。口径40、残高5厘米(图二一:13)。 器底 ⅡT0406②:13,夹砂灰陶,凹底,底部外面有席纹痕。底径13、残高2厘米(图二一:3)。 矮领罐 ⅡT0406②:7,泥质灰陶,方唇,口微侈,矮领,器身饰绳纹被弦纹间隔。口径20、残高5.8厘米(图二一:6)。 豆 ⅡT0406②:3,泥质灰陶,方唇,浅盘,盘外方折角,盘壁微内凹,盘底较平,柄细长,呈竹节状,座底呈喇叭口状。口径13、底径9.6、通高15.2厘米(图二一:5、二五)。 2. ⅡT0607② 标本11件。 鬲 夹砂灰陶。ⅡT0607②:6,方唇,侈口,仰折沿,束颈,圆肩,器身饰粗绳纹。口径26、残高11厘米(图二六:10)。ⅡT0607②:7,裆略下垂,粗短柱状足,裆部饰绳纹。残高10厘米(图二六:9)。ⅡT0607②:8,弧裆,锥状足,裆部饰绳纹。残高9厘米(图二六:11)。ⅡT0607②:9,柱状足,裆部饰绳纹。残高6厘米(图二六:8)。ⅡT0607②:10,细长柱状足,裆部饰细绳纹。残高9.5厘米(图二六:7)。 盆 夹砂灰陶,侈口,弧腹。ⅡT0607②:4,方唇,斜折沿,器身饰细绳纹。口径22、残高8.5厘米(图二六:3)。ⅡT0607②:5,方圆唇,卷沿,器身饰细绳纹被弦纹间隔。口径18、残高8.5厘米(图二六:2)。 器底 ⅡT0607②:3,夹砂灰陶,底较厚,略内凹,素面。底径6、残高4厘米(图二六:6)。 豆 泥质灰陶,方唇,口微敞,浅盘,盘外方折角,盘壁微内凹,盘底较平。ⅡT0607②:1,柄细长,呈竹节状,座底呈喇叭口状。口径12.2、底径10厘米,通高15.3厘米(图二六:5、二七)。ⅡT0607②:2,细长柄。口径14、残高10厘米(图二六:1)。ⅡT0607②:11,柄细长,底座呈喇叭口状。口径13、底径9、通高14.6厘米(图二六:4)。 3. ⅠH23 标本5件。 鬲 ⅠH23:5,夹砂灰陶,柱状足,下腹部饰粗绳纹。残高12厘米(图二八:2)。 矮领罐 泥质灰陶,侈口,卷沿,矮颈,领部和器身饰浅绳纹。ⅠH23:3,方唇。口径14.5、残高4厘米(图二八:4)。ⅠH23:4,沿面微凹,方唇。口径16、残高4.5厘米(图二八:5)。 甑 ⅠH23:1,泥质灰陶, 斜腹,腹饰绳纹,近底部抹去,平底,底部有数个圆形小孔。底径15.5、残高7厘米(图二八:3)。 豆 ⅠH23:2,泥质灰陶,盘甚浅,圆折角,盘底较平,柄细长,底残。口径11.8、残高7.5厘米(图二八:1、二九)。 4. ⅡH9 标本12件。 支钉 10件。泥质灰陶,圆锥状,实心,素面。如ⅡH9:1,泥质灰陶,圆锥状,实心,素面。底径2.6、高3.5厘米(图三〇:3、三一)。 角器 ⅡH9:2,残长9.5厘米(图三〇:2)。 纺轮 ⅡH9:3,泥质灰陶,圆饼状,体较厚,中部有圆孔,饰绳纹被抹平。底径5.4、内径0.9厘米(图三〇:1、三二)。 5. ⅡH12 标本3件。 鬲 夹砂灰陶。ⅡH 12:1,足跟略呈柱状,裆部饰粗绳纹。残高11.5厘米(图三三:1)。ⅡH12:2,方唇,侈口,斜沿,束颈,器身饰绳纹。口径26、残高6厘米(图三三:3)。 钵 ⅡH12:3,泥质灰陶,方唇,侈口,卷沿,短颈,颈部内凹较深,口沿、器身磨光。口径23、残高6.5厘米(图三三:2)。 6. ⅡH21 标本3件。 鬲 ⅡH21:2,夹砂灰陶,锥状足,裆部饰粗绳纹。残高7厘米(图三四:2)。 盆 ⅡH21:1,夹砂灰陶,方圆唇,折沿,沿面有凹槽,弧腹,器身饰竖绳纹被弦纹间隔。口径24、残高9.4厘米(图三四:1)。 角器 ⅡH21:3,一端有切割痕,残长22.4厘米(图三四:3、三五)。 7. ⅡH30 标本10件。 鬲 ⅡH30:6,夹砂灰陶,方唇,侈口,束颈,器身饰绳纹。口径22、残高4.5厘米(图三六:5)。ⅡH30:10,夹砂灰陶,柱状足,器身饰绳纹。残高20厘米(图三六:7)。 陶釜 ⅡH30:5,夹砂灰陶,方唇,敞口,沿微卷,束颈,弧腹,器身饰交错细绳纹。口径27、残高15.5厘米(图三六:10)。 盆 ⅡH30:9,夹砂灰陶,方唇,侈口,上腹较直,器身饰绳纹。口径32、残高7.5厘米(图三六:9)。 矮领罐 ⅡH30:7,泥质灰陶,方唇,侈口,矮领,器身饰绳纹,颈部绳纹被抹去。口径14、残高4.2厘米(图三六:1)。 瓮 ⅡH30:8,泥质灰陶,直口,方唇,矮领,器身饰交错细绳纹。口径24、残高7厘米(图三六:8)。 器底 ⅡH30:1,泥质灰陶,下腹斜收,平底微凹,素面。底径15、残高9厘米(图三六:4)。 豆 泥质灰陶。ⅡH30:2,浅盘,圆唇,盘壁微内凹,盘外方折角。口径12.4、残高5厘米(图三六:3)。ⅡH30:3,浅盘,方唇,盘外方折角,盘壁斜直,盘底稍下凹。口径12、残高6.4厘米(图三六:2)。ⅡH30:4,柄细长,呈竹节状,底座呈喇叭口状。底径9、残高9.5厘米(图三六:6)。 五 结 语 (一)对仰韶文化遗存的认识 仰韶时期的文化遗物以生活类陶质器皿为主,可分作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种陶系。泥质陶比例低于夹砂陶,占陶片总数的24%,可分细泥和泥质两种:细泥陶土多经淘洗,质地细腻;而泥质陶土一般未经淘洗,只是陶土经过筛选,质地不够细腻。一般讲,施彩的钵为细泥陶,瓶、盆、豆等为泥质陶,但两者间的区别不是特别严格。只是陶色分灰和红两类。其中泥质红陶和泥质灰陶的比例相差不大。夹砂陶占陶片总数的76%,陶质较粗,一般较坚硬,所含砂粒一般像夹砂罐都比较大,而夹砂罐以外的器物所含砂粒一般较小。夹砂陶色多不均匀,以灰色为主,占陶片总数的57%。另有褐陶,约占总量的18.6% (表一)。 纹饰,除素面,主要是篮纹、绳纹、附加堆纹和线纹。其他辅助性纹饰还有锥刺纹、弦纹、网格纹、窄带纹等。施彩颜色以红、黑彩为主,多直接绘于磨光后的器表。部分尖底瓶和泥质罐上饰有白色彩绘。篮纹都是横向和斜向拍印,不见竖向的,一般用于泥质陶器,如尖底瓶等;绳纹一般用于夹砂器,竖向或斜向拍印,主要见于夹砂罐上。附加堆纹比较发达,都压印成波浪状,多在夹砂罐等器物的颈部施一道或数道。同其他纹饰一同使用时,其顺序一般是先饰绳纹,再饰附加堆纹。素面陶多为磨光,都用于泥质陶器,制作比较精致。 制法,以手制为主,仍采用泥条盘筑法,相当一部分泥质陶器经慢轮修整。慢轮修整的细密轮纹多见于泥质类器物口沿,如敛口钵、泥质罐、尖底瓶口沿等。尖底瓶的底部制法,一是通常所见泥条盘筑,内壁可见所遗留的盘筑痕迹;另一种器内侧以底尖为中心,向四周放射形皱线,不见盘筑痕迹,其制法可能是用手将泥片兜起,然后外壁进行修整,拍印纹饰,从而在器壁内侧形成放射形皱线。一般较大的器物,口、底与器体三部分分制套接。 综观刘家峁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之面貌,陶器的陶系、陶色、纹饰、制法、器形等诸方面,均反映了仰韶晚期文化的特征。器形,以罐类器的数量最多,其中泥质系陶器器形有尖底瓶、罐、豆、钵;夹砂系器形主要有侈口鼓腹罐、直壁缸、夹砂罐。其中常见的喇叭口、底呈钝角形的尖底瓶,饰一道或数道附加堆纹的侈口鼓腹罐、泥质罐、折腹钵、圆形盘豆等,与晋南地区河津固镇二期[1]、西王村三期[2]、垣曲上亳仰韶晚期遗存晚段[3]等文化遗存的同类器均相似或相同;与内蒙古中南部仰韶时代晚期文化遗存中的同类器也表现出极大的相像,因此刘家峁遗址仰韶遗存与上述遗址及相关遗存年代相当,即处于仰韶文化的晚期阶段,大致相当于西王村三期文化时期或西王村三期文化较早阶段。 刘家峁遗址侈口、上腹微内曲的折腹盆和敛口折腹盆为内蒙古中南部仰韶文化遗存所习见[4],如H15折腹盆(H15:4、H15:3)分别同于西园F5组(F9:12)和白泥窑子BLG1组(BLG1:04),但在汾河盆地较为少见。体饰附加堆纹的直壁缸,折沿,唇面有凹槽以及部分夹砂罐唇面或沿面有凹槽的文化特征在垣曲上亳较为常见,而在内蒙古中南部基本不见。部分尖底瓶和泥质磨光陶器表面有残损不清的白彩痕迹以及一些尖底瓶器表绘有方格纹,分别与渭河盆地宝鸡福临堡遗址[5]和临潼姜寨遗址[6]出土的仰韶晚期器物作风类似。 晋、陕、蒙三地仰韶晚期的文化因素在刘家峁融汇、交流,从而形成了有别于三地遗存的文化风貌,体现了处于晋、陕、蒙交界地域的仰韶晚期文化遗存的独有特征。因此,刘家峁遗址仰韶时期文化遗存应是晋西北地域仰韶时代晚期文化遗存的一种类型,可称之为“刘家峁类型”。 (二)对东周文化遗存的认识 刘家峁遗址东周文化层出土的陶器,完整或能复原者很少,绝大多数为不能复原的残片。器形有鬲、盆、甑、盘豆、罐、瓮等。陶器的基本组合为鬲、盘豆、罐。陶器质料分为泥质陶和夹砂陶。绝大多数为泥质陶,器类有矮领罐、豆等。泥质陶多未经淘洗,除豆类器外,多掺有细小砂粒,杂质较多,尤其是罐类。夹砂陶主要用于鬲、釜等炊具,所占比例较少。就陶色而言,器表以灰陶为主,另有少量褐陶、黑陶。灰陶中以浅灰色为主。磨光器少见。纹饰以绳纹为主,另有少量弦纹。鬲器身上下部分纹饰、质地有别,下半部胎厚,夹粗砂,绳纹也粗。豆全部为素面。制陶工艺有手制和轮制。鬲、盆等主要是手制,豆类器多为轮制,器物沿部常留有制作中旋转形成的旋痕。 刘家峁遗址出土的东周文化遗物表现出了较强的一致性,应处于同一社会发展阶段,无论从器物组合、陶质陶色,抑或纹饰特征,都与侯马铸铜遗址出土的战国早期阶段的同类器物相似,如鬲,短颈,沿斜侈,圆肩,鼓腹,通体矮胖,裆部拱形较低平,或下垂;豆盘较浅平,壁近直,柄部粗细不匀;双耳罐 T0406②:9同于铸铜遗址双耳罐XXⅡT630③:1、XXⅡT682H306:1等[7]。 (三)余 论 刘家峁遗址地层薄,各层出土遗物均不甚丰富,可能与该遗址处于山区、土地贫瘠、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不够优越有关;而且,由于这次发掘是为配合基本建设而进行的,属于抢救性质,揭露的面积不够大,只能就工程占用的部分进行发掘,所以发现和清理的遗迹仅灰坑一种,未发现房址和墓葬,因此,本次发掘所反映的文化面貌显然不够全面。这使我们的全面考察和研究受到一定局限,但通过发掘,仍然获得了一批较珍贵的实物资料。 刘家峁位于山西省西北,地处黄河中游,长城沿线。北接内蒙古,西跨黄河入陕西,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带,是文化交流汇聚的中心。刘家峁遗址仰韶文化遗存的发现,加深了我们对仰韶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填补了晋西北新石器时代遗存文化谱系的缺环,有利于加深对史前时期晋、陕、蒙间文化传播、交流通道的认识和了解。 兴县春秋属晋,战国属赵。刘家峁遗址发现的东周陶器与晋南地区晋国腹地的陶器极其相似,其总体特征已属于晋文化的范畴,因此,刘家峁东周遗存的发现对于进一步了解晋文化的分布范围及其影响有重要意义。 执 笔:郭智勇 绘 图:孙先徒 注释 : [1]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学会:《三晋考古》(第二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2]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芮城东庄村和西王村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73 年第1期。 [3]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上亳》,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95-143页。 [4]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年,第63页图二、第69页图五。 [5]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站:《宝鸡市福临堡遗址1984年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6期。 [6] 半坡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潼县博物馆:《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 [7]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铸铜遗址》,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354页图一九三∶2、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