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200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组建后,整合了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学术力量,积极推动开展学术研究工作,扩大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和学科之间的联系,成果丰硕。主要表现在:建立学术委员会,加强学术科研工作的规划管理;积极申报科研课题,以课题制带动学术研究在不同层面上的发展;加强藏品研究,促进馆藏转化为独特而重要的展览资源;繁荣学术研究,通过学术研讨提升展览的学术层次;加强人才培养和学术团队建设,保证学术研究持续发展后继有人;推动学术交流,促进学术研究成果向社会普及;加强学术成果的出版,精心维护和塑造良好的学术形象。 【关键词】中国国家博物馆 学术 研究 成果 学术是博物馆的立馆基础。博物馆学术水平的高低、研究成果的多少、学术影响的大小、学术人才的成就,都直接关系到一个博物馆的地位和影响。因此,学术形象在博物馆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维护和塑造。200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组建,整合了原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学术力量,扩大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和学科之间的联系,近十年来,成果丰硕。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至2011年,本馆专业人员在各类专业期刊、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约1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学术影响力已经成为新国博国家文化形象窗口的重要支柱。 吕章申馆长在制定国家博物馆的发展方略中,提出了“人才立馆、藏品立馆、业务立馆、学术立馆”,这是具有相互关联的四个方面— “人才”是为学之人,是学术的首要;“藏品”需要学术的梳理和研究,而“藏品”的收藏则需要学术的眼光和学术的把握;“业务”在博物馆中有着多方面的表现,在文物和艺术品的收藏、展览策划、考古、科技保护、公共教育、对外交流等领域都需要学术的护航。由此可见,在“四个立馆”中,“学术”可以建构其中的联系。因此,在“学术立馆”的办馆方针指导下,相关部门积极制定了一系列学术管理的规章制度,组织开展了不同层面、不同学科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加强了与国内外学术机构的联系和交流,为建设具有国博特色的学术研究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已有的业绩已经成为当代学术研究和文化创造的重要内容。 一 建立学术委员会,加强学术科研工作的规划与管理 国家博物馆组建后,与其他工作齐头并进的是加强了对学术与科研的规划与管理。为了使学术与科研工作得以充分展开,又有条不紊,渐次推进,有序发展,充分调动广大业务人员的科研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提高国家博物馆科研的整体实力,实现国家博物馆科研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2010年先后制定了《国家博物馆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博物馆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国家博物馆学术出版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 2010年8月,根据本馆开展工作的实际需要,成立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吕章申馆长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国家博物馆学术研究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论证、科研课题的立项和验收评审、科研成果奖励的评审、学术成果水平的评估,为学术研究和发展相关的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2010年,国家博物馆设立馆级自主科研课题项目,并设置专项经费80万元,以组织推动馆内的科研活动。2010年11月,召开了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主要讨论通过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委员会章程(草案)》及2011年度馆级科研课题,其中讨论通过了2011年度馆级科研课题7项。 学术委员会建立之后,在编修馆史、编辑百年文集等重要学术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其他业务活动中参与决策,或为咨询、顾问,表现出了它在专业方面的影响力。 二 积极申报科研课题,以课题制带动学术研究在不同层面上的发展 为推动科研工作,提升研究水平,本馆组织科研人员积极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文化部科技提升项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等。2003年度,《金属文物病害及其防治的研究》获得国家科委科技攻关项目立项,《商周鼎簋类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山西垣曲古城东关早期文化遗存与仰韶文化研究》被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立项;2005年度,《楚简中纪时、卜巫与祭祷制度的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2008年度,《馆藏锡铅器保护研究》获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立项;2009年度,《英国公私庋藏中国书画源流及现状研究》项目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立项审批。2010年度,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第二主持单位,由学术研究中心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研发项目,获得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技创新一等奖。同年,《国家可控考古试验场前期设计及建设标准研究》获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立项。2011年度《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工艺及展示传播研究》获文化部科技提升项目科研项目立项。 与此同时,从2010年开始,本馆设立自主科研课题,以从更广泛的层面上推动本馆的学术研究。学术研究中心向全馆征集项目建议,收到课题建议共计40项。其中近现代史类5项、科技保护类6项、管理类8项、历史文物与考古类7项、美术与展陈设计类10项、数字化及其他类4项。经过初步审查评议,通过项目20项。最终经学术委员会评议通过了2010年度馆级科研课题7项。它们是:《国家博物馆藏品影像的知识产权管理》、《近年国内博物馆原创性临时展览研究—以国家一级博物馆2008年-2009年运行状况评估为例》、《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史研究(1912—1949年)》、《海外中国文物调查与研究》、《近现代文献复制技术研究》、《后母戊鼎综合技术研究》、《金属展柜与木制展柜内空气质量分析及比较研究》。 三 加强对藏品的研究,促进馆藏转化为独特而重要的展览资源 对于藏品的研究是本馆学术研究工作的重点之一。主要成果有八卷本《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对馆藏文物中的绘画、甲骨、瓷器、明清档案、历史图片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其它专著还有《〈乾隆南巡图〉研究》、《画梦——聊斋图说赏析》等,以及与馆藏相关的“抗倭图卷”研究、辛亥名家书法作品研究、沙飞影像作品研究、非洲雕刻艺术研究、周抡园捐赠作品研究,都从不同方面对馆藏文物和艺术品进行了专题研究。 博物馆的展览是博物馆的重要资源,也是博物馆的重要基础。与这一基础相关联又同样为基础的是藏品,而联系其中的则是研究。如何将馆藏资源转化为展览资源,能够反映所属博物馆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因此,研以致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博物馆内部的综合协调能力。从国博改扩建工程开始就已经着手进行的“复兴之路”和“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就集中了本馆在藏品研究方面的多年成果。新馆试运行以来的展览,将长期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展览资源,通过展览而呈现出学术研究的成果,则成为本馆学术研究工作的又一亮点,也反映了博物馆研究工作的特点。由研究成果带动的展览主要有馆藏青铜器、佛造像、书画、玉器、钱币、瓷器以及非洲雕刻等特展,其它临时展有“馆藏辛亥名家书法精品展”、“百年沙飞——纪念沙飞诞辰百年摄影捐赠展”等。 四 繁荣学术研究,通过学术研讨提升展览的学术层次 2006年,本馆举办了中德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共有15位中外专家学者发言,内容从16-19世纪中西方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到中国外销瓷的欧洲艺术风格以及建筑、室内装饰等,从物质到精神,涉猎广泛。2010年以来,国博与日本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开展了本馆藏品《抗倭图卷》、《太平抗倭图》与该所藏品《倭寇图卷》的合作研究,并在东京召开了国际研讨会。2011年10月15日,由国博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重返中国—21世纪中国绘画的价值取向”学术研讨会,就当下中国画发展中的问题,邀请了国内高校和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20余人,进行了专题研讨。 新馆落成试运行后各项展览此起彼伏,高潮迭起。为配合展览,也为显现新国博的学术形象,尤其是为了显现国博“历史与艺术并重”的新的发展定位,“潘天寿艺术”、“李可染艺术”、“黄胄艺术”大型展览是开馆试运行后不久而举办的系列艺术展,2011年6月10日,为期三天的“20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系列展—潘天寿艺术、李可染艺术、黄胄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是重新开馆后主办的第一个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通过“潘天寿与中西拉开距离说”、“李可染与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变革”、“黄胄和中国人物画的拓展历程”三个不同的学术主题,围绕2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重大学术问题进行讨论和学术梳理与发掘,全面呈现了活跃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名家们为人为艺的辉煌而灿烂的一生,以及其在当代文化史和艺术史上的重要价值。 2011年10月30日,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美术”为主题的“东方既白—中国国家画院建院3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为配合国家画院建院30周年展览而举办,来自国内外的美术史论专家、批评家以及艺术家近30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此后,为配合“韩美林艺术大展”,2011年2月8日举办了“大变革时代与韩美林艺术”学术研讨会。2012年5月22日,配合“同在蓝天下——为农民工塑像中国画主题创作展”而举办的研讨会,同样受到了美术界的广泛关注。 这些与展览配套或与展览相关的学术研讨会,不仅深化了展览的学术主题和学术内涵,而且延伸了由展览所带来的学术思考和学术研究。 五 加强人才培养和学术团队建设,保证学术研究持续发展后继有人 截止到2012年,我馆有在职正高级职称53人,副高级职称135人;离退休正高级职称86人,副高级职称128人。这之中所形成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研究团队构成了“学术立馆”的基础,也表现了“人才立馆”的基本阵容。 在改扩建工程建设期间,本馆启动新馆筹备工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组织了一系列学术讲座。2007年,举办馆内学术讲座7期,通过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介绍博物馆学、文物学、历史学、考古学、信息化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业务和学术发展,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水平。2008年,结合新馆两大基本陈列的筹备和业务工作的需要,举办馆内学术讲座10期。2009年,举办“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系列讲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讲座。2010年10月,举办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研究人员学术报告会。 从2010年开始的馆级科研课题立项,在涉及的11个部门中,申报者年龄以中青年为主,反映出国家博物馆学科队伍中青年专业人员的研究热情以及学术研究梯队建设后继有人。 六 推动学术交流,促进学术研究成果向社会普及 为活跃馆内学术氛围,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扩大社会影响力,2011年4月,本馆设立了“国博讲堂”学术交流平台,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邀请馆内外著名学者作不同专题的学术报告。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学术讲座平台。它以“历史与艺术并重”为宗旨,分为历史、艺术和文物考古三大系列,由学术中心负责前期的讲题规划。“国博讲堂”的主讲专家为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听众由团体和社会听众两部分构成,绝大多数为首都高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国博新馆落成之后,硬件设施一流的学术报告厅为“国博讲堂”的常设之所,不仅条件大为改观,而且为听众营造了良好的听讲氛围。从2011年4月起至2012年5月,“国博讲堂”组织了《关于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钟涵、侯一民、金山石、詹建俊)、《中国和意大利装饰设计的历史与发展》(陈履生、Fiorenzo Lafirenza、Sabrina Rastelli、Amandn Triossi)、《从汉代看罗马》(孙机)、《辛亥革命的再研究》(杨天石)、《神龙出世六千年》(孙机)、《天·地·人·艺》(韩美林)、《民族文化的现代意义》(韩美林)、《传统文化中的几个问题》(王蒙)、《中国画在20世纪中期的境遇与发展》(陈履生)等学术讲座。 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为配合“启蒙的艺术”大型展览,国家博物馆与德国默克托基金会联合举办了《启蒙之对话》系列论坛,历时一年共5场,主题为“启蒙的艺术—展览的历史”、“启蒙与艺术”、“启蒙与其在中国的历史”、 “启蒙与近现代”、“启蒙与近现代”。出席论坛的主讲嘉宾有杨振宁、汤一介、潘公凯、甘阳以及来自德国的教授等,他们分别对“启蒙的艺术”展览、博物馆间的合作、中德两国的文化交流以及欧洲和中国的启蒙之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七 加强学术成果的出版,精心维护和塑造良好的学术形象 馆刊和藏品研究专著、展览图录的编辑出版,是国博的学术积累和学术交流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对外交流的一种呈现方式。为适应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2011年,《中国历史文物》和《近代中国与文物》正式合并改刊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改刊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月刊),坚持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定位,反映历史、文物、艺术、博物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栏目有考古学研究、艺术史研究、古代史与文物研究、近现代史与文物研究、文物科技、博物馆学、百年国博、国博新闻等。201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六版),被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纳入CSSCI扩展版。2011年12月3日至4日,馆刊编辑部组织召开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百期纪念暨博物馆学术建设与馆刊编辑座谈会”,来自文物出版社、科学出版社考古分社、故宫出版社,以及《文物》、《考古》、《故宫博物院院刊》等编辑部的29位代表参加了座谈会。此次会议加强了国内文博界学术期刊之间的联系,研讨了编辑出版工作以及存在的问题。 2003年至2012年,本馆先后组织编辑出版了多部展览图录及学术著作。如2006年,出版了《商代江南——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文物辑粹》、《瓯骆遗粹——广西百越文化文物精品集》、《英雄的史诗——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异国瑰宝传友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国际礼品》、《宋韵——四川窖藏文物辑粹》、《佛造像艺术精粹》、《法书全集》、《中国国家博物馆近现代捐赠品图册》、《河南班村遗址考古报告》、《江苏连云港孔望山遗址群研究报告》、《水下考古理论与实践》等。 2007年出版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共8册,其中甲骨卷1册、瓷器(明清)卷2册、书画卷2册(历史画、风俗画)、明清档案卷2册、老照片卷1册;《关于历史时空的解码与代言——中国国家博物馆志愿讲解工作五周年纪念文集》、《山西垣曲盆地聚落考古研究》、《西汉水上游考古调研报告》、《图说中国文化——考古发现卷》、《2007西沙群岛水下考古》、《福建练江白礁沉船遗址》等。 2008年后还编辑出版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近现代捐赠精品》、《中国勇士血洒西班牙——西班牙国际纵队中国参战团史料集》、《中国近代留法学者传》、《聊斋图说》、《复兴之路》、《乾隆南巡图》、《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讲座文集》、《中华文明——〈古代中国陈列〉文物精华》、《国家博物馆展品中的100个故事》等。 这些学术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国内同行以及中外学者间的学术交流,推动了本馆事业的发展,在国内外学界树立了良好的学术形象。 (本文原载《百年国博纪念学术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