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览布展阶段,如何通过恰当、有效的辅助手段,使展品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表现力,是展览施工制作人员的职责。给易倾倒的文物做固定,为需要站立展示的文物做支架……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内容,也凝聚了制作人员的智慧。 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印加人的祖先——公元一至七世纪的古代秘鲁”专题展,汇集了许多器型奇特、工艺精湛的陶器、纺织品和金银制品。展品中陶器占了很大部分,陶器本身属于易碎裂器物,造型千姿百态,少有雷同。这些器物底部大多为圆底,为了让它们安稳地展示在观众面前,施工制作人员需要量体裁衣,给每一件展品制定加固支撑的可行实施方案,并按照制作规程现场安装。 在制定和实施文物的加固支撑过程中,要从以下三各方面考虑: 弱化支撑构件的视觉形态。参观过博物馆的人可能发现,一些站立不稳或重心过高的展品周围经常会被一个透明的有机玻璃支架包围,有些支架的体量和实际展品的体量几乎相当。展品的倾倒滑脱隐患解除了,可展示的艺术效果却大打折扣。如果出于保障文物安全的目的,过度注重支撑加固的形式,而将支撑加固构件发展到繁复甚至喧宾夺主的地步,观众的视线淹没在结构复杂的支撑构件中,支撑加固设计本应蕴涵的美感和韵律则荡然无存。因此,应该充分考虑到文物加固后带给观众的视觉感受。文物的支撑加固离不开各种材料的运用,而各种加固支撑材料的使用总会在人们的视觉中留下有形的痕迹,但是制作人员应该针对不同的展品特征,制定相应的加固方案,把加固支点设计在比较隐蔽的位置。这需要制作人员对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知识有相应的了解,同时结合实践经验在材料质地、色泽乃至加固支撑体系的选择方面综合把握,使加固支撑所产生的有形视觉形态尽量隐藏、弱化,从而带给观众完美的视觉享受。 “人与自然”单元中表现纳斯卡文化的陶器“合欢树纹陶杯”,杯体总高26厘米,直径约13厘米,杯身上绘满合欢树叶图案的装饰纹饰,杯底为不规则弧形圆底。我们采用2.5厘米长、1厘米宽、2毫米厚的铜合金片按照陶杯底部的具体形态,设计了三个底托,将三个底托以杯底直径均匀三等分,固定在小展台上,再在底托和陶杯接触的一面贴上一层薄毛毡垫,避免金属与陶器直接接触对其造成损害。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文物不便于反复搬动,我们先将陶杯的具体尺寸测量出来,并把关键部位按1:1原大比例测绘到图纸上,在图纸上反复研究、测算,最终确定实施方案。之所以采用铜合金材料,是考虑到它纤巧、坚固、易于成型,固定后对陶杯上面的图案几乎没有遮挡,观众在欣赏器物时,对加固支架的存在与否可以忽略。展览中许多陶器展品都是圆底或尖底的器物,这种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此类展品的支撑问题。 发挥传统工艺优势,寻求现代技术与材料。随着科技的进步,博物馆的制作人员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在文物加固方面尝试着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使文物加固支撑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回顾以前博物馆陈列中运用的文物加固工艺及材料,的确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现代展示艺术的需要,但其中一些优良的传统工艺依然值得借鉴,应该得到传承与发扬。例如,对于底部不平整的展品按照它的特殊形态特制严丝合缝的木质或有机玻璃材质的底托;借用钓鱼线的隐蔽性,将展品“捆绑”等,都可以确保每一件展品“站得稳”,并通过生动立体的展示形式传递出丰富悠久的内涵。 “生活与人生”单元中“陶器的艺术”部分有一件鸟形连体陶瓶,器物的瓶嘴是一只生动的海鸟头部造型,奇特的是瓶身部分是两个椭圆形的容器,互不粘连,上面有一个提梁将它们连接。如果没有特制的支撑构件,这个陶瓶根本无法站立。我们借鉴了支架与基础展台连接的传统加固方式,采用悬空式支撑的方法,即将直径4毫米的高强度铜合金圆柱弯折成适合支撑文物的形状,然后将金属圆柱支架牢牢地嵌入展台中。观众在正面观看展品时基本上看不到文物加固支撑的痕迹。这种加固方式的设计原则是在保证文物安全的情况下,尽量把文物加固支撑所产生的有形感受降到最低限度。为了避免坚硬的金属支架和陶器接触时对器物造成损害,在金属支架外套上了一圈透明硅胶材料,这一做法也减弱了金属材料在光照下的耀眼反光。 展示中莫切文化有一件长度为1.7米的仪式用木杖,依据内容组合,木杖和其他三件陶器共同放在一个标准展柜里展出,在展示形式上要保持风格一致。木杖是贵族权力的象征,最佳的陈列方案是垂直立于展柜中。为了达到最佳展示效果,我们在木权杖后面特制了一块独立背板,材质和颜色与柜内环境统一,丰富了展示层次,一方面突出木杖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也为固定展品设置了依托。由于木杖变形严重,横向和纵向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规则弯曲,在加固时,经过测算,在靠近木杖顶部五分之一的位置设置了一个金属环并固定在背板上。为了万无一失,按照木杖底端形状在展台上作出凹槽,放置软性缓冲材料,加强了展品的稳固度,同时也减轻了文物底端的受力强度,避免展品由于长期受力而造成损坏。 有些文物接触展台的部分面积较大或较平整,基本不需要支架或加固便可以站立平稳,但可能由于重心偏高,轻微的触碰容易导致展品晃动。对于此类展品,我们尝试使用博物馆专用微晶蜡加以固定。微晶蜡是一种无毒透明的半固体状材料,可以随意塑造成任何形状,在展品和展台之间起到固定的作用。 新材料层出不穷,新工艺不断涌现,应该结合博物馆陈列施工制作的特殊要求,勇于实践。 加强加固方式的防震功能。文物陈列的防震措施也是展览制作人员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据调查,我国的文物防震保护研究,过去多针对古建筑的抗震性能和抗震加固技术等方面,博物馆内陈列和收藏文物防震对策的研究相对较少。近些年文博界的专业人员逐渐开始关注文物展品的防震问题。 针对文物所处的小环境,笔者认为合理的文物加固支撑,可以有效减小外界震动所造成的危害。从文物加固角度而言,传统的文物防震措施很多,如特制支架(木架、金属架、压克力架)和钓鱼线捆绑固定等方法。根据不同展品的特殊需要,采用一些有效办法对展品进行防震加固。根据需要,印加人的祖先展中在陶罐、陶瓶中加入小型沙袋作为配重,增加陶器的稳固程度。 博物馆微晶蜡也是防震的简便措施之一。微晶蜡在西方博物馆的展示和保管环境中经常使用,并已得到国际上博物馆与美术馆专业人员的认可。微晶蜡确实具有可塑性强、无毒害、可循环使用等优点,通过实际使用,我们也发现其存在的一些缺陷,需有待改进,如只可对展品进行平面方向的稳固,粘合力强度有限,耐热性差,不适于接触表面有颜色的器物等。 与文物直接接触的展台,表面材质选择摩擦系数低的材料,如塑胶、织物等,也能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印加人的祖先展中,柜内的展台均采用纯天然的亚麻编织材料,粗犷原始的质感一方面和展览表现的主题相吻合,同时天然材质对文物保护和环境保护有利无害,另一方面粗糙的表面肌理增加了展台表面的摩擦力,可起到防震功用。 通过对展品加固来解决文物的防震问题,还需要针对不同的陈列对象、不同的陈列环境进行具体研究,找出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