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浅谈非竞争性战略联盟合作模式在博物馆的应用与创新

http://www.newdu.com 2017-11-08 中国文物报 朱珠珍赵燕燕 参加讨论

    一 、何为“R&V非竞争性战略联盟合作模式”
    R&V非竞争性战略联盟,R指现实资源,是传统经济中如产品、实物交易市场、宣传媒体等看得见的常规传媒资源;V指虚拟资源,是知识经济中的数字网络类传媒资源,如网络、网络中的虚拟市场、交易平台、各类数字网络产品等看不见的传媒资源。
    通俗一点说,就是合作双方达成一致协议,把自身拥有的各种资源作为一种传媒,实现资源的互动和共享,从而达到产品销量和用户的大幅度增长,并从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到售后服务等各方面实现更深入的合作,推动各自品牌的飞速成长。这就是对引起海内外商业界与学术界强烈关注和爆炸性轰动的著名的“R&V非竞争性战略联盟”概念的最佳解释。它也是我国第一起完全体现“基于交叉营销理论、体现双自主创新与产业协同思想”的商业模式创新、赢利模式创新与产业创新的经典,被欧洲人称为“1+1=11”的中国制造的一种全新商业合作模式。该模式出现在2005年,首创者是作为最传统的制造业代表——林东带领的中国休闲食品领域巨头杭州绿盛集团与作为高新科技产业的代表——郭羽带领的中国3D网络游戏原创领军企业杭州天畅科技。
    二 、非竞争性战略联盟合作模式在博物馆的运用
    解释“R&V非竞争性战略联盟合作模式”概念的原因,是因为在总结茶博近年来推出的几种创新产业链整合模式时,发现竟与“R&V非竞争性战略联盟合作模式”有着惊人的相似!
    茶博,从其功能定位上,首先是一个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作为一个保护、研究、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环境物证职能的文化教育机构而存在的,这是它不可改变的“文化界出生”。而冠之以“茶”,则逐渐扩大和发展了博物馆的外延与内涵,不仅要再现和传承历史,更要服务于当下,丰富、指导百姓拥有健康的有茶生活,全面提升生活品质,这是其不可改变的“文化使命”。
    1.博物馆与茶企业携手创新茶产业链整合模式,做大做强茶产业
    观之当代茶企业,无论是茶叶生产销售体系还是茶具研发销售网络,在当今时代,都在不同程度地上演一场又一场的“茶风浪”。从日前爆出的宜兴“紫砂门”事件,再诸如对普洱、金骏眉、铁壶、银壶等种种狂热与追捧也意味着高危局面的来临。身边很多茶友纷纷议论并迷惘,该相信什么和选择什么?这一次一次的事件对茶产业而言,是幸还是不幸?怪茶产品的同质化引发的恶性竞争还是茶产业界太过于“神秘”与“玄妙”?
    茶博几任领导都在不同程度地寻找博物馆与茶企业的跨界合作之路,从2005年与云南勐海郎河茶厂推出的限量版“中国茶叶博物馆十五周年普洱茶纪念金砖”开始,渐渐打开了博物馆与茶企业间的跨业合作局面,寻找到文化和产业结合的特质,即茶文化内涵、茶文化体验或者是茶文化的传承,必须依托达到一定标准的茶产品,并且,它与茶产品本身是和谐地融为一体的,能够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此后,茶博先后与浙江、广东、福建、四川、安徽、江西等省的八家合作企业(单位)达成监制、指导协议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茶叶体系内,对馆藏标准中国十大名茶、古焙茶系、花茶系进行监制与推荐,在茶具体系,对锡制茶具、中端实用型茶具、高端全手工典藏型茶具进行监制、推荐与联合出品。在与茶企的合作中,茶博坚持“同一产品(或类别)在一个省区选择一家”的原则,关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道流程、关卡,并定期进行抽样检查,对茶企业兑现文化和科研注入、销售推广、品牌提升等承诺。
    2.选择“跨界合作”,实现博物馆精神文化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立体传播
    博物馆的使命,只有争取更多的观众才能达成博物馆文化信息传播和教育的有效,从这个角度看,博物馆绝不单纯是收藏所,而是一种特殊的、需要推向市场的“精神商品”。茶博拥有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包括独具茶文化特色的藏品体系、茶文化系列巡回展览、茶主题文化活动、“饮茶与人体健康”科普教育、系列学术研究成果等等,均被纳入精神文化产品之列。
    “人们不能用推销一箱肥皂的方法来推销一个优秀的博物馆”。有效经营与传播精神文化产品,从而获得公众的更多认同和更多的发展机会成为茶博面临的一个重大命题。茶博选择了“跨界合作”模式,将茶界、文博界、旅游界、园林界、教育界、传媒界等作为博物馆的主要受众,加强沟通、联系,实现特色培育、各取所长、抱团合作,实现触角的最大到达范围。
    在“中华茶文化”巡回展览的策划与营销过程中,便采用“跨界合作”的理念。借助海外孔子学院、海内外博物馆、文化传播公司及文化交流年等良好平台与契机,加强临时展览的推介工作。“中华茶文化”系列巡回展览涵盖茶器具、茶书画、古今茶样、茶叶包装广告等茶文化载体,涉及中华茶文化的不同层面,“十一五”期间,先后在芬兰、英国、美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诸多城市举办展览,取得较好效果。与此同时茶博还致力于我国典型茶道、茶艺及各地饮茶习俗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复原再现工作,逐步形成立体的、动态的、体验式的呈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博物馆的知名度。
    三 、茶博构建非竞争性战略联盟的条件
    茶博与各界间达成对话与合作,并不盲目、随意与偶然。而是一个相互选择、互相磨合、资源共享、互助活力和共同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漫长过程。
    第一,相信品牌的力量。品牌的力量可以带来惊人的品牌价值。“假如可口可乐的工厂被一把大火烧掉,第二天全世界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一定是银行争相给可口可乐贷款”。这是可口可乐人最津津乐道的一句话,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合作双方均以品牌去诠释品质与诚信,并引领行业提升品牌知名度,跨入品牌“最给力”时代。
    其二,基点不只在于做产品,更在于弘扬文化。茶产品是承载茶文化内涵的,是一种有效传播介质,这是实现与茶企合作的出发点;精神文化产品是全社会的财富,是实现博物馆的社会公共性价值的载体,这是跨界合作做文化推广的出发点。
    其三,合作双方必须致力于双方的良性发展和运作,长期保持合作关系,共享资源优势,跨界整合资源、聚集力量,互相提供智力、财力、人力等各方面的支撑,创设文化创业基金,用于茶文化书籍出版、产品研发创新、文化活动策划实施、合作双方人才培养、品牌知晓与提升等共同的事业。
    四、非竞争性战略联盟合作模式在博物馆推广的价值与方法
    无论公立还是私立, 博物馆都被定位为“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博物馆的经营和管理还是需要不断投入,甚至可以说博物馆的开销每天都在进行。非竞争性战略联盟合作模式在博物馆的应用和推广,可以适当增加博物馆文化产业收益,扩大社会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资源的效用最大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博物馆运作效率,实现博物馆现代化。
    当然,有人会说,博物馆之间的差异性很大,专题类博物馆与产业联系紧密,操作较易,综合性博物馆特别是文史类博物馆操作难度就大。其实不然。
    1.从社会需求来说,满足人们日常需要的除了物质生活资料外,精神文化产品也占据了重要位置,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而文化品牌则是文化产业的无形资产,是产业价值的集中体现。当代产业发展,要准确把握与应用文化软实力指导社会经济从而创造社会价值的理念,博物馆由此便掌握有丰富的精神文化软实力,需要进一步挖掘馆藏品、学术研究成果、展览陈列的文化价值。
    2.在一定领域和范围内,寻找文化与产业的合作与共赢,能有效达到文化界与产业界之间的某种平衡,大大降低“文化界对产业界补给不足、产业界因文化过热而出现的市场膨胀和不理性消费”这两大问题带给社会生活的高危系数。
    3. 充分搞活跨界交流,且并非单纯仅限于博物馆与某一行业,甚至还可出现“农工商、科教文”的多方联合体,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有利于各界人才的培养,撞击出更多的思维火花,打开通往文化创意产业之门,提升产业层级,拓宽双方的发展空间。
    五、结语
    通过对非竞争性战略联盟合作模式在博物馆的应用阐述及价值分析,比较清晰地说明,在市场化程度高、竞争异常激烈的现代社会,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博物馆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博物馆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对经济社会活动的智力支持和文化渗透,这样不但可以适当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也使博物馆更多地拥有它本该拥有的属性——公共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