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树皮衣:一个世界性的学术课题

http://www.newdu.com 2017-11-08 中国文物报 newdu 参加讨论

    源远流长衣服体系中的树皮衣
    衣食住行,以衣为首。考古发现在数万年前,人类已穿着上极其华丽的衣服,有些衣服是由绳子编制而成,被称为“绳子的革命”。现今按衣服原料制作技术体系的差异,初步可区分为纺织及无纺织两大系统。纺织布是由经纬线的组合,由织机加工而成的布。无纺织布简称无纺布,是由原料经化学的作用或物理机械方法制成的布料。树皮布是植物性的无纺布之一。此外,用编方法制成的编布,即以一条线状物按结节制成,在日本新石器时代比较流行。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的榻布,是树皮布最早的记录。十六世纪欧洲人向太平洋、美洲及东南亚岛屿的扩张,发现及开始探索世界树皮衣服体系。在东亚,1915年在越南发现了制作树皮布的工具——石拍。
    世界树皮布文化可能起源于中国南方
    近年考古发现,约七千年前的深圳咸头岭遗址,出土不同时期的树皮布石拍。碳十四测年石拍上限,在六千六百年前或者更早。这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树皮布石拍,比东南亚地区已发现的石拍早了三千多年。本来寂寂无名的咸头岭遗址,一夜声名鹊起。咸头岭位于深圳市东南部大鹏湾,面积约三万平方米。自1981年首次发现后,先后进行五次的发掘,总面积近二千三百平方米。
    更令讶异的是咸头岭遗址的早晚阶段,均出土圆角长方形石拍,早期拍面的沟槽痕均为两面,沟槽痕较粗疏松散;晚期单面拍面石拍较常见,拍面沟槽痕一般细密紧凑。这不仅反映咸头岭遗址早晚期石拍的差异,更说明珠江口树皮布石拍,源远流长及自身演化进展的特质。
    学术界提出世界树皮布文化很可能是起源于中国的南方。香港
    中文大学的树皮布研究 近二十多年,香港中文大学考古队在香港、澳门、越南等地进行田野考古工作,发掘了多处的史前遗址。其中,1996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香港南丫岛大湾遗址的发掘,揭露距今六千多年的房址遗迹,出土树皮布石拍。2002年,我们和越南考古学院在Xom Ren遗址发掘,发现青铜时代的石拍。
    2000—2002年间,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越南学者合作,在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下,设立了“东南亚树皮布石拍考古学考察”研究课题,开展对中国云南、海南、台湾及东南亚越南、泰国、老挝等树皮布工具的调查。2010年,又于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内考察北美洲的树皮布的石拍。
    从一九九四年起,香港中文大学曾发表十数篇有关东亚树皮布考古及民放学的论著。研究的重心包括:出土石拍的年代、遗物共存关系、制作技术、使用方式、使用痕分类、石拍技术类型学分布等,还有对东亚以至世界树皮衣民族学的探索。其中一篇《从二重证据法论史前石拍的功能》,获选录《中国考古人类学百年文选》中。
    目前在环珠江口周围,涌现了世界最古老的树皮布文化体系。环珠江口地区共有二十多处遗址出土树皮布石拍。据报广西革新桥遗址也发现一些可能是新石器时代的石拍,揭示岭南是世界树皮布文化起源地之一。
    这些世界最早的石拍,其形制特征及文化内涵,过去几乎是一无所知,充满神秘色彩。通过近年来与世界各地的对比认识,才逐渐解明。民族学数据显示,石拍可分为复合型及棍棒型两大类。现今考古发现早期石拍是以复合型为特征,中山龙穴、珠海分别出土世界最早有装柄设施复合型石拍,年代上在距今六千至四千的阶段,可以说是装柄复合型石拍的鼻祖。另一方面,棍棒型石拍很可能是在距今三千多年前,才出现在东南亚大陆和岛屿之间,其中东南亚的岛屿,尤其流行棍棒型石拍。例如海南岛位于东南亚大陆与岛屿之间,位置甚具战略性重要。迄今所见,海南岛五指山周围出土,以棍棒型石拍为主。此外,菲律宾和台湾也同样流行棍棒型石拍。
    距今七千多年前或更早的阶段,黄河及长江流域流行纺轮和织机,显示了纺织布衣服的流行;珠江水系一带,出现了发达的树皮布石拍,两大衣服体系分庭抗礼。而在世界范围内,考古发现的石拍分布范围,大致在北纬30°以南的地域,与民族学树皮衣覆盖的范围基本吻合。
    中国的树皮衣与世界考古学重要课题
    树皮布文化扩散过程及其一连串人类社会文化相关的问题,是世界考古学上重大课题之一。
    东南亚及太平洋岛屿上一亿五千万人口南岛语言的祖先来源问题,也是东亚地区考古学、语言学与民族学等研究的聚焦所在。树皮布技术是南岛语民族最重要文化要素之一。环珠江口地区距今7000年前的树皮布大量的发现,为今后南岛语言祖先来源的探索,开拓了宽广的前景。
    从考古学角度,可以初步探讨树皮布文化出现与扩散的过程。近年从香港大湾文化揭露了极丰富的树皮布文化。树皮布技术扩散的过程,很可能是由南中国→中南半岛→菲律宾→台湾→中美洲的传播途径。树皮布技术扩散与人类学上东亚及太平洋上南岛语族Y染色体的分析,两者在传播途径上有着惊人的相似。
    东亚、太平洋岛屿以至中美洲地区树皮布的传统,是人类衣服文化重要的一环。人类衣服历史中发源于中国的纺织丝布和无纺楮树皮布,同样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大发明。丝织品由丝绸之路,自中国西向在陆路上流通远达西欧,最后进入英伦三岛。树皮布技术自南中国南向经中南半岛,席卷东南亚岛屿后,从海路上跨过太平洋岛屿进入中美洲。树皮布与造纸技术有着密切关系!在中美洲树皮布更广泛用作为纸的书写载体,对中美洲的历史影响至为深远。
    “衣服的起源
    ──树皮衣”香港展
    邓 聪
    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衣服的起源──树皮衣”展览,于2011年8月5日至2012年1月4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这是我们追寻人类最古老衣服影子的一次科普展览,也是世界上第一次从考古学角度对树皮衣服起源的展出。
    展览对迄今国人仍鲜有所闻的,人类衣服系统中重要分支无纺布的衣服体系的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系统展示。最近十多年来,在香港以至环珠江口如深圳、珠海等地,考古发现迄今所知世界最早树皮衣制作的工具,竟在中国南海的周围露头。研究揭示,树皮衣制作技术由南中国传播到东南亚大陆及岛屿,又由海路横跨太平洋至中美洲等地。本次展览在展品和展陈方式上具有几大亮点和看点:
    首次两岸三地出土石拍精品荟萃
    两岸三地树皮布石拍的重要出土文物首次在香港得以汇聚展出,成为本次展览的亮点。
    香港虎地遗址,从抢救发掘出土了距今六千二百多年前的石拍,是香港新石器时代中最吸引眼球的展出标本。另外,一九九六年由香港中文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合作,在南丫岛大湾遗址发掘出三件残缺的石拍,都是从新石器时代遗址房址遗迹周围发掘出土的。这次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古物古迹办事处协助,香港大湾、虎地和涌浪出土代表性的石拍,均得以展示。
    由于展览得到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力的支持,协调广东省内的单位包括中山市博物馆、珠海市博物馆、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深圳博物馆、普宁市博物馆、雷州市英利博物馆,借展相关的文物。其中的亮点包括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咸头岭遗址出土的石拍,这是珠江口中迄今所知年代最古的石拍。中山龙穴和珠海宝镜湾展出的石拍,都有装柄的设施,是现今世界上确凿无误最早的树皮布复合型石拍。另外,属于青铜器时代的石拍,以揭阳后山遗址出土大量商时期石拍为代表。此外,还有雷州半岛英利出土的一件带石柄石拍,又称棍棒型石拍,是广东省目前发现唯一的一件。这件石拍外的形带双肩,形制跟海南岛常见出土的双肩石拍,如出一辙;并与越南北部谅山省梅坡、Chi Lang等遗址出土石拍形制相同,构成一个很独特的石拍文化圈。
    台湾地区树皮布文化的传统源远流长,这次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借出平林、初鹿、埔姜山等四件石拍参加展出。
    展览中几项创意与手法
    1 . 以今证古
    配合民族与考古例子,把从考古学已“死”去的材料,由民族资料再点活过来。
    展览包括我们在近十多年来所调查云南哈尼、基诺和海南黎族等民族制作树皮衣的传统,并对比了越南、菲律宾和新几内亚等地民族学所见树皮布的制作技术。而且把香港中文大学所典藏云南、海南、台湾、越南、菲律宾和太平洋地区的民族材料及树皮布标本等实物,一并展出。我们尝试利用大量民族学的例子,让远古的树皮布文化再重新的认识。
    2. 国际交流
    把展示对象的地理范围,由南中国大陆以至东南亚及岛屿,作为同一个广域文化的体系去考虑。香港中文大学2000~2002年,获得香港研究资助局的拨款,我们与中国大陆、台湾和越南的学者合作,对东南亚的树皮布石拍进行系统的探索。
    3. 专题突破
    如六、七千前石拍,如何论证其本来功能,更是树皮布文化历史研究的核心所在,也是学术界过去并未有解决的问题。我们综合世界树皮布文化考察后,主要从树皮布制作技术的构造和石拍上破损与微痕的两方面分析,论证考古所发现早期的石拍,是拍制树皮布的工具,得到让人信服的证据。展览中设专题论述,配合清晰石拍微痕照片详细分析,借此让树皮布的历史再次复活起来。
    4. 制布体验
    上述石拍微痕考古学分析,是相当艰深且枯燥的。然而,为了要让普罗大众的市民理解,一同关心树皮布衣服起源的课题。我们更设计了实验示范,展场中由硕士研究生组成的怀土会成员,表演以楮树皮来拍打成树皮布,并让参观者亲身参与制作,制成的树皮布作多种的纪念品,如树皮制成的树皮纸或书签、扇等创意工艺品。由参观者自己把这些制品带回家中保存。
    链接:制作树皮布
    1. 利用石锛剥取树皮连内皮
    2. 利用石锛削去外皮,晾干内皮
    3. 拍打树皮前,需在树皮上喷洒水
    4. 树皮放置在砧上,用石拍拍打
    5. 拍打一段时间后,折叠树皮后再拍打,然后再折叠,直至树皮柔软
    6. 拍打过程中,树皮布需不断加水保持湿润
    纺织布
    现今考古发现最早纺织证据见于近东地区伊拉克的Jarmo遗址中,距今九千年的黏土上压有纺织品的痕迹。中国的黄河及长江流域则在距今七千年前已流行用作纺线用的纺轮,可能利用葛或麻的纤维,以织制衣服。浙江省的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近七千年前的纺织工具,钱山漾遗址发现五千年前的绢片。
    无纺布
    a.动物毛毡缩法衣服。近东地区毡缩法是将动物毛发的纤维集合,放在碱性或酸性溶液中反复挤压揉搓,纤维相互缠绕和毡拼成片状布料,可上溯至距今四至五千年前。中国在周代已有相关的记载。
    b. 动物的皮制成衣服:兽皮和鱼皮衣等,也是人类最古老衣服体系之一。
    c. 植物性树皮布衣服。可能在数万年前已出现。直到十六世纪欧洲文化向世界扩张前,地球各大洲仍广泛生活着穿着树皮布的民族。树皮布文化分布范围亦与桑科植物之分布范围基本上相互一致。一般来说,热带榕属植物、楮树、环纹榕、见血封喉等植物的树皮均可用作树皮衣的制作及使用。
    树皮布活化石——民族学资料
    考古出土是静态的遗物,必须与民族学活生生的数据相互印证。美洲、太平洋及东南亚各地留下极为丰富的树皮布民族学的资料,为理解考古出土石拍功能提供了最重要的根据。
    云南的哈尼族僾尼人叙述,midisahe与bade树皮都可以作为树皮布。海南省黎族制作树皮布的过程,与云南哈尼族人十分相似,海南省白沙、昌江、陵水、乐东及五指山等地,都是树皮布文化的范围。
    台湾地区树皮布文化的传统源远流长,古文献、民族学及考古学均有树皮布文化的资料。台湾发现树皮布石拍的遗址,几乎分布全省的范围,共有三十六处,暗示了树皮布的传统曾一度在台湾岛上有过全面繁荣的时期。就目前所见,台湾的树皮布石拍并非土生土长,更可能是跨越海洋传入岛上的一种外来文化。
    越南Bru-Van Kieu族没有纺织及棉的用语。他们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仍穿着树皮衣服。越南中部山区至今保留了相当丰富过去树皮衣珍贵的实物。
    菲律宾Itbayat岛上居民现在节日期间仍可见穿着树皮衣服。
    新几内亚Manki族没有纺织技术,只有树皮无纺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