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长随”牙牌 明(公元1368年-1644年) 宽5.2厘米,高14厘米 这是明代宦官“长随”出入宫禁的通行证,用象牙制成,一面刻“九宫长随悬带此牌,不许借失、伪造。升迁者改写兑换,事故者缴监。无牌不许擅入宫禁,违者治罪”,另一面刻“严肃”二字。牙牌的上方穿有一孔,可穿线悬挂,使用时系于腰间,以备查验。 洪武初年,朱元璋在内宫设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尚衣监和都知监等“十二监”,每监各设太监一员,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员,从四品; 左、右监丞各一员,正五品;典簿一员,正六品;长随、奉御无定员,从六品。二十八年(1395年),“十二监”的编制和级别略有变化,其中长随的级别升为正六品。“十二监”和“四司”(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八局”(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合称“二十四监”或“二十四衙门”。 此外还有内府供用库、司钥库、内承运库、“十库”、御酒房、御茶房、牲口房、刻漏房、更鼓房、甜食房、弹子房、灵台、绦作、盔甲厂、安民厂、汉经厂、南海子、林衡署、织染所、篦头房、安乐堂、净乐堂、皇城京城内外诸门、宝和店、西山陵坟、御前近侍等名目。 由于明代是皇权高度集中的朝代,在皇帝比较勤快的时候,太监只是在宫廷内干一些打杂的事,权力并不大(朱元璋当政的时候就是如此)。但如果皇帝不理朝政、偏信身边的太监,则太监的权力就可能急剧膨胀,甚至代替皇帝行使权力,直接影响朝政乃至国家的兴衰。有明一代,太监之祸登峰造极,出现了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均为司礼监太监)等为害一时的阉党竖宦,他们广植爪牙、结党营私、专擅朝政、滥作威福、凌辱公卿、竭民钱财,严重地扰乱了正常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加剧了明代的政治腐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