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女乐俑(3件) 北魏(公元386年-534年) 弹琴俑高22.5厘米,歌唱俑高24厘米 1953年陕西西安草厂坡出土 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弦乐器,它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的“石磬”(打击乐器)、“陶埙”(吹奏乐器)远比琴、瑟等弦乐器出现的早,但甲骨文中的“乐”字却被写成“”,表示“乐”是丝弦张附在木器上,可见人们对弦乐的推崇。北朝时,胡乐盛极一时,“琵琶及当路,琴瑟殆绝音”,难道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琴乐真就无人问津了吗?而这组陶女乐俑让人们看到琴乐仍是当时宴饮、娱乐的主要内容。三位女乐俑均头戴十字髻,上身穿交领短衣,下着长裙。三人呈跪坐姿态,一人高歌,二人抚琴伴奏,带给人们一幅悠然、恬静的画面,说明琴乐在北朝并不罕见。 北朝时的庾信曾写下“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证明琴在当时仍是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北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叡“爱玩琴书”。北魏宗室之后元顺将弹琴、读书、写作视为全部人生。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写山水景物时多次引用琴曲,回忆少年时期更是“提琴命友,嬉娱永日”、“琴歌既洽,欢情亦畅”。 琴音虽不洪亮,但气韵深沉、意境幽深,在含蓄中蕴含着一份超脱,这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为人尊崇。曹魏时期的嵇康(公元224年-263年)曾在《琴赋》中描述琴乐,开始时从容而徐缓地将人们引入意境,高潮时是繁声叠句,句句相逼,令人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结束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或相凌而不乱,或相离而不殊”,“疾而不速,留而不滞”,“微风余音,靡靡猗猗”。这就是嵇康对琴乐精辟的评论,从中可以品味出琴乐特有的魅力。陶渊明在诗篇中常提“乐琴书以消忧”、“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可见,琴代表着一种特殊的文人情怀,也感染了北朝的少数民族,他们为琴乐中的深厚传统文化内涵所吸引,为精致的琴乐所陶醉,这是琴乐在北朝也生生不息、得以流传的原因。 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示人们对此高雅艺术的进一步认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