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骆驼 北齐(公元550年-577年) 高29.8厘米 1955年山西省太原市张肃俗墓出土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河南密县东汉画像砖上曾出现过骆驼驾车的形象,而载物的陶骆驼初见于北魏墓葬,至隋唐时期,陶骆驼已成为随葬俑群中不可或缺的类型。这件陶骆驼昂首挺立,驼背两侧搭着木排条状的毡架,上面装载着丝绢,它是丝绸之路上骆驼的典型形象,生动反映了这一时期丝路商人的生活与骆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丝绸之路沿着西北戈壁的边缘,穿越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诸国,一直到达撒马尔罕、波斯和叙利亚,将地中海沿岸的各大城市与东方联系在一起,即便魏晋之后北方十六国的纷争局面也没能中断丝路上的驼铃声。 驼背上不仅驮载着货物,还承载着商人休息停留所用的移动房屋—毡帐。它便于拆搭,适宜移动,可以挡风避雨。小小的毡帐被雕塑家所捕捉,他们将毡帐的支撑架子如实地雕塑在驼背上。那一个个木排条就是支撑帐篷的毡架,它是由若干细木杆编制而成的网状圆形转壁,可以折叠张合,既利于拆卸,又便于搬运。行路时,这些架子被安放在驼背两边的货物下面;使用时,从驼背上卸下来,置于地面支撑开,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搭建起一座临时居所。毡帐折叠起来虽然体积小,但支开后使用面积却很大,冬暖夏凉,是丝路商旅的必备生活物品。 商人与骆驼的特殊情感,被艺术家们融入陶俑作品中,陶骆驼作为随葬品被置于墓葬中,伴随着主人的灵魂继续西天之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