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石经残石 残高113厘米,宽51.5厘米,厚15.7厘米 魏齐王正始二年,也就是公元241年,曹魏政府在洛阳南郊太学讲堂西侧树立了28块石碑,碑上刻写了《尚书》、《春秋》两部儒家经典,这些碑文后来被称为“正始石经”。 政府为什么要将经文刻在石碑上呢?这还得从汉代说起。我们知道,自从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后,儒家经典就具有了神圣的地位。一个人想要做官,通晓儒家经典是主要条件。于是上自公卿、下至普通士人,都以刻苦研习《诗》、《书》、《礼》、《易》、《春秋》作为人生的重要事业。可是当年秦始皇搞了一次全国性的“焚书”活动,烧毁了大部分书籍,到了西汉初年,儒家经典已经很难看到了。多亏一些上了年纪的读书人,他们依靠自己的好记性,将儒家经典默写下来,再加上各地残存的书籍,大体上恢复了经文的原貌。但各人的记忆并不相同,各地的记录互有差异,对经文的解释更是大相径庭。而且,儒家是讲究口耳相传的,在一代代不同师生的传递过程中,同一本儒家经典往往会出现许多种模样。到了东汉灵帝的时候,士大夫们觉得有必要搞一套官方版本的儒家经典了。当时最有学问的学者蔡邕就给皇帝上了一封奏疏,主张统一“五经”的文字,并得到了许可。于是,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在蔡邕主持下,众多大学者一起参校各种经书,最终确定了一个权威版本,由蔡邕亲自书石,镌刻了46块碑,于光和六年(公元183年)立在全国最高教育机构—洛阳太学的讲堂前,这些石碑上的文字在历史上被称为“熹平石经”。 可惜,汉朝很快就衰落了,汉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太学也在战火中被摧毁了,“熹平石经”更是成了一堆石块。曹魏建立后,重视文化的皇帝恢复了太学,开始整理“熹平石经”的碑石,并刻写新的经石作为补充。与汉代石经不同,这次仅刻写了《尚书》、《春秋》两部经书,而且是用篆文、古文、隶书3种字体书写的,篆文是指秦代通行的小篆,古文是指先秦古经中的文字,隶书则是当时流行的文字,这些碑石也因此被称为“三体石经”。 “正始石经”历来受到重视,从北朝开始,石碑被多次迁移,屡遭损毁,现在只剩下了一些残石。1922年,盗掘者在洛阳太学遗址挖出了一块最大的残石,共有1800余字。他们嫌转运不方便,就将它再凿成两半。残石的一半辗转漂移到了现在的河南博物院,另一半就是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这块碑石。 ( 王抒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