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生 按照科学发展观关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精神,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积极推动向全社会的免费开放,为公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效益。据日前有关报导,2008年有2.56亿观众走进博物馆,2009年上半年已达2.83亿人次,随着2009年底全国2500所总量中的1450个博物馆加入免费开放行列,相信2010年博物馆观众量还将有明显、持续、大幅的攀升。报导称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强调博物馆要从数量增加向质量提高的方向积极转变,特别提及日本大约人年均3次以上进入博物馆的数率。 笔者这里还有另外两组数字,一是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08年国内旅游达17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8700亿元。其中陕西省国内游客接待量905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61亿元。二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3.38亿,宽带网民达3.2亿,手机上网用户达1.55亿。 两相对照,不难看出:公众文化休闲娱乐旅游等多元选择背景下,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参与度和社会贡献率相对有限,其休闲体验教育服务拓展空间很大。我们一直在努力保护、揭示、传承的已经或正在消亡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形态是否值得付出钱和时间来回味、体验依然是一个问题。对此我们需要自觉的、负责任的自省,需要透视和平视,这是一种时代担当:尽可能的说清历史,让历史活起来,和老百姓亲近起来,成为常态生活的一部分,一代代的把文脉精髓传承下来。 一 北京奥运会的两首主题曲“北京欢迎你”、“我和你”和博物馆业当下的况味很是吻合,敞开大门,热诚欢迎,服务质量、教育效果、社会效益如何还得看心连心的真经怎么念?公众参观量上得去、稳得住、热得久才是硬道理。实现这个目标,首要的是让公众明白接受博物馆教育是自己的义务和权力。 人们都渴望美好的生活,生活质量的提高某种意义上是通过讲究消费来表现的,任何消费行为对消费者而言都是心理上愿意、经济上能够、社会责任上应该的统一。从公共文化管理服务角度而言,更为看重的是文化消费的物质性、精神性、目的性、经济性、道德性、质量性、自觉性、强制性、层次性、专业性等特征中的主旋律(社会责任)属性,这是博物馆社会存在的前提。这个主旋律弘扬的是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主流思想、价值取向等集合形成的国家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界定主旋律要看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民生活幸福、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个体消费者有义务、有道德、有责任接受博物馆主旋律教育。比如1945年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即在台举办文物特展、推行国语。时任教育部长朱家骅有言“台湾人民对过去多一分认识,对将来就多一分团结。”特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古代日本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移接中华文化演变而成的;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更是巨大贡献。这种主旋律灌输教育就是固守文化阵地,清除殖民文化,维护文化传承,提升文化感染力,加强精神纽带,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朱自清先生在西南联大所著《经典常谈》序言中说“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有义务接触本国的经典”。所以从人文化成意义看,博物馆保存的是公共记忆之经典集大成者,展示的是我们这个族群、民族的谱系。文化寻根、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情感是理解各种社会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的钥匙,因为大家都是有根的人。中国人虽然多没有真正意义的宗教信念,但还是知道敬天法祖的,当现实中存在某种空缺时,就会主动走近历史,通过对某个地域某个时期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尊重,想知道这个地方、这里的人、这里的生活是怎么改变的?会思考这些又和自己有着什么样的关联?这样,历史就成为个人的历史,成了对个体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诚如马克思所言“整个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见《马恩选集》第一卷),博物馆在透过文物解读历史时看的还是最本质的人性、人情、人生、人世、人道,和历史进行精神对话本身就是高层次的自我诉求、世相关照,意在解决呈现于现时心灵的症结和问题,帮助人发现自己,改进生存空间和生活质量。 当然,这种对生活和历史本身的理解的深度效果更多取决于参观者的素养和阅历,当文化素养、人格气质相近于同一条基准线时,理解与沟通就不会困难。博物馆工作的意义之一就是致力于这条基准线的提升,这是一个需要时间来培育、积累文化习惯的过程,由勉强到习惯,习惯成自然。不是一定要把个体参观者变成思想者,但是整个民族要懂得思考的意义,这就是博物馆的贡献。要在塑造公众的同时,与时俱进,转变、重塑博物馆新形象,发挥博物馆文化教育的软实力作用,让这种同化性力量成为日益重要的社会整合力量,使博物馆文化教育消费形成社会时尚。 恩格斯说过“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 (见《马恩选集》第四卷)。从人性基本需求看,参观者有获取历史文化知识的要求,文物作为历史的真实物证比其他历史解剖方式更具可信性,可以得到比以往更为丰富的信息或者不同的事实,甚至大相径庭的概念,争议性历史、差异性文化、探秘性体验更有看点。文化消费往往有“高尚”、“品位”、“知性”等诸多社会性定位或附加的象征性意义,这种虚拟价值成了消费者用来诉说自己的“语言”标签,在博物馆宴请会谈、馈赠亲友文物艺术礼品等俨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呈现出一种雅致的、使人艳羡的格调或“范儿”,至少看起来有修养。 博物馆好比历史留下的一面镜子,只要关注,就能借鉴到自己所要的东西。收获越多,认识越清醒,有助于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道德评价。更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哲人,启迪心智,净心澄虑,每隔一段时间的造访都是最好的精神状态调整。我想,当人们明白博物馆在自己生活中的角色、意义时,感受到博物馆对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变化时,不妨走进博物馆体验一番。 二 免费开放的社会背景、繁荣多彩的文化环境、经济生活的稳定提升构成了博物馆与老百姓零距离接触的环境氛围,加之调适心态的需求、自身具备的文化认读能力、行为状况上参与意识的增强,自觉走进博物馆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可怎么还迈不过那道看不见的坎儿呢?按照舆论动力学、社会行为学的观点,关键在于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否发挥了消费欲望助推器、放大器作用?如何有效组织引导公众?来博物馆看什么?怎么看?这一系列以前少有用心的问题而今却是不得不面对的日常功课。欣喜的看到在文物出版社2008年推出的《博物馆免费开放参观指南》一书给出了部分回答,一些积极的、探索性的市场营销实践如植入性广告所带来的名人影响力的应用、概念性广告经典流传的文字魅力、热点焦点卖点的制造与因势利导等回馈效果明显,一经组织起来的公众正表现出不断放大的趋同效应。我们有责任为满足老百姓并不高的文化需求创造更好的条件,不必过度担心、甚至抱怨由此引发的博物馆服务的诸多不便和压力,刚刚享受到一丁点儿文化权益的老百姓会对我们的工作报以宽容甚至为自己的扎堆凑热闹而害羞,这就是文明教化的力量。 笔者以为博物馆工作方向是“格物致知”、“经世致用”两大主题。前者围着物象转,实事求是的开展理论上的科学认知或探索研究,工作意义在于拓宽学术领域、深化认知层面、填补研究空白、推翻原有结论。后者工作展开基础则是应用科学研究,是回答实际困惑、解决重大问题、创新运行机制、改变操作方法,与实用性挂钩,与经济利益贴近。当代博物馆发展的向度表现为整体与社会发展同步驱动,维度表现在由内到外扩散延展的边际效应,工作的基点、重点是发挥社教职能,一切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其研究对象有所侧重的转移到消费者和消费市场。无论是对消费者个体的一次性服务还是对消费者群体的持续性服务,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重在帮助观众体验学习,自助式的DIY(Do it yourself)模式是较为采用的参观方式。 教育是文化传承、交流、创造的重要媒介,博物馆教育目的是培养形成国民文化习惯,从学生抓起见效最快、意义最大。2007年陕西省教育厅、省文物局在全国率先联合发文《关于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其基本举措是结合学校教学大纲设计,有针对性地选择博物馆和藏品实施教学。目前国内有条件的博物馆已开始在展厅之外为未成年人专设教育活动区域以丰富不同于学校教育的真实体验,极大地培养了孩子们的探索精神,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教育职能的普及性发挥方面,我们需要向西方博物馆大力学习。他们的图书资料室、学习讲座、小剧场常年对外开放。著名的法国“博物馆之夜”活动,包括影院、音乐会、剧场、歌舞厅、餐饮业、艺术品鉴、学术研讨一起加入,类似于我国的庙会节庆活动,这种集群式文化施教的影响力要较之常规深远得多。 网络和手机短信话语平台的便利性和庞大用户群已成为最佳信息广告传输介质,具有分散、多点、互动、海量、无界辐射的特点,由于其发布信息的科学性、严谨性、原真性、直观性等问题,这个平台对博物馆潜在观众而言永远不能替代真实的博物馆体验,但对博物馆兴趣者的参观质量起到了预先重点关注、同步互动有效、观后回味深刻的作用。同时有助于馆方了解游客心理、知识、服务等方面需求,及时改进相关工作。要发挥这一“器用”正效应,归根结底在于博物馆自身的努力程度及文化、价值的导向掌控力。 博物馆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博物馆展品资源及其文化内涵。精美文物、数量品类、内涵价值占全了一定会做到触目动心、过目不忘。可是精美的文物也总是稀缺,许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常年是在国外辗转展出的。寻常文物做出好文章需要创新的视角、语式、载体来诠释历史,努力实现生活形态、心理状态的共鸣和改观。这种理想的观览可谓赏心悦目的视觉生活,公众在一个有深度、有想象、有智慧、有诗意的空间内,调动了全部视觉、听觉、触觉、幻觉,这种完全私人化的感性与情境诉求所引发的文化感悟和感动,创造了值得深度回忆的体验。在若干时空里建树由第一到唯一的展示理念和品质,推出大陆版《博物馆之夜》等不会永远是一个梦,博物馆人必须殚精竭虑、创新变法、追求卓越了。 三 最后就当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思考的有关博物馆事业安全健康发展的两个长期性、战略性问题略陈管见: 其一、从博物馆弘扬国家意识形态的阵地作用来看,博物馆承担着传播多元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政治任务。特别在当前境内外敌对势力、社会不和谐不安定不确定诸多因素环境下,博物馆面对政治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颠覆、学术邀访资助的政治背景、公共场所安全、外展外交斗争、文物损毁追索法律援助等问题,时刻处在斗争第一线,须保持高度警惕。众所周知,西方国家的博物馆意识形态传播在于输出文化霸权主义、彰显英雄主义,总是以人类、环境的救世主自居,潜移默化的树立自己是世界领袖、文明国度的形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平崛起、共建和谐世界的进程中,我们的博物馆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冲击、对接当代博物馆主流思潮、创新文化发展模式、展现东方文明魅力?这一战略性课题亟待各位同仁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植根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全心全意的“三贴近”服务人民、坚守遗产保护文明传承的阵地、促进世界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和认同、在全球化语境中享有中国话语权是我们的荣誉担当。 其二、免费开放是公共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公共利益的形式之一,最终建立的将是文物国有主权前提下社会力量多元参与博物馆管理经营的市场化模式,表现为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的国退民进、公办民营。已经开始的博物馆资质等级制将取代中国特色的行政级别,去行政化在省级宏观管理上表现为简政放权,协调服务,各类专业委员会功能真正具有决断性。基于文化特色、性质互补的馆际之间帮扶交流、互设观察员机制将极大促进业内的共同提高与进步。《陕西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绩效考核暂行办法》等的出台表明:一套科学的、综合的社会评价体系的逐步建立、完善将对博物馆现行运营体制机制予以全方位冲击,区域中心型博物馆要走在改革创新的前列,渐进式改革的大幕终将拉开。我们每个博物馆人都将面临社会化的抉择,生存还是毁灭绝非危言耸听。窃以为,还是需要一点盛世微言的,微言里面往往是有些大义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