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一个另类的博物馆--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

http://www.newdu.com 2017-11-08 汉阳陵博物馆网站 佚名 参加讨论

    在新一轮的博物馆的建设热潮中,一个投资9000多万元,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真是不值得一惊一乍。因为,这种充其量只能算中等的投资与建设规模,首先就很难满足当今社会多数民众以及业内人士对于大型现代化博物馆的心理期待。但是,当你走近它,顺着迂回曲折的斜坡门道深入地下,乃至穿上塑料保护鞋套,小心翼翼地在一架悬空的玻璃廊桥上穿行,一条条已经发掘或正在发掘清理的从葬俑坑和坑内那些散发出历史幽光的文物就在你的眼前和脚下。此时,你不能不为它异乎寻常的遗址保护展示方式与手段而感到惊奇,甚至产生一种心灵深处的震颤,不仅是因为那些古代的武士俑群和成群结队的动物陶塑,更为人们为保护这些古迹所发挥出来的奇思异想、心智谋划。毫无疑问,作为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地下遗址博物馆,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在我国乃至世界博物馆的族群中完全属于一种另类别样的构思与风格。如今,这座新型的博物馆即将落成开放。对它优劣得失的最终总结和评价,也许尚需较长的时日。但此前的2005年10月20日,在它尚未完全竣工的时候,参加在古城西安举行的世界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的上千名中外专家学者已经先睹为快。尽管人们的视角不同,语言表达方式各异,但是我们能够听到的有关对这个博物馆的最多的评价就是:“奇迹”,“真棒”,“壮观”,“漂亮”,“非常有趣”!世界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佩赛特先生的题词是:“祝贺,这是一项杰出的成就,是其他古遗址的楷模”。我国著名文化遗产专家、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的评价是:“设计科学,保护周到,祖国瑰宝,后辈永葆”。而著名文物保护专家、91岁高龄的郑孝燮老先生则在留言簿中写到:“国宝保护与现代展览技术结合,历史文化风貌和谐。”他还饶有风趣地说,“这是一出很好的新编历史剧,一出新编秦腔戏。”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一个尚未完全竣工的古迹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已经赢得了来自世界的一片喝彩之声!
    背景与资源──一个巨大的文物宝库
    汉阳陵位于西安以北大约20多公里渭河北岸的二级台塬地上,是西汉第四位皇帝景帝刘启与王皇后同莹异穴的合葬陵园,始建于公元前153年。在咸阳原上的西汉帝陵群中,它雄居最东。这里地势高亢平坦,泾河蜿蜒于北,渭水奔腾于南,两河在陵东不远处交汇,阳陵居两水之间,形成一种挟双龙而东向的气势和“泾渭分明”的独特景观。在苍凉厚重的黄土台地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突兀雄浑。两千多年来的历史积淀和岁月洗礼,造就出汉阳陵“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壮阔与沧桑,使其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与科学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对于汉阳陵的考古调查始上个世纪的70年代。1990年以后,伴随着咸阳国际机场专用公路的修建,考古工作者开始对这里进行大规模的随工清理和考古勘探。从已经公布的考古资料看,应该说,在西汉帝王陵园的考古发掘、勘探调查和研究工作中,汉阳陵是目前工作最为深入周详,成果最为显著的一个。这些考古研究成果,正在为学术界所广泛关注和引用,成为科学工作者破解西汉帝王陵寝制度和丧葬文化的重要资料。
    现已初步探明,整个汉阳陵占地大约二十平方公里,主要由帝陵陵园、后陵陵园、南区从葬坑、北区从葬坑、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刑徒墓地以及阳陵邑等几部分组成。帝陵坐西朝东,封土高约31米。宽约110米的司马道平坦如砥,向东延伸7华里直达陵邑──那里曾是富豪云集、商贾出没的繁华所在,为我国最早的小城镇建筑遗址之一。而司马道东部两侧又密密麻麻排列着汉代不同时期王侯将相和文武百官的陪葬墓园,计有大小和规格不等的墓葬近万座,一如当年天子临朝时大臣位列两班的威仪。在帝陵陵园四周则规矩分布着后陵、南北从葬坑以及不同建筑基址。已探明的各类从葬坑达190多个。这些从葬坑内埋藏品极为丰富,或为披坚执锐、英姿勃勃的武士俑,或为宽衣博带,秀姿绰约的仕女俑,或为身遭斧钺,神情诡秘的宦官俑,或为成群成组、栩栩如生的猪、马、牛、羊、狗、鸡等动物陶塑,或为品类繁多的各种生活器具和兵器,其象征意义显而易见。虽然,就整个陵园的埋藏来说,目前正式考古发掘的面积还非常有限,但是依据已有的考古勘探成果和古代“事死如生”的丧葬礼制推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里埋藏着一个巨大的文物宝库。那神秘莫测的地下王国正是两千多年前文景盛世的翻版和再现。
    为了切实保护好汉阳陵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为了合理利用这一文化资源,上世纪90年代,陕西省人民政府将这里确定为陕西汉代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核心区域,并投资1、2亿元,征用文物保护用地约3000余亩,使得汉阳陵成为当今国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汉阳陵保护与利用规划》所确定的长远目标,在全面深入做好陵园勘探调查的基础上,这里将最终建成大型的国家遗址公园,建成古遗址保护、研究和展示的综合示范区。而近期的目标,是首先建设一座现代化的遗址博物馆。于是,遗址保护展示厅的建设开始拉开了序幕。
    大胆选址----万岁脚下动土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太岁头上动土”。将这句成语稍作改动用来形容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在选址问题上的重大抉择,可谓是“万岁脚下动土”。
    众所周知,当博物馆建设项目一经确立,选址就成为至关重大的首要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博物馆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更与周边整体历史与自然环境能否和谐共生息息相关。一般来说,遗址类的博物馆和保护展示建筑的选址由于受到遗址本身不可移动属性的限制而往往少有余地。但是,对于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来说,依然面临着重大选择。
    考古发掘和勘探资料表明,已知汉阳陵陵园内有大小不等的外藏坑190余个,它们主要分布在帝陵陵园、后陵陵园、陵园南区、陵园北区以及两座贵妃陪葬墓周边。而经过正式考古发掘的主要是陵园南区和帝陵东侧的部分外藏坑。从出土文物判断,围绕帝陵的81个外藏坑在众多外藏坑中地位和等级最高,极有可能象征着当时西汉王朝中央官署的“九卿”机构。1998年考古工作者对位于帝陵东侧、司马道以北编号为DK12-21的10个外藏坑进行了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包括文吏、武士、男女侍从、宦者等各种身份的陶俑,各类陶塑家畜,原大或缩小为三分之一的木车马,各种质地的生活器具和兵器以及粮食、肉类、纺织品等生活消费品,可谓种类齐全,洋洋大观。尤其是坑内出土的“宗正之印”、“太官之印”、“永巷丞印”等有文字的印章、封泥,足以证实这里代表当时的“宗正”和“少府”所在。这一重要发现对于西汉帝王陵寝制度以及西汉中央官署机构的设置与职掌研究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而保持并展现遗址的原真状态又避免发掘现场的暴露现状,不仅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遗址的保护问题,而且也有利于专家长期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工作。此外,直逼两千多年前西汉王朝中枢机构和宫廷生活的现场感受也必将大大增强它的观赏效果。于是,经过国家文物局多次组织的权威专家论证,一个大胆的选址决定作出,即在DK12-21的10个外藏坑原址上建设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这一次,人们真的要在“万岁脚下动土”了。
    毫无疑问,对于整个陵园遗址来说,帝陵封土及其周围环境是最为重要和敏感的保护范围,选址于此,让文物工作者和建筑设计单位不得不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由于紧邻帝陵封土,如何保持帝王陵园原有的自然与历史环境风貌?基础深开挖过程中如何防止陵体的坍塌和位移,并消除陵体对于建筑物形成的水平侧压力?遗址区占地面积较大,10个俑坑长短不一,最长者达93米,如何保持遗址区的整体气势,避免建筑结构对遗址区的分割?如何克服在陵体一侧和外藏坑遗址上施工所受到的各种限制因素……也许这个项目太富有挑战性,反倒激发了设计者的创新激情。几度寒暑,春去冬来,所有参与设计的人员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对方案进行了无数次的筛选、修改和完善。为了达到践行我国和国际古迹遗址保护的准则并切实保护好遗址本体及其环境风貌的共同目的,力争创造出一个遗址保护与展示完美结合的典范,经过不断磋商,建筑设计师和文物保护工作者在方案的关键环节选择上终于达成共识:即对陵体和俑坑进行必要的加固和支护;采用大跨度预应力梁门式跨内吊装方案;建设一座全地下保护展示厅,而建筑顶部则覆土植草种树,恢复陵园原有的历史环境风貌和自然景观。
    今天,当我们站在帝陵脚下,一眼望去,松柏团簇,绿草如茵。有谁能想到,在我们的脚下竟然掩埋着一个宏大的艺术宫殿---历史文明和现代科技之光正在这里交相辉映。
    科技保护----让遗址回归原始环境
    称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是一座现代化的另类的博物馆毫不为过。这不仅体现在建筑设计上为保护遗址风貌,弃宏大而就“无形”(无地面建筑形象)的环境保护理念,也不仅体现在内部设施上选用了高科技含量的最新产品,诸如,多媒体技术与幻影光成像技术在辅助陈列中的运用、利用地热资源达到绿色环保和节能效用的水源热泵空调通风系统、方便轻巧的壁挂式残疾人电梯以及光纤和LED等先进光源组成的遗址特殊照明等等,最重要的是,对于大面积的外藏坑遗址,这里大胆采用玻璃全封闭的保护与展示手段,努力为遗址创造一个尽可能接近发掘前的原始环境,从而达到有效保护遗址和出土文物目的,可谓是剑出偏锋,别开生面,出奇制胜。
    汉阳陵属于典型的北方帝陵陵园大遗址类型。其主要保护对象为土遗址以及遗址出土的彩绘陶俑、陶器、铁器、铜器、以及动物骨骸与木质彩绘遗迹等有机质文物。实践经验证明,除了人为损毁的因素以外,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是发掘暴露后温湿度的剧烈变化、失水干燥、风化、紫外线辐射、霉菌、尘埃、虫害等因素。一般来说,简单、可靠而又经济的方法就是在完成发掘并提取标本之后,及时对遗址覆土回填。但这种方法显而易见的缺陷就是使得向公众原真展示遗址和考古成果,以及延续对遗址的后期研究成为几乎难以实现的奢望,造成某些重要遗址所蕴涵的历史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和浪费。于是,如何寻求一种古遗址、特别是考古发掘现场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两者相得益彰的最佳途径,就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文物保护和遗址博物馆工作者长期以来一直力图解决的技术难题和孜孜以求的目标。
    1998年,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与斯洛文尼亚政府合作,开始在汉阳陵南区从葬坑8号坑进行局部封闭式保护试验。其基本的技术思路和方法是,在发掘现场,模拟原始的遗址环境数据,采用防腐金属结构和某种特殊玻璃材料对作为保护对象的遗址进行全面封闭。由于这种复合中空的电加热玻璃具有强度大,耐高温,透明度好、可以通电加热防止结露和调节环境温湿度的多种功能,所以,它既可以起到封闭屏障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改善遗址文物的存储环境,也为人们近距离地观赏或研究文物遗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经过长达近7年的实验,已有的检测数据和观察结果表明,在向观众开放的同时,这种封闭保护方式取得了良好的保护效果。尤其是对于控制遗址温、湿度,防止虫害和尘埃与大气污染,减少紫外线辐射和有害霉菌的侵入等方面更是效果明显,遗址环境可控湿度甚至达到98%。
    在长期科学实验和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大面积推广应用了这种封闭式保护技术的成果。整个保护大厅覆罩在10座外藏坑上,用于封闭结构的玻璃达到1900余平方米。其中8座坑被这种特殊的玻璃合围起来,立面玻璃通过金属结构与建筑的底部和顶部相连,使得遗址区域与外界环境隔绝,为人为有效地按照设定的技术参数创造最适宜文物遗址保存的环境提供了空间条件。而为了增强观赏效果,一条宽3米、长60余米的悬空的U形玻璃通道南北向延伸,横跨在一条条俑坑之上。这种方式类似一些海洋公园,让游客穿行在封闭的玻璃管道中去尽情欣赏外面鱼类穿梭畅游的水下世界。当观光者一面踩踏着玻璃前行,一面透过玻璃俯视脚下考古人员的发掘清理过程和出土文物,惊叹和好奇之心油然而生。而对于长度最大,从葬品最为丰富的13号坑,倒L型的玻璃封闭结构直接敷设在汉代土遗址之上,仅在封闭俑坑的端头,设置有供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者出入的双重门道。如此,则完全杜绝了外界不良环境气候对遗址的侵袭和干扰,让文物遗址重新回到发掘前的存储环境,达到了其它保护方式难以达到的效果。正如一位参加世界古迹遗址理事会的欧洲文物专家所说:这种对遗址环境进行全封闭保护展示的方式在全世界都是十分罕见的,中国的成就令人惊叹!
    总结反思----探索未有穷期
    汉阳陵在我国北方帝王陵园类大遗址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长期以来,陕西省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者按照我国和国际古遗址保护的准则与理念,积极在实践中探索遗址保护与展示的最佳途径。针对不同遗址的具体情况,目前在汉阳陵已经采取了多种的保护与展示手段。诸如,建设保护性建筑或构筑物对遗址进行保护与展示;通过植被或其他材料对已探明的遗址进行地面标识显示;对经过考古发掘的遗址进行保护性覆土回填,采取原址平行上移式的作法进行遗址复原展示等等。特别是新建成的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利用全埋式地下建筑形式以及采用特殊玻璃全封闭的保护展示方式,无疑是我国在遗址及其环境保护技术和陈列展示手段方面的创造性探索与实践,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古遗址众多的国家发展遗址类博物馆也具有积极的示范和借鉴作用。同时,通过对该项目的认真总结和典型案例分析,也必将会大大促进我国遗址及其环境保护的深入研究,并进而提出科学具体的保护技术规范与标准。
    当然,这种保护展示方式需要进一步总结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例如,大面积使用玻璃材料易产生照明眩光的问题;地下建筑的通风、人工照明以及特殊玻璃自身的耗电也将会增加未来博物馆的管理运营成本。但毋庸置疑的是,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的成功实践,至少充分说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只要始终如一地抱定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的目标,积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坚持理念变革和科技创新,我国古迹遗址及其环境的保护工作一定能够走在世界前列,创造出不负文明古国地位、令举世为之瞩目的丰硕成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