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和我说起在上海的经历,没人排犹,都非常友好” 当纳粹德国发动反犹浪潮时,英国发表了严格限制犹太移民进入巴勒斯坦的白皮书,美国也对犹太难民关上了国门。这时,天性善良并讲求道义的中国人民和上海这座城市,向犹太难民敞开了大门。 1933年到1941年,大批从希特勒屠刀下逃生的欧洲犹太人,远涉重洋来到上海,总人数达三万。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仍有两万五千位犹太难民把上海当作避居地。仅后面这个数字就超过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新西兰五国当时接纳犹太难民的总和。在德国萨克森豪森集中营改建的博物馆里,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全世界都对犹太人关上了大门,上海是唯一的例外。” 1943年2月,日本在虹口建立“无国籍难民指定区”,西起公平路,东止通北路,南起惠民路,北至周家嘴路。日军强迫犹太难民迁入这个不到1平方公里的难民区,犹太人称为“上海隔都”。在这个隔离区之外,难民必须随身带着一张附有照片和活动区域的通行证,并佩戴一枚印有中文“通”字的金属徽章。如果有人没戴徽章又被日本兵给拦下来了,可能会被投进监狱。 由此,犹太人在上海本趋于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饥荒和疾病肆虐,人身自由也受到限制。“隔都”的街道上,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会传出压抑的哭声……当时上海唯一仅存的英语学校——上海犹太学校,更是受到日本人的管制与监视,学生们被迫学习起了日语。 在艰苦的岁月里,犹太难民和他们的上海邻居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大家同病相怜,奏出了一曲跨文化交流、患难与共的乐章。犹太人与上海人一道生活、一同过中国年、一起分享食物;犹太小孩和上海孩子携手在学校上课、在弄堂玩耍。 让不少犹太难民记忆犹新的是,上海邻居们总会微笑地打招呼,有时还会邀请他们去自己家里吃饭,甚至借房子给他们住。知名生物学家卡尔·贝特汉姆至今还记得当年在中国邻居家吃的一顿年夜饭,“就吃了那一顿饭,我一下子学会了使用筷子”。 还有上千名犹太难民以各种方式与中国人民并肩抗日。当时,有一家犹太工厂被日军指定造手榴弹。老板要求工人们通过缩短引线的方式使其提前爆炸,所以还未等日本兵完全扔出手榴弹就爆炸了。结果,这位犹太老板被日军给杀害了。 虽然战后犹太难民相继离开上海,但在他们内心深处永远存留着一份珍贵的上海记忆。可以说,上海人与犹太人是患难见真情。曾经是上海犹太难民中的一员、后来成为美国财政部长的布卢门撒尔回忆上海的本地伙伴时说:“我们像朋友一样和平共处,这对我来说是美好的回忆!” 曾经的犹太难民后代罗恩重返上海时,还回忆起了父母的爱情故事:18岁时,他母亲在白马咖啡馆做侍应生。一天,父亲和一个朋友走进咖啡馆。“先生,请问您要喝点什么?”母亲用德语问。“我不懂你在说什么。你会说英语吗?”父亲用英语回答。母亲英语生疏,只能找朋友翻译。之后几天,父亲成了咖啡馆的常客。小姐妹说:“他一定是爱上你了。”母亲嘴上说没有,但心里面开始小鹿乱撞。共同的命运和遭遇,让两颗年轻的心越走越近。爱情自然而然地开花结果。2015年,罗恩在白马咖啡馆重新开业仪式上深情地感谢中国人:“父母经常和我说起在上海时的经历,没人把他们当敌人,没人排犹,中国人都非常友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