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智 [中国青年报] 不知为什么,在收到冯天瑜教授的新著《“封建”考论》(武汉大学出版社)时,第一感觉便联想到了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海格立斯的故事:海格立斯来到世上,命运注定要让他经历人间种种磨难。他长大后,练就十八般武艺,负剑下山,闯荡江湖,路过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时,神谕要他为迈锡尼国王服役12年,以完成12件苦差事(亦称大功),然后才能修成正果。最后,海格立斯成功了,从此就住在奥林匹斯山上,成为神。 在这里,笔者无意把作者比作海格立斯,但是,当我读罢全书,掩卷而思,不由感叹:二十多年来,作者沉潜于浩瀚的学海中,既要推翻旧说,又要创制新名,在文献中查找证据,在诸论中考辨,可以这样说,对“封建”的考论,其“劳动强度”一点也不亚于海格立斯业已完成的任何一件“苦差事”。 《“封建”考论》一书不只是感动了我,对我国学术界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是因为:《“封建”考论》的贡献在于破解了一则现代寓言。在现代中国,上至政界要员,下至平民百姓,有谁不知封建就是反动落后的代名词。在学界,称秦至清两千余年为封建社会的“泛化封建观”,在上个世纪30年代定型以来,已经发展为一种“主流话语”,以致人们沿用而不辨。在它面前,天瑜以他的胆识与才气,力排异议。不过,在我看来,是否把两千余年的中国社会(秦至清)以天瑜创制的新名“宗法地主专制社会”(简称“地主社会”)取代习称的“封建社会”,还需汇聚各方贤达之见,从长计议。然新名创制定型有日,在这之前,至少应当听到这样的声音:流行与沿用已久的“封建论”应当受到质疑,由此而生成的这则“现代寓言”必须破解,还其本义,这就是《“封建”考论》一书所要告诉我们的。 《“封建”考论》的贡献还在于对历史学研究,尤其是对中西古代历史比较研究的推动。从史学史的观点看,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天瑜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性,对“封建”诸论进行了回顾反思,不管是中国古代先贤的“封建论”、近代以降政学两界的“封建论”,在这种考论的背后体现出来的分明是作者的批判精神,显现的则是一本关于“封建论”的史学史,独到而又别开生面,后继者是不可能绕开它的。因为回顾是为了一次全新的开始;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创新。 2006-06-0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