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至2000年,秦始皇陵考古队对始皇陵园的内城南门和东、西两侧内外城门,以及内外城间东、西司马道两侧的建筑基址等进行了详细地勘探。勘探的结果已发表①。这是始皇陵园考古的一个重要收获。现根据已公布的资料,提出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门阙遗址概况 (一)内城南门遗址 内城南门遗址保存较好,仍高出地表2~3米。经探测获知基址的平面呈东西向的“中”字形,两端和城墙相连。它由中间的大台基及左右两侧的小台基等三部分组成。大台基东西长45、南北宽18.6米,距现地表高2.4米,距秦地表高4~4.8米。左右两侧的小台基大小相同,东西长均为10、宽8.2~8.4米,距秦地表高2.8米。小台基与中心台基的连接处呈梯形。东边小台基的南侧夯土断面上暴露出一段残长3.4(原长应为10米)、宽3米的廊类建筑遗存,上面堆积着瓦片。整个南门遗址上部覆盖大量的板瓦、筒瓦及红烧土、炭迹等物②。 (二)内城的东门和西门遗址 1.内城东门遗址 内城东门遗址是个呈南北向长方形的台基,南北长77、东西宽23米,两端和城墙相连。在大台基南边相距21米处,有一小台基突出于城垣基址的东侧,长、宽各8米。在大台基的北边相距22米处,有一东西长8、南北宽6.2米的小台基突出于城垣基址的东侧。以上三个基址以城墙和廊相连,构成有机的整体,成为门、观(阙)结合式的建筑架构。该遗址的上层破坏较甚,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农民平整土地时曾发现石柱础4件及大量的板瓦、筒瓦残片,至今两个小台基上仍残存0.3~0.5米厚的瓦片及烧土的堆积③。 2.内城西门遗址 内城西门遗址的形制与东门大体相似,亦由中央的大台基及左右两侧的小台基等三部分组成。大台基南北长77.4、东西宽22.8米。大台基的南、北两侧相距约20米处,各有一个小台基突出于城墙西侧。南边的小台基东西长7、南北宽8.4米;北边的小台基东西长7、南北宽8.2米。小台基与大台基间以城墙相连,城墙的两侧有长廊及石散水等遗迹④。西门遗址上曾出土石门槛1件,上刻“甲百八”三字,另外出土壁柱石础多件(多散佚,现存4件),以及大量的板瓦、筒瓦及瓦文。 (三)外城的东门和西门遗址 1.外城东门遗址 外城东门遗址的形制与内城东门大体相似,亦由中央的大夯土台基与左右两侧的小夯土台基等三部分组成。中央的大台基南北长77、东西宽22.4、高出秦地表1.68~2米。大台基的南、北两侧相距约20米处,各有一小台基突出于外城墙的西侧。南边的小台基东西长6.7、南北宽7.6米;北边的小台基东西长6.7、南北宽6.4米,高出秦地表0.83~1米。小台基与大台基间以城墙及廊相连。遗址范围内有堆积厚0.3~0.6米的瓦片及红烧土、炭迹等。大台基上发现平铺的一块大石板,长、宽各1.3、厚0.2米⑤。 2.外城西门遗址 外城西门遗址的形制与外城东门相同,亦由一个大台基及两个小土台组成。中央的大台基南北长78.2、东西宽22.8米。大台基的南、北两侧相距约20米处,各有一个小台基突出于外城西墙的东侧。南边的小台基东西长7.2、南北宽7.8米;北边的小台基东西长6.4、南北宽7.4米。小台基与大台基连接的方法与东门相同。遗址范围内亦有大量的建筑遗物的堆积⑥。 (四)东侧内外城门间的建筑遗址 1.东司马道 陵园东侧内外城门之间有条东西向的司马道,长173、宽113米。路面上的踩踏层厚薄不一,中间宽约18米的区域内,踩踏层厚30~50厘米,其余部分踩踏层厚5-10厘米⑦。 2.东司马道两侧中部的三出阙遗址 司马道两侧中部各有一座平面略呈甲字形的阙址,二者南、北相应成为一组。北侧的阙址,东距外城东门77.5、西距内城东门81.5米。阙址南北长45.9米,南端宽14.6、北端宽4.6米。由南向北依次大体可分为面积不等的三个区间,第一区南北长27.8、宽14.6米;第二区南北长8.3,东西宽10.8~7.2米;第三区南北长9.8、东西宽4.6米。第一区的夯土台基较二、三区高0.6米。由上可知第一区为主阙基址,二、三区为两个子阙的基址,三者组成三出阙。 司马道南侧的阙址,形制与北阙基本相同,平面近似甲字形,南北通长46.9、北端宽15.3、南端宽3.2米。平面结构由北向南可分为大小相次的三个区间,一区南北长26.5、东西宽15.3米;二区南北长11.12、东西宽10.56~6.39米;三区南北长9.28、东西宽3.2米。该遗址夯土厚1.1米,周围有大量的瓦片堆积,亦为三出阙的基址⑧。 3.东司马道两侧的廊庑基址 东司马道的南、北两侧各有一组廊庑类的夯土基址,基址的东、西两端分别与内外城门两侧的小夯土台基相连,中部与司马道两侧对峙的一对三出阙遗址相接。司马道北侧的廊庑夯土基址,东西长136.6、南北宽2.8~4.8米。其北侧平直,南侧有三处内凹,两端分别与内外城门北侧的小夯土台基(观)相连。基址上有零星的建筑遗物,夯土基址厚1~1.2米,东段厚1.5~2米。 司马道南侧的廊庑基址的西部保存较好,东部残缺。西部的夯土基址呈“中”字形,东西通长45.7米,中部长30米的一段宽13.5米;西端长4.5、宽4.6~5米的一段,与内城东门南侧的小夯土台基(观)相连;东端的一段东西长11、南北宽5.2~5.4米。由此基础向东直至外城东门南侧的小夯土台基(观)之间的廊庑基址,已遭破坏,仅存断断续续的残迹。遗址的上部覆盖着厚0.3~0.4米的瓦片、红烧土、灰烬等遗迹⑨。 (五)西侧内外城门间的建筑遗址 1.西司马道 始皇陵园西侧内城门与外城门之间的司马道,东西长187、南北宽118米,上有断续的踩踏面遗迹,因受后期水冲刷和平整土地的破坏,踩踏面不完整。 2.西司马道两侧中部的三出阙遗址 司马道两侧中部距内城西墙90米、距外城西墙85米处,有一对左右对峙的三出阙遗址,两阙的间距29米。南侧阙址的平面近似甲字形,由三个大小相次的夯土台基组成,通长44、宽5~15.5米。第一个台基南北长29.5、东西宽15.5米;第二个台基南北长12.5、东西宽8.5米;第三个台基南北长7、东西宽5米。第一台基为主阙基址,其余两个台基为子阙,三者相连成为一组三出阙。基址上有大量瓦片、红烧土、炭迹等堆积。司马道北侧的三出阙基址的形制、大小与南侧的三出阙大体相同,已残缺[10]。 3.西司马道两侧的廊庑基址 司马道南侧距内城西墙29.5米处,有一东西向长方形的夯土台基,东西长33、南北宽19.5米,此为廊屋即庑的基址。大型台基东、西两端各有一条宽4米的长廊夯土基址,东边的廊东西长约20米,末端与内城西门南侧的小台基(观)相连;西边的廊东西长116米,末端与外城西门南侧的小台基(观)相连,中部与南侧的三出阙相连。 司马道北侧距内城西墙38米处,亦有一东西向长方形的夯土台基,东西长38、南北宽14.5米,此为庑的基址。大台基的两端各有一条宽7米的长廊夯土基址,东边的廊东西长31米,末端与内城西门北侧的小台基(观)相连;西边的廊长约109米,末端与外城西门北侧的小台基(观)相连,中部与司马道北侧的三出阙相连。遗址的上部亦有瓦片、红烧土、炭迹、灰土等遗迹[11]。 二、对始皇陵园门阙遗址的几点认识 (一)门阙的形制 上面把始皇陵园内城南门、东门、西门与外城东门、西门遗址的情况,以及陵园东、西两侧司马道两旁阙址的情况,分别作了介绍。根据上述遗址的平面布局,可知秦始皇陵园的门阙有两种不同的形制:内外城的东、西门及内城的南门等五处遗址,是属于门、阙合一形制的门阙;陵园东、西城门间司马道两侧中部的阙基,是独立的三出阙。内城南门的门阙又与内外城东、西门阙的形制有所不同。 1.内城南门的形制 内城南门阙,是由一个主体建筑及两侧的附属建筑等三部分组成。主体建筑的面积为837平方米(45×18.6米),两侧的附属建筑的面积各约83平方米(10×(8.2-8.4米))。主体建筑位于高出秦地表4-4.8米的台基上;两侧的附属建筑位于高出秦地表2.8米的台基上。前者为主体建筑,后者为两座附属建筑,三者紧密相连构成一组建筑,即门、阙合一形制的三出阙式的南门阙。 主阙和子阙处在高低不同的台座上,高差约2米,二者之间以梯形斜坡台阶相通。因上层建筑全遭破坏,原为单层或重层已无法可知,以理推之应为重层的高大建筑,以与宏阔的陵园建筑格局相适应。关于南门阙门道的情况,明朝都穆《骊山记》说:“自南登之,二邱并峙,人曰此南门也,右门石枢犹露土中”。今石枢及二丘并峙的情况已不存。由此记载可知南门的门道位于南门遗址的中部,即中央台基部位。目前由于该遗址尚未发掘,门道的数目及其布局结构不明。汉长安城的城门每门有三个门道,所谓“三涂洞开”。秦始皇陵园的城门也应有三个门道。 2.内城和外城的东门、西门的形制 始皇陵园内城、外城的东门、西门等四座城门的平面结构基本相同,都是由中央的大型台基及左右两侧的小台基等三部分组成。中央的大型台基与两侧小台基的间距为20~22米,其间以城墙及墙两侧的长廊相连。这四座城门面积的大小亦基本相同,中央的大夯土台基都是南北向的长方形,南北长约77~78.2米,东西宽约22.4~23米。两侧的小夯土台基呈方形或近似方形,东西长6.4~8、南北宽6.2~8米。以上四座城门的大型和小型台基上都堆积着瓦片、红烧土、灰烬等建筑遗迹,外城东门的大台基上发现有石板铺地;内城东门的大台基上曾出土大型石柱础;内城西门大台基上出土有门槛石及壁柱的石础,还有石散水等。说明内城和外城的东门、西门遗址上原来都有大型的门阙建筑。 内外城东、西门的中央大台基部分为城门的主体建筑。大台基两侧的小台基上的建筑为附属建筑,名曰观。主体和附属建筑之间以城墙和墙两侧的廊相连接,从而组成一体。这种结构是在城门的左右辅以双观。《尔雅·释宫》:“观谓之阙。”郭璞注:“宫门双阙”。邢昺疏:“雉门之旁名观,又名阙。”雉门,即城门。由此可知中央大型台基部分是城门,又名雉门;大台基两旁小台基上的建筑名曰观,又名阙。门与观组合一起构成门、观(阙)合一形制的门阙建筑。中央城门上的大型建筑为主阙,两侧的观为子阙,合称为三出阙。 内外城东门、西门的四座门阙与内城南门阙,虽都为门、阙组合式的架构,但有明显的区别。其区别主要有如下三点:一是内城南门的主体与附属部分紧密相连;而内外城东门、西门的主体与附属部分的间距较大,以城墙和长廊把二者组成一体。二是内城南门的主体与附属部分位于高低不同的夯土台基上,高差约2米;而内外城的东、西城门的主体与附属部分的基座高低的差距不大,大体相似。三是内城南门阙属于高台建筑;而内外城东、西门的门阙建筑高于秦地表仅约1米左右,与南门中央主体建筑高于秦地表4~4.8米相比,低3米多,显然东门、西门不是高台建筑。 内外城东门和西门的上层建筑的架构已无法确知,以理推之应为重层或重檐的高大建筑。值得注意的是:在内城西门中央大型台基的南端发现一处高台基址,其西部已残缺,南北长19米,复原后东西宽14.2米。此台基的东侧有两级宽1.6米的台阶,在台阶的外边有一南北长21.6、东西宽0.8米的石散水。中央大台基北端未见高起的台基,根据左右对称的原则,北端亦应有个与南端同样大小的高台。城门中央大台基南、北两端的近似方形的高台,似为城门两侧塾的基址。 另外,内城西门中央大型台基东侧的中部,有两个内凹的槽,南边的凹槽宽6、进深2.4米,北边的凹槽宽4.4、进深3米,两凹槽的间距14.4米。两凹槽间的台基上有南北长10.6、东西宽0.8米的石散水。原简报推测“凹槽似为高台建筑的两处门道”[12]。门道应有三个,此为两个与古制不洽。再者这两个凹槽进深仅为2.4~3米,不像是门道。关于这两处凹槽的作用和性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陵园东、西两侧内外城门间独立阙的形制 始皇陵园东、西城门之间司马道两侧的中部,各有一对南北对峙的阙的夯土基址。形制基本相同,平面结构都近似甲字形,由大小相次的三个台基组成,三者紧密相连成为一体。东、西司马道两侧的四处阙址的大小基本相似,南北通长44~46.9米,大端宽14.6~15.5、小端宽3.2~5米。三个台基中的大台基为主阙的基址,南北长26.5~29.5、东西宽4.6~15.5米。第二个台基南北长8.3~12.5、东西宽6.3~10.5米;第三个台基南北长7~9.8、东西宽3.2~5米。二、三两个台基为两个子阙的基址。三个台基的大小不同,一主两副构成一组三出阙。在司马道的南、北两侧,主阙朝内,子阙在主阙之后,南北相向,均衡对称。阙上部的建筑结构已不可知,推测应为重层或重檐的高大建筑。 东、西司马道两侧中部的阙,独立于内城门之外、外城门之内,和二者均不连属;南、北两阙之间亦无门的结构,仅是个相距20余米的缺口。这种结构形式,为独立的双阙。外城东、西门之外的司马道两侧,是否还有独立的双阙,情况不明。整个陵园坐西面东,东门为正门。以理推之在外城东门之外司马道的两侧亦应有独立的双阙存在。 阙在春秋时已出现,到汉代已十分盛行,除城门、宫殿门外,祠庙、邸第、陵墓的茔域亦可建阙。汉阙的形制有两种:一为独立的双阙,其间无门;二是门、阙合一形制的阙。从秦始皇陵园的考古资料可知,这两种形制的阙在秦王朝时已出现。内城的南门及内外城垣的东、西门的门阙,都属于第二种形制;内外城垣间东、西司马道两侧的阙,属于第一种形制。独立阙与门阙一前一后迭合,可名曰二重阙。 阙是一种高贵的礼仪性建制,《白虎通义》说:“门必有阙者何?阙者,所以饰门,别尊卑也”。阙有三等,即单阙、二出阙、三出阙。一般官员用一对单阙,二千石以上的官员用一对二出阙,皇帝用三出阙。汉代的霍光死后,霍氏僭越在霍光陵域“起三出阙”[13]。秦始皇陵园的门阙,是考古资料中所见时代最早的三出阙的实物例证。 始皇陵园阙的高度已不可确知,汉长安城建章宫的凤阙,一说高“二十余丈(46米)”[14];一说“高七丈五尺(17.25米)”[15]。东汉洛阳南、北宫的阙高“百余尺(约为23米)”[16]。始皇陵园门阙的高度可能高于20米。 4.陵园东、西两侧内外城门间司马道两侧的廊庑建筑 始皇陵园东、西两侧的内外城门间的司马道两侧,各有一条呈东西向长条形的夯土基址,此为司马道两侧的廊庑。夯土基址的宽处为庑,窄处为廊。廊的基址宽4.6~7米,长100余米;庑东西长30~38、南北宽13.5~19.5米。东、西司马道的两侧每侧有庑的基址一处(东司马道北侧庑的基址残缺),距离内城垣较近。庑的两端和廊相连,廊的中部与司马道两侧中部的三出阙相连,廊的两个末端分别与内外城门两边的观相连。也就是说在东、西司马道的南、北两侧各有一道廊庑式的建筑,把内外城门两侧的观(又名阙)与司马道两侧中部的阙三者连为一体;同时廊庑又是司马道两侧的屏障,使司马道变成封闭式的复道。 司马道两侧的廊庑,古代又名罘或曰曲阁。《汉书·文帝纪》:前元七年(前173年),“六月癸酉,未央宫东阙罘。颜师古注:罘,谓连阙曲阁也,以覆重刻垣墉之处,其形罘然,一曰屏也。”《释名·释宫室》:“罘在门外。罘,复也;,思也;臣将入请事,于此重复思也。”这是从礼制的角度解释罘的功能。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司马道两侧廊庑的作用:一是连接前、中、后的阙使其成为一体,在建筑格局上显现出大小、高低与虚实、明暗的对比,艺术效果显得既整齐、宏伟,又变化多端。二是廊可采用两侧敞露,或用直棂窗,以扩大空间和视野。三是借助廊庑形成的封闭空间,同时具有安全和防风沙的作用,也与中国古代的礼教制度相一致。这是秦和先秦陵园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在建筑史和陵园史的研究上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5.始皇陵园城垣两侧的廊 秦始皇陵考古队于1999年的考古勘探中,在内城南墙的两侧发现连续的廊房及石散水等遗迹,次年进行了局部试掘,在内城南墙与西墙的夹角处以及内城南门两侧的城墙上,各开了一个试掘方。通过试掘获知:城墙、廊、散水三者处于同一夯土基址上;三者的横断面呈“凸”字形,中间高起的部分为城垣的墙体,宽3.5米;墙体两侧低下部分为廊,宽约1.45~1.48米;廊外为石散水,宽0.93~1米。遗址上堆积着大量的瓦片,廊内侧的墙壁上发现有草拌泥及白粉的墙面,局部有彩绘残迹[17]。 内城中部一东西向隔墙的左右两侧堆积着大量的瓦片、红烧土、炭烬等遗物。从其东端的横断面上,显现出墙体及两侧的廊、散水亦呈“凸”字形,墙体宽3.5、残高1.5米;墙两侧的廊宽1.4米,鹅卵石铺的散水宽0.9米。内城北墙的左右两侧有残瓦片、红烧土、灰土的堆积厚约0.3~0.5米。这说明内城北墙的两侧好像也有依墙建的长廊。在内城的西南角发现西墙内侧的一段长廊由南向北延伸,长度不明。内城的东墙在东门的两侧各有一段长约20米的长廊,其余部分情况不明。根据勘探获知:内城四周的墙基均宽约8米,而墙体的宽度仅3.5米,基址的余下部分当为廊和散水。也就是说内城的四周均有依墙建的廊,这样在整体布局上才整齐和均衡、对称。 秦始皇陵园墙垣的两侧建廊,为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廊本是宫廷、邸第主体建筑两侧或四旁的附属建筑。《说文新附·广部》:“廊,东西序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上》:“高廊四注,重坐曲阁。”颜师古注:“廊,堂下四周屋也。”从汉代的画像石及陶质庭院房屋模型等形象资料,可看到有的主体建筑的四周环有墙垣,墙垣的两侧或一侧筑有环廊,形成廊院式的布局。也有四合院或三合院式的建筑,在房屋旁角之间,通过墙和廊的连接组成封闭的整体。 秦始皇陵园城垣附有廊房,是模仿宫城的建制,也是中国传统的廊院式建筑格局的继承和发展。这种建筑布局的长处:通过陵园四周的墙垣和环廊,把城四面的门阙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周封闭、戒备森严的环境氛围,以显示墓主地位的高贵与无上崇高的威严。在建筑艺术方面,依墙建廊,廊、墙结合形成的封闭空间,显得封而不死,收到虚实对比、明暗对比,景域宏阔的视觉效果。高大的陵丘、寝殿、便殿、门阙、廊房等地面建筑,大小、高低错落有致,相互辉映,使得陵园的整体布局整肃而不呆板,富有变化多姿的韵律。 (二)陵园城垣的正门问题 秦始皇陵园的内城和外城的四面有门,但正门在何处?这是牵涉到陵园的方向及布局的重大问题。以往传统的观点认为陵园为南北向,正门在北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在《秦始皇陵考古综述》、《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等一些论文和专著中,提出秦始皇陵为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这一论断得到学术界一些学者的认同,但也有些先生提出质疑。秦始皇陵园门阙遗址考古勘探所获得的资料,进一步证明了始皇陵园是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 第一,从门阙的规模方面观察,内外城垣东、西门的规模宏阔,城门中部的大型夯土台基南北长77~78.2、东西宽22.4~23米,加上城门两侧的小台基(观)及连廊,南北长达130余米,是门、观(阙)合一式的高大、宏伟的门阙建筑。而内外城垣上的南、北门,相对来说规模较小。如内城南门基址,东西长65.4、南北宽8~18.6米;外城南门基址东西长68、南北复原宽22.8米。这两座城门的占地面积仅相当东、西门的二分之一。 第二,内城和外城的南门之间以及北门之间,未见独立的双阙,亦未见司马道两侧的廊庑类的建筑。而内外城东门、西门的司马道两侧的中部,建有一对独立阙,位于内城东、西门阙之前,形成二进阙,或曰二重阙。 另外,陵园东、西两侧司马道的两边有长条形的廊庑类建筑,把内外城垣上的门阙及独立的双阙连接成一体,构成司马道相对封闭的空间,类似秦之甬道或曰复道。《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集解》应劭曰:“筑垣墙如街巷”。《正义》应劭曰:“谓于驰道外筑墙,天子于中行,外人不见。”始皇陵园的东、西司马道两侧不见筑墙,而是建廊庑。于道中可窥视于外,而外人不得见于内,此为始皇之神道。前已言之,连接门、阙的廊庑,又名罘,“臣将入请事,于此重复思也”。由此可见其重要性超过南门和北门。尤其是外城的北垣只有一个门,而内城的北垣有两个门,内外城北垣的门不在一条轴线上,道路不畅,不可能是陵园的正门。 第三,以秦始皇陵的封土为中心向东、西两边延伸,与内外城垣的东门、西门及东、西两条司马道构成一条中轴线。一些大型的陪葬坑及陵园建筑沿中轴线的两侧分布,这是符合中国古代建筑格局的。而外城的南、北门虽与陵墓的封土在一条直线上,但因内城的北垣上有两个门,因而无法形成一条南北贯通的轴线。这说明始皇陵园的方向不可能是南北向,而应是东西向,即坐西面东,正门在陵园的东边。 第四,结合陵园内其他的一些遗迹、遗物来看,陵墓地宫的东边有五个斜坡形墓道,其他三边各有一个斜坡形墓道,说明东边的墓道为主墓道,陵墓坐西面东。再者,陵南紧靠骊山挡住了去路;陵北是地面建筑和陪葬墓区;陵西是修陵人员墓地,以及砖瓦窑场、石料加工场、砖瓦材料堆放地等。这说明南、北、西三面都不具备墓向的条件,只有东边地势平坦开阔,条件较好。从堪舆学的角度来看,东边明堂清,其余三面明堂不清,东边适宜于作为墓的主要朝向。 秦民族的丧葬习俗,墓葬大多是东西向,即头西脚东,面向东方,时代越早这一特点越明显。陕西凤翔已发现的十三座秦公陵园均为东西向、坐西面东。秦始皇陵园的东西向是继承秦人固有的传统。西汉时代的帝王陵承袭秦制,也是东西向,坐西面东。 (三)陵园城垣建制的历史渊源 在陵园的周围建有城垣不是秦始皇的创造,而是对传统的继承。从秦国的陵园发展史来看,秦都雍城已发现的十三座秦公陵园,都围有隍壕。隍壕为内外两重互相套合呈回字形。在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西麓的秦东陵区发现的四座陵园,也有壕沟环绕[18]。 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的王陵已有墙垣,如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陵出土的铜板兆域图,有内外两重城垣,即内宫垣和中宫垣,二者相套呈狭长的回字形[19]。河南辉县固围村的魏王陵,亦环绕有横长方形的回字形的墙垣[20]。 陵墓周围的隍壕是陵园夯土墙垣的前身,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隍壕和墙垣的性质和作用是相同的,都是表示陵园一定的界域,视陵园若都邑。 秦始皇陵园城垣的建制是继承前代的遗制,但与前代相比又有新的发展和创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秦始皇陵园城垣的规模超越前代。如河北中山国王陵兆域图,内宫垣周长834米,中宫垣周长1210米。而秦始皇陵内城周长3870米,外城周长6321.59米。②秦始皇陵园的城垣四面有门,门上有高大的门、阙合一式的三出阙;东、西司马道两侧的中部又有一对独立的三出阙,形成前后阙迭合的重阙建制,此为始皇陵园独有,不见于前代,是新的创建。③秦始皇陵园东、西两侧城垣间司马道的两侧有廊庑类建筑,借助廊庑把前后阙连成一体,同时使司马道成为封闭式的神道,此亦不见于前代。④先秦时代陵园的城垣上未见有依墙建廊者,而秦始皇陵园在内城垣墙的两侧建有长廊,并铺砌散水。综上言之,秦始皇陵园的城垣、门阙、廊庑等建制,规模宏伟、气势浩大,模拟都邑的建制。这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在陵园建制上的反映。 -------------------------- ①参见《秦始皇帝陵园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秦始皇陵园2000年度勘探简报》,《考古与文物》,2002年2期。 ②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42-43页、图一五,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③同②,37页及图九。 ④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园2000年度勘探简报》,《考古与文物》2002年2期,10-11页及图一二。 ⑤同②,37-39页及图一。 ⑥同④,11页及图一三。 ⑦同②,39页。 ⑧同②11-42页,图一三、图一四。 ⑨同②,39-40页,图一一、图一二。 [10][11]同④,11-12页,图一四。 [12]同②,11页及图一二。 [13]《汉书·霍光传》。 [14]《史记·孝武本纪》:“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文。”司马贞《索隐》注:“《三辅黄阁》云:‘武帝营建章,起凤阙,高三十五丈。’……《三辅故事》云:‘北有圜阙,高二十丈,上有铜凤凰,故曰凤阙也’”。中华书局出版1959年第1版,1975年第7次印刷,482页。 [15]《水经注·渭水注》。 [16]《文选》,卷二九。 [17]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园内城南墙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2年2期。 [18]陕西雍城考古队:《凤翔秦公陵园钻探与试掘简报》,《文物》1983年7期;《凤翔秦公陵园第二次钻探简报》,《文物》1987年5期。程学华、林泊:《秦东陵第一号陵园勘查记》,《考古与文物》1987年4期;《秦东陵第二号陵园调查钻探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4期;《秦东陵第四号陵园的钻探与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93年3期。 [19]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1期。 [20]中国科学院考古所:《辉县发掘报告》第二编固围村区,科学出版社,1956年。 (作者:秦俑博物馆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