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秦始皇陵园又出土一件巨型青铜大鼎,有双附耳、三兽足,口沿虽具子母扣,但未见鼎盖 。按形状,是典型的扁球体矮足鼎。其盖作穹窿顶,表面有三个带尾环形钮,只可惜佚失了 。这件失盖的铜鼎现在仍高59.5厘米、腹径75厘米,重达212公斤,堪称秦鼎中的老大。秦武王同大力士曾做举鼎的游戏,不料失手,竟“绝膑而死”。秦有大鼎,从这里也得到证实 ,不过,此物是1999年5月试掘一座葬坑时发现的,它本身当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隐匿故事吧! 出铜鼎的这座坑位于“甲库坑”之南40米,同处秦始皇陵东南的内外城垣之间,平面形状 呈现向北的“凸”字形,连同东西两侧的斜坡道计算,总面积800平方米,在坑中试掘方内 出土的文物种类极其庞杂,见有青铜马蹄、石马缰、铜条、铜镞、铁矛、陶盆、石甲片、鼓形石、彩绘陶俑残片等。能够复原的“百戏俑”就有12尊个体,这也给始皇陵园从葬坑增 添了新内容。说明这是一个同前此不重复的新坑。有意思的是巨鼎却是出土在棚木之上的,能否说它不属该坑计划中的入葬之物?我的回答就是如此。 我们发掘过秦兵马俑坑的人都知道:棚木是坑道式地下建筑最上面的覆盖层,再上就是填土了。在回填土中是不会放置任何从葬物的,如果巨鼎是坑中的布置品也必然出土在坑的底 部。而此大鼎却斜置在棚木之上的填土中,不但同坑道建筑没有构成必然联系,而且同坑底其他文物拉大了距离,再加之鼎盖不应分离而缺失的情况,此鼎显系外来之物当是一目了然的。 鼎是青铜礼器中的主要食器,专用做宴飨的大鼎,称做“升鼎”。不过,在战国时代的秦 人 那里,列鼎制度早已破坏。统一之后,在国人日常生活器用中是重视实用、轻礼近利的。但王廷统治者对鼎的崇拜,却是继承着传统的观念仍旧赋予神化的意义的。禹铸九鼎,以象 九州,历经夏、商、周三代,作为传国重器,被看做是“天下”“国家”的标志。所以, 春秋战国时期当周王室衰微之际,强盛起来的楚庄王伐陆浑戎至洛阳,观宾周郊,曾派使者问鼎的大小轻重。张仪也劝秦惠王“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诸侯”① 。公元前255年,秦 昭王灭东周,或说“九鼎入秦”,又说“没于泗水彭城下”。一部可信的《史记》就有这两 种说法并存,可见九鼎的去向人们早已经搞不清了。大概两种说法都不是事实,因为过了36 年,秦始皇东巡路经彭城时,曾派千人入水打捞,无功而返。在有秦一代的历史记载中,或 在首都咸阳,也从无有关禹鼎的蛛丝马迹。所以这一象征权力的重宝,很可能在东周灭亡前夕就遭到了不幸!那么,拥有“天下”的秦始皇在得不到传国大宝的情况下,推终始五德 之传,为表现自己“伐无道”、秦代周德,有着“受命于天”的合理性,除过收缴天下兵器 ,铸做12个大铜人立于咸阳宫门以示“威德”之外,就要设法创立国家权威的象征物— —鼎,以树立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于是,就有了秦鼎的铸造。 作为礼器又被政治化了大铜鼎,自然是安放在首都咸阳的宗庙之内的。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第二年,就在渭河南岸修建了“信宫”,接着改名为“极庙”,象征“天极”(即南斗星 ,属“天庙”),实际是他给自己立的生祠。秦二世奉为“始皇庙”,群臣尊作“帝者祖庙 ”。至此,信宫完成了由朝寝到庙寝的转变,秦的宗庙也正式形成了“天子七庙”制。始皇 大 鼎当然地供奉在“帝者祖庙”之中。庙址在今西安市草滩镇东南的阎家寺村,可惜现在剩下 了一个高不及三米的残土台。 秦始皇入葬骊山陵墓的同时,咸阳正导演着一幕幕政治变故。秦二世是个昏庸无能、荒淫残暴的傀儡皇帝,身边重用赵高和李斯这么几个心术诡诈、贪权弄主、妒忌贤能、狠毒凶煞 的佞臣,结成阴谋集团,一面招降纳叛,重新启用被打倒的政敌(《史记》:“收举余民, 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另一面剪除异己、滥杀无辜(即“灭大臣而远骨肉”) 。但在整人、害人的同时,又要装人,先“尊始皇庙为帝者祖庙。皇帝复自称朕”,借死者 的威名抬高身价,俨然以国家的“法人”为自己正名;接着是兴师动众地巡行郡县、刻石题 铭,狐假虎威地欺世盗名;再就是大兴土木,加重徭役,狗尾续貂地修筑始皇陵与阿房宫,理由是不能让人批评始皇“举事太过”。大约是在这个时候,秦二世把始皇大鼎迁到了陵寝 ,表现的是对老皇帝的一片虔诚之心。 物极必反,作恶必报。秦二世这些丑类把本已尖锐的各种社会矛盾推向了极致。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起义终于揭竿而起,秦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大约是某些忠秦之士为了社 稷的考虑,在始皇陵墓工程——从葬坑未竣时,就匆匆忙忙地隐藏了这只大铜鼎 。随着政权更迭、人事变化,连始皇陵众多的从葬坑也没有人晓得,藏鼎复国的美梦就永远地埋在了历史的底层。 历史是一面镜子,始皇大鼎的面世,让人以史为鉴,不可谓无益。 二、石甲磨民夸辉煌 秦始皇无论在生前或死后,都是个令人称“奇”的人物。 作为中国第一代封建皇帝,其知名度大概是中外历史上千百个君主帝王中最高的一位。中国人可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外国人只要晓得亚历山大的,没有不知秦始皇的。论声名 的毁誉,无可取代,不谓不奇! 历史记载说秦始皇陵“坟高五十丈”,约合116米,至今仍高51.668米。2200年来, 陵冢高耸,以骊山为屏,俯视渭川,睥睨苍穹。古往今来,经过此地的多少求名逐利之客、芸芸众生,面对偌大的黄土堆下埋的一具枯骨,无不驰骋想象而发出“但见三泉下,金棺葬 寒灰”的哀叹。陵墓同埃及法老的陵寝相媲美,可称“中国的金字塔”,不谓不奇! 数千件有如原大的陶质兵马俑的面世,石破天惊,总算打开了人们重审秦史、窥探秦文化的窗口。寰宇争睹,观者如潮,26年来“秦俑热”仍持续不减,总可说“奇”吧? 经过我们考古者之手,在始皇陵园内外把一座座地面建筑、一件件稀世珍宝,以及一处处众多的马厩坑、珍禽奇兽坑、陪葬墓揭示出来,使人叹为观止,无不称“奇”。 两乘秦陵彩绘铜车马的出土,着实令人激动过一阵子。精细如实,不仅使世人一睹秦皇车驾的风采,而那反映出科学技术的光芒都使处在高科技今天的人感到茫然,能不惊奇! ……“奇”的还在后来! 1998年,在始皇陵东南约200米的内外城间又发现了一个占地13689平方米的“甲库坑” 。虽然只试掘了145平方米,在三个探方里就出土石质铠甲近90领,石胄(又称“兜鍪”,即 常说的“头盔”)36顶。那一领领的石甲胄分行叠压,我以为原来是挂在有如兵栏似的木架子上的。只因火焚,木架无存,连一些石甲也灰化了。 走进始皇陵园,随时间的流逝与考古者的劳作,笼罩在秦始皇和始皇陵上的缦缦轻纱正在消退。 在陵园出土甲坑并不奇怪,因为作为深入地下的从葬坑从内容讲,已见有兵马俑坑、铜车马坑、马厩坑、珍禽异兽坑、府藏坑等等。今后还有可能发现表现秦始皇宫廷生活的其他坑 ,如乐舞、杂技、出行等。同样,从葬之物本来就是“具而象之”的模拟品,但作为护体的 甲胄用皮革、用纺织品、用陶……何仿不成?竟用费时费工的石材加工,真使人疑窦连连。 首先,石甲胄逼真精细的程度,同原物毫不逊色。一顶兜鍪重3168克,竟用74块薄石片组成。一领鱼鳞甲上的甲片,总数在800片以上。根据石片所处部位的不同,形状各别,钻有 孔眼,以铜缕编缀。我认为这些石甲胄和秦陵彩绘铜车马、秦俑塑造一样,在仿真求实指导思想下,同样是秦军战服的真实再现,所不同之处仅在质料而已。 其次,石甲胄尽管罕见,但绝不可能是战场上的实用品。因为甲胄本是战场上冒矢石、御击刺的护体设备。从革铠到金属甲,是甲衣发展的一般规律。石甲片本来脆弱,厚仅7毫米 ,不能抵挡撞击是显而易见的。何以用石灰石磨制?很可能用“铁青色”的外观与质感有关 。 秦始皇陵“甲库坑”很可能是以藏甲服为主的“武库”模拟坑。甲胄作为从葬物不是实用品的原物,同样是仿制品。而单从色泽和质感上求真实,选料用青石,这就潜藏着一个巨大 的技术与劳力消耗问题。我们不妨试想想下面几个问题: 制作要经过“选石→开料→切割→钻孔→磨光→穿缀”等六道工序。那么,该坑该有多少 甲胄? 制作这种甲胄的石材并非骊山地区所有,而是采自渭河北的北山。《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发北山石椁”,显然采石和运输是一支庞大的专业队伍。《关中记》记下当时的民谣就 有这么一首:“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相钩。”“甘泉口”即今泾阳县西 北的口镇,“北山”指嵯峨山和北仲山。两山之间有冶峪河自北向南流过。这里的地质构造系奥陶纪下统马家沟组石灰岩组成,石为中至厚层状,色呈灰黑和深灰,硬度只有三级。从 颜色到加工,显然是理想的秦始皇陵陵石材。从甘泉口一带开采石料,当时并无机动的运载工 具而全靠人力推挽(“相钩”),号子声不绝于口(“千人唱”),一呼一应地艰难挪步(“万 人 呕”),东南行,由丽邑对岸渡过渭河。经过65公里的漫漫长路,最后再沿北神道,抵达陵 园西北的石材加工地。那么,采石、运输这一项,该投入多少人力,又用多少工具呢? 石材在秦始皇陵的用途有几大项,大概包括着地宫砌石、地面石刻(?)、石甲胄等等。秦始皇陵地宫主室经我测定,基本呈方形的墓圹,上口周长约1300米,并含有六级台阶。那么 ,地宫用石数量该是多少?如果再加上其他呢? 秦始皇陵墓是一项综合性的大工程。从公元前247年开始,在统一六国的战争期间没有停工,至秦始皇下葬时也没有完成,前后进行了三十七八年时间,仅土方量一项就是1423.9 万立方米 ②;从全国调发徭役,前后动用的劳力达到72万人之多。这 样一个漫长的 巨型劳役,中国的老百姓该怎么生活呢?“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力役三 十倍于古” ③“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 相望” ④“贫民常 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⑤。秦始皇进行的陵墓等多项巨型工程 ,至今在民间还流传着“磨民”的说法。 “磨民”就是折磨人民。磨光一叶叶石甲片不也是“磨民”吗? “磨民”,磨出了秦始皇的知名度,也磨出了秦文化的辉煌。这是秦始皇的罪还是功?我 们在欣赏兵马俑、石甲胄的同时,似乎也听到了赵背户“骊山徒”墓地的哭诉声。 注释: ①《史记·张仪列传》。 ②王学理:《秦俑专题研究》,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③⑤《汉书·食货志》。 ④《汉书·严安传》。 (编校:徐卫民) (责任编辑:admin) |